柳鸣九理论批评家 柳鸣九:最忌讳沦为一个空头的理论家批评家

2018-03-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柳鸣九,著名学者.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散文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学术专著有:三卷本<法国文学史>等三种;评论文集有:<理史集>等十种;散文集有:<巴黎散记><翰林院内外>等六种;翻译与编选有:<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局外人><萨特研究>等二十余种;主编项目有:<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七十种)<雨果文集>

柳鸣九,著名学者、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散文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学术专著有:三卷本《法国文学史》等三种;评论文集有:《理史集》等十种;散文集有:《巴黎散记》《翰林院内外》等六种;翻译与编选有:《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局外人》《萨特研究》等二十余种;主编项目有:《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七十种)《雨果文集》(二十卷)《加缪全集》(四卷)等。

2000年被法国巴黎大学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称号。

人物版:您的名字有什么特殊的来历吗?请您谈谈自己的童年往事,以及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是什么原因,让您走上了研究外国文学及文学理论的道路?您在北京大学时,与老一辈学者的交往中,有什么让您终生难忘的事情吗?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谁对您影响最大?

柳鸣九:古人云:“鹤鸣于九皋,闻声于天”,这就是我名字的出处,很抱歉,个性张扬的味道太浓。我的父母都没多少文化,对儿子也没有光宗耀祖的期望,起不出这么一个名字来。当时,邻居中有一位很有文化的老夫子,听说我生出来有九斤之重,父母给取的小名是“九斤子”,就给我取了这样一个“大名”,这就是来历。

我的儿童时代,基本上是在逃难的生涯中度过的。随着日本侵略军的不断进攻,我们家从湖南长沙逃到耒阳,在耒阳相对安定了几年,又从耒阳逃到广西桂林,再逃到重庆。难民生活的危险与艰辛我都经历过,毕生难忘。

后来,在中学学近代史,每当听到老师讲述中国受欺负、被侵略的历史时,我在课堂上总是心潮澎湃,哪些国家割占过我们的什么领土,什么国家没有割占过,我记得很清楚,这也构成了我近代史观的基础。我对美国之所以不无若干好印象,仅仅是因为它没有割占过中国的一寸领土。庚子赔款后,美国毕竟还在中国办了一所清华学堂。这是我少年时代思想脉络的一个主要部分。

我青少年时期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我所受到的良好的中学教育,我的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们敬畏文化、仰慕文化,深知文化对一个人生存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尽了最大努力,保证我接受系统的、完整的、良好的中学教育。

尽管我的家庭因为父亲就业地点的变换而辗转各地,但我进的都是当地最好的中学,如南京的原中大附中(即今南师附中)、重庆著名的教会学校求精中学、长沙的重点名校湖南省立一中。经过这些名校的教育与培养,我在1953年考进了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