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铭书法 清代书法家王垿曾因惜才保释汪精卫
清末,京城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腔皆学谭,无匾不书垿。”众所周知,慈禧太后喜好京戏成瘾,最为推崇的就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的谭鑫培的“谭派”,因此社会上就流行起了“谭派”唱腔,风靡一时。这就是“有腔皆学谭”一句的来历。而后一句就需要有些解释了,“无匾不书垿”这句话和一个名字叫做王垿的山东名士联系在了一起。
咸丰八年(1858年)王垿生于山东莱阳,字爵生,晚年寓居青岛,莱阳旧称昌阳,故自号昌阳寄叟。光绪十五年(1889年)王垿高中进士,授翰林院侍讲。王垿的父亲王兰升和长兄王塾皆高中进士,并且进入翰林院。“一门三翰林”,世人传为佳话。
1900年7月八国联军进逼通州,王垿孤身一人连夜保护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御驾西行,因为护驾有功,至西安后擢升为国子监祭酒。1903年授河南学政,督学河南兼授翰林院学士,累迁刑部右侍郎,后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官居二品。
王垿的官路一路平步青云,引起了朝堂之上百官的羡慕。但是王垿并不懂得应酬,内宫大总管李莲英过生日,百官闻风而动,纷纷送上价值不菲的寿礼,以迎合“小李子”的心思,唯独王垿迟迟没有表示,寿诞之日,仅派了家人送上自己写的寿联一幅,寿面一束。李莲英看了之后哭笑不得,连声说:“这个老山东!这个老山东!”从此,人们经常以“老山东”称呼已经是二品大员的王垿了。
在王垿的一生中,还有一件事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就是保奏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后被无罪释放事件。1910年3月,同盟会员汪精卫和喻培伦带着炸弹潜入北京,伺机刺杀摄政王载沣,后来被清兵发现,汪精卫被捕,面临死刑。汪精卫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被逮口占》,其中第三首诗传诵最广:“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堪称好诗。
负责审问汪精卫的是民政部尚书、清宗室肃亲王善耆,还有法部侍郎王垿。善耆是晚清宗社党人,思想激进,主张改革,很欣赏汪精卫的才学和人品,而王垿也读过汪精卫写的文章诗词,他们都认为汪精卫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有意保释汪精卫,希望这样的人才能够为已经是王朝末日的大清所用。
在肃亲王和王垿的努力下,汪精卫于次年的初冬无罪获释。也许,王垿等人仅仅是因为爱惜汪精卫的才学才释放了他,因为谁也没有走到历史的前面去,所以,在三十年后,汪精卫又一次走上了不归路,而这一次,王垿已经去世多年了,而汪精卫那首传播一时的诗歌也被人当做笑谈来说了。
王垿书法之名有很大的影响,王垿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和虞世南,兼得瘦劲与圆润之笔法,取二家之长;后兼师颜柳。以饱笔浓墨作书,平整中寓险奇,圆润里见清劲。其书风苍劲飘逸,远离俗世。在北京时已负盛名。当时京城流传着“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的说法。
京城凡银号、钱庄、酒楼、茶馆、绸缎布店、洋广杂货之牌匾、对联几乎都是王垿的墨迹,可见当时商家对其书法的青睐。北京西单天源酱园,“瑞蚨祥”绸缎庄的牌匾都出自王垿笔下。
辛亥革命后,王垿辞官隐居青岛,没有想到书名要比在北京时候还甚。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商家有求书匾额者,王垿无不欣然应允,所以青岛商号牌匾多出自他的手笔。王垿晚年迷恋于佛学,并且嗜酒,每晨5时必起,把一天需要的对联匾额书写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