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辉利征文 方辉利:让现代24孝播撒孩童心田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美好家风的靓丽风景线,是孩子在人生体验过程中,关爱他人,同情他人,尊敬他人,形成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现代24孝”教育,回馈父母之恩,举止细微,关怀真诚,形成“孝习”,让家庭生活和谐温馨,让个体成长充满青春活力。笔者认为,学校是一片净土,利用思想品德课或班会课,进行“现代24孝”教育,能迅速促成“孝习”的形成。
畅所欲言,揭示“孝”字内涵。利用思想品德课或班会课,要求学生每人谈出两至三个父母关心你、或你关心父母、或邻居晚辈尊敬长辈的事例,要求全班同学畅所欲言,揭示孝道内涵。这样,众多的学生在积极发言中挖掘孝敬的具体例子,充实孝敬内涵,展示他人孝敬的风采。
为此,将“现代二十四孝”图片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觉得举止简单,易学易行,内涵深刻。这样,知孝,学孝,懂孝,行孝,在思想灵魂深处形成“孝敬父母习惯”,即养成“孝习”。这是文明家庭家风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承前启后、世道相传的道德底色。良好家风,是“孝习”形成的沃土,表现为父母道德情操对孩子的耳濡目染、潜默移化的熏陶。
情境体验,交流心得。让一个班级学生在两两组合时,扮演“盲人拐杖”。体验到,盲人失去光明是多么的痛苦,需要帮助,需要诚信的沟通,需要心灵的依靠呀;又体会到,当好拐杖是需要耐心的,诚心的,才能换取别人的信任,理解,称心和放心。
还可进行寒中送衣、渴中送水、病中送药等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懂得,急需的时候,是多么想需要得到知心人的帮助和支持。从中体味到,关爱父母、尊敬父母、给父母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是很重要。哪怕是嘘寒问暖的话,回家看看父母,点点滴滴,一举一动,都沉淀为孝字内涵。
拓展引申,每周做一件行“孝”之举。其实,按“现代二十四孝”内涵,每周为在家的父母或长辈做一件孝敬事是力所能及的。因为事不分大小,哪怕是为父母倒点洗脸水,为父亲买药,为祖辈捶捶背,或饥渴时送杯茶,等等,都是很有意义的。学会关心长辈,学会传递爱,学会矫正长辈举止言行不足,都是孝道沟通的内容,都是举手之劳。
撰写孝道体会,展示缤纷成果。为了把孝道文化,形成系统化,完整化,供大家欣赏,可以用征文、手抄报、格言感悟、孝道专栏、漫画图片等方式,公布缤纷成果,展示孝之心灵火花,组成孝道“百花园地”。
总之,以“现代24孝”为新型教材典例,通过以上过程合作探索、心理体验感悟、实践整合,孩子不仅从行动上得以践行,在心灵上也得以震撼,更在孝道内涵上得以肯定,从而深深体会到,年老的长辈、寂寞的父母、无助的老人,是多么需要安慰,是多么想得到晚辈的心灵深处的支持。
从而让孩子能从客观上理解:老有所依,老有所靠,是人生必然规律;从人格上懂得,孝老敬亲是晚辈的应尽义务;上并从理性情怀肯定:孝敬是一盏灯,能消除祖辈寂寞的阴影;孝敬是甘霖,在祖辈饥渴的心窝撒上甘甜;孝敬是雪中的炭火,能给长辈带来温暖;孝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铺就文明礼仪、和谐幸福社会的精神桥梁。(方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