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 这些教育上的硬伤你有吗

2017-10-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家长打孩子,这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也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方法.在中国家长中间经常听到的话就是: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

家长打孩子,这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也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方法。在中国家长中间经常听到的话就是: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这不仅是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即使是一些高学历家庭的家长依旧坚信着这种教育方法。

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曾在《虎妈战歌》一书中介绍了她的中国式教育法: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在 美国引起轰动。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一直在父母的控制之下,孩子很难超越父母。美国爱荷华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员夏霁认为,与其打骂,倒不如言传身教。家长在 家不妨多把时间用在看书上,用家庭氛围给儿女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知道要努力学习。

溺爱也是中国父母常犯的错 误。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统计发现,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溺爱型家庭占70%~80%。这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即使孩子做 错了,也要为其争辩。

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北京师 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李君建议,家长一要停止溺爱,建立正常的家庭规则;二要分清是非对错,不能盲目满足孩子的要求。

考95分以上,给孩子买电动玩具;考进年级前三,奖励100元钱;帮妈妈洗碗,给5块钱……不少家长喜欢用物质激励孩子,这个方法本身没错,但 如果用错了年龄段,用得过度,可能让孩子变得贪婪、唯利是图。李君说,对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物质奖励不可缺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步增加精神激励, 比如多表扬、赞美。

奖赏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直接驱使他们去做某事,但是渐渐地它会让人只对奖赏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失去兴趣。家长虽然省去了给孩子讲道理的时间,表面上看既省时又省力。短时间内,这样的物质奖励或许会对孩子做事或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但孩子一旦得到了奖励,渐渐地做某事就会带着目的,对于学习和家长要求做的事情会有懈怠情绪,一切将盯着奖励而为之。

瑞典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离婚对孩子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心理影响。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玉 娟说,只养不教的家庭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冷漠消极、孤独自闭,人际关系敏感,难以交上朋友。这类家长要利用吃饭、睡前等时间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谈谈自己的 见闻;还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尽可能抽时间参加孩子的集体活动。

儿童期的孩子是性别角色定位的重要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很大。父母不仅为男孩提供了模仿、学习男性角色的范例,而且为女孩掌握女性角色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物。父母的这些影响,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些经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其认知技能、动手能力、自信心方面都会有更好的表现。

为了孩子学什么兴趣班这样的事情,不少爸爸妈妈 不停地争吵,让孩子无所适从。比如爸爸说考90分就可以去公园,妈妈偏说考95分才行。这类矛盾型家庭在对孩子的管教态度上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 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

长期如此,孩子容易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时间长了会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强迫症状。张玉娟建议,父母双方要统一目标和计 划,对孩子态度保持一致,对表扬与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

“爸爸妈妈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考上 好大学。”大部分中国家长以支配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把孩子视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即期待型亲子关系。张玉娟说,期望过高,容易让孩子变得敏感、 胆小畏缩、缺乏自信、缺乏主动性、不善交往。建议家长不要以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别用成人的眼光给孩子制定目标,更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心愿的法宝, 让孩子自己决定人生。

若我们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不断地向他们指出不足之处,我们实际上在使他们失去勇气,降低自信;相反,如果我们对他们的要求适度,并及时加以鼓励,会使他们充满了活力和自信,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

有些孩子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上学放学车接车送,吃啥穿啥都是爸妈说了算。许多中国家长出于一种保护的态度,把爱变成了包办。这容易使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变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做事没有主见、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 易灰心沮丧。要给孩子充分的信任,甚至让孩子适度吃点苦。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这是一种规律。“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如果把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他包办,看上去是顺利了,是舒适了,结果却使他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现在有一种现象,叫“30岁儿童”,都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

从三四岁甚至更早,中国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学汉字、练算术,而将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心理学研究指出,在 预测一个人未来的幸福感、快乐度以及工作成就上,情商能力远比智商能力有效得多。

培养孩子情商,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等待。比如给孩子一块糖,让他自己剥 开糖纸,即使要花费很长时间,家长也不应代劳。其次要善始善终。比如玩完玩具后,要让孩子把玩具放回原位。最后要孩子说出感受。可以鼓励孩子每天都说一 说,锻炼对自我情绪的敏锐度。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画让父母看,会问“我画得像不 像”;外国孩子则会问“我画得好不好”。这说明中国父母从小就忽视创造力的培养。李君建议,首先不要阻止孩子探索。

像把整卷纸泡在水盆里、用床单在客厅搭 帐篷这样的事情,不妨问问孩子为何这么做,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其次别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可以有很多种答案,父母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的 想法,或者跟他一起去找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