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华演唱的歌曲 马秋华:歌唱的真谛是好听、好看
马秋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长、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一阵掌声中,众目张望下,门口走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长、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马秋华的身影,位于北京公主坟的国海小剧场沸腾了。11月29日,由中国网MV中国主办的中国名家经典系列活动上,马秋华作了题为《中国声乐多样性———歌唱的真谛:好听、好看》的讲座,并与歌唱爱好者面对面交流。
“大家都是搞声乐的吗?”招手示意后,马秋华问,“我看到还有年龄大一些的,是不是合唱团的?”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马秋华笑着说,“对,我的粉丝老年合唱团的很多。”工作人员提醒说,还有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马秋华欠了欠身子,用目光找到孩子们的位置,说,“欢迎你们,我们歌唱事业的后备军。”
就在交流活动的前一晚,马秋华的学生,青年歌唱家吕薇的硕士毕业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一架钢琴、一名歌唱演员呈现一个音乐的多彩世界。这台看似有点素的音乐会,在马秋华看来,可以去掉浮华,让听众更多地欣赏音乐的真谛。
“由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我国声乐是五彩斑斓,最具多样性的,不仅每个民族有自己的音乐风格,汉族各个地域的音乐风格也不一样。”马秋华开门见山地说,但这种多样性必须建立在科学演唱的基础上,演员在台上的演出要好听、好看,这才是音乐的真谛。
好听、好看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作品,音乐的风格、地域特点、创作背景等。“比如,《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在狱中所唱的《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因为带着镣铐,韩英手上的动作肯定在腰部位置,但很多表演者却将手高高举起,以表示慷慨激昂,这就很滑稽,不合情理。”说着,马秋华现场来了一段,博得观众一阵掌声。
要在演唱前,充分做好作品的案头工作,这是马秋华一直坚持的,在教学中也是她对学生的要求。常常在检查学生作业时,马秋华并不听学生唱,而是询问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和认识。“如果了解得够深入,唱起来就不会跑。”马秋华说,所谓好看,是从服装到动作,各方面都要符合作品的风格,好听也要建立在遵循作品创作基础上。
“现在有些人唱歌,喜欢在高音前加低音,随便加装饰音,以为是技巧,但有时候一加就变了。”说着,马秋华唱起了古曲《每逢佳节倍思亲》,唱毕说,“像古曲,如果乱加装饰音,就会破坏思念亲人的那种很安静的感觉,破坏作品的意境,随便加就是瞎唱。”
师从我国老一辈声乐教育家黄友葵,自己又从事声乐教育三十余年,马秋华说,我国声乐从延安时期有嗓子就可以歌唱,到民歌,再到民歌加气声,正是逐渐走向科学演唱的过程。“现在,无论是每年音乐学院考生、还是大众合唱团,演唱水平都有提高。”马秋华说,每个人的声带有自己特点,不同的声带适合演唱不同的歌曲,就像有的人大笑好看,有的人微笑好看,有的人冷面好看一样,要了解自己声带的特点,科学演唱。
演讲结束,互动环节中,听众纷纷举手,期望与偶像直接交流。
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疑惑地问,“在发声技巧教学中,常规练声‘打嘟’,很多孩子学不好怎么办?”
“为什么要练‘打嘟’?我认为小学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歌唱兴趣和自由空间。”马秋华干脆的回答,引来掌声一片。
“马老师,我想现场给您唱首歌,请您指教。”一位女孩由于着急,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现场没有钢琴,女孩坚持清唱了一首《说聊斋》。“清唱很难,没有钢琴,我对你的演唱不好评论。但是有一点,你加了一些装饰音,破坏了这个作品。”马秋华说,在演唱之前,先要了解到,这首《说聊斋》是首山东方言作品,这种地域性强的作品,作曲和演唱都要遵循地域特色。
有限的时间,无限的交流。合影时,听众张小颖和她的同伴们掌握时机,获得了第一个合影的机会。张小颖是一名音乐爱好者,退休后参加了社区合唱团,现在,她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音乐。“马老师讲的演唱要科学,要充分了解作品,特别有道理,能很好地指导我以后的演唱。希望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高雅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当中。”张小颖激动地说。
“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孩子们,咱们一起合个影。”合影末了,马秋华招呼孩子们,特地单独照了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