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中将耀先离世 耀先个人资料及生前事迹回顾

2018-0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8年3月3日凌晨,耀先将军于2018年3月3日凌晨与世长辞,享年91岁.而在同一天的晚上,生前为同龄挚友的原解放军空军副司令林虎也相继

2018年3月3日凌晨,耀先将军于2018年3月3日凌晨与世长辞,享年91岁。而在同一天的晚上,生前为同龄挚友的原解放军空军副司令林虎也相继去世,令人婉叹!

据悉,两人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驰骋疆场,都曾击落过敌军战机。耀先将军因先后击落敌机一架,击伤两架,立一等功,获二级飞行安全模范称号。

耀先个人简历

中  文  名 :耀先

原       名:魏耀先

别       名 :苟耀先

性       别:男

出  生  地:直隶(今河北)玉田

出生日期: 1927年4月

逝世日期: 2018年3月3日

毕业院校: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1950年毕业)

政治面貌:共产党党员

入党时间:1945年

军      衔:空军中将军衔

曾任职务: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生履历: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毕业于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后任飞行中队中队长。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先后击落敌机一架,击伤两架,立一等功,获二级飞行安全模范称号。

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团长、师长、副军长,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82年入军事学院学习。后任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

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1990 年 6 月晋升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同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代表团访问朝鲜,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1年离休。

2018年3月3日凌晨与世长辞,享年91岁。

耀先将军生平事迹

从儿童团长到飞行员

1927 年 4 月 27 日,耀先(曾用名魏耀先)出生于河北省玉田县朱官屯村,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靠勤劳养家。耀先 7 岁上小学,13 岁的那一年,就投身于抗日活动中,当了儿童团长,以后又参加抗日自卫队并当上了队长。

1945 年 6 月,耀先 18 岁时就在村里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20 岁时参加区政府工作,之后入冀东军校学习。1948 年 4 月,他被选送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在东北老航校学习期间,耀先通过飞 99 高级教练机,第一次感受到飞上蓝天的滋味。

1948 年夏天,东北老航校自行研制出两架滑翔机,用以培训飞行学员。滑翔机是一种没有动力装置、依靠固定在机身上的机翼在气流中产生升力的飞行器。外形像飞机,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装置和操纵机构等部分组成。不能自行起飞,需飞机拖带、汽车或绞盘车牵引、橡皮筋弹射等外力获得速度,起飞升空。空中脱开牵引后,能作滑翔飞行或某些特技动作,利用上升气流还能升高。滑翔机的这些特点,正符合东北老航校当时航空器材短缺的需要。8 月 15 日,航校第 1 期滑翔班正式开训,耀先成为该班滑翔机飞行学员。

1950 年 6 月,耀先在第 4 航校速成班学习,飞过苏制雅克 -18、乌拉 -9、拉 -9 等飞机。后分配到新中国刚刚成立的第 4 混成旅当飞行员,改装米格 -15 型喷气战斗机。

第 4 混成旅成立后的第 6 天,即同年 6 月 25 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 16 个国家出兵,打着 " 联合国 " 的旗号,进行武装干涉,悍然越过三八线向中国边境逼近,并不断派飞机轰炸我东北边境城镇,把战火烧到了我国境内。

为了加强我东北地区的防空和准备组织志愿军空军入朝作战,中央军委命令第 4 混成旅由上海移防东北,于 1950 年 10 月底进驻辽阳机场,改编为空军第 4 驱逐旅。当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将旅改编为空 4 师,师辖第 10、12 团。耀先开始是 10 团 3 大队中队长,以后在战斗中晋升为副大队长、大队长。

抗美援朝空中歼敌

笔者查阅抗美援朝资料,空 4 师是 1951 年 1 月 21 日首次参加空战,其中多处材料记载了耀先参与空战的场面。如空军战例中,1951 年 10 月 2 日,已是副大队长的耀先驾驶 3 号机参加了空战;10 月 10 日,耀先在空战中驾机连续攻击 3 次;10 月 16 日下午,耀先作为长机邹炎的僚机,在安州上空与敌空战。

那时战机以整齐的编队出航迎战,然而接近美国飞机时,由于缺乏经验,不会搜索目标,并未发现敌机而无奈返航以后,又几次出动,或者是根本找不到美机,或者是发现目标白白让它逃走了。其实,战前耀先只在喷气式飞机上飞了几十小时,仅仅具备一般气象作战水平。而对手美国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丰富的空战经验,同时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 " 佩刀 " 式 F-86 战斗机,敌我力量对比明显悬殊!直到 1951 年 10 月 12 日,耀先同 " 佩刀 " 式战斗机交锋,终于击伤 F-86 飞机 1 架。

1952 年 3 月 6 日,随着浪头机场 3 颗绿色的信号弹升起,耀先和战友们驾驶战鹰飞上蓝天。当飞至朝鲜一个城镇上空,耀先发现两架敌机正要偷袭长机。为了营救战友,他立即掉转机头,向敌机冲过去,和敌机打了一个对头,敌机被吓的来了一个急转弯,向东南方向逃走了。为了追击敌机,耀先压左坡度,切内径,向敌机打了一串炮弹,没有打中要害,此时敌机已逃离了我机攻击的范围,眼看追不上了,耀先驾驶飞机返回到机群编队。

当飞到博川时,耀先发现前方有几个黑点,是敌机还是我机?一时难以辨认。他马上警觉起来,当他发现安州城外滚滚浓烟直上,火光四起时,一切都明白了:原来 4 架敌机正在朝鲜的国土上狂轰滥炸。

在激烈的空战中,耀先想擒敌先擒王,一个翻滚下滑,从 9000 米高空俯冲下来。只见敌长机进入瞄准具的光环,耀先抓住战机按下炮钮,1 架 F-86 战斗机立即冒出黑烟,像醉鬼一样摇摇晃晃地逃离了战场。

1953 年 5 月 17 日 13 点 50 分至 14 时 40 分,雷达情报共发现敌 8 批 F-86 飞机 64 架,战斗轰炸机 6 批 48 架。在平壤以北,F-86 飞机即分批从价川、定州、西海岸北窜,并以大部集中于云山、北镇地区,高度在 10000 米至 12000 米,企图拦阻我机,以掩护其战斗轰炸机对平壤至沙里院之交通干线进行轰炸。

14 点 02 分,由团长邹炎带领空 4 师 10 团 12 架米格飞机编队从大孤山机场起飞,由于邹炎驾驶的飞机副油箱出现故障被迫率 1 个飞行中队返航。临时指定 3 大队长耀先为领队长机、申炳煜为副长机率 8 架米格 -15 飞机继续出航。其任务是与空 15 师一个团为第一梯队,协同防空军 3 个团到云山、价川地区反击敌 F-86 大机群进袭。

当飞行编队爬高到 4000 米时,空联司指挥所命令:" 由安东出航到铁山作战。" 领队长机耀先感到机群编队高度低,即请示后爬高到 10500 米,当副油箱航油已经耗尽时,便主动请示投掉副油箱。此时,空联司指令:" 敌由清川江人海,要注意警戒。"

飞行编队到达铁山上空时,2 中队报告:" 左前方敌机 2 批 10 架向安东方向飞去,另一批 4 架企图绕我机尾后。" 副长机申炳煜当即提醒大家:" 放大间隔,监视敌人。"

此时,2 号机赵计良报告:" 右前方敌机 4 架绕向我尾后!" 领队长机耀先见海面和宣川之间,又陆续飞来 20 余架敌机,企图围攻我机,即令机群编队右转 180 度攻击敌机,于 14 时 28 分在宣川上空与 20 余架敌机展开空战。

领队长机兼一中队长耀先右转后,在僚机及 2 中队有力的掩护下向咬尾之敌攻击。开始,因我机速度较大,接敌动作过快,所以很快咬住了敌机,夺取了空战的主动权。但我机在右转弯的同时,又被另外 4 架 F-86 咬尾,前双机已向耀先采取了攻击的行动。僚机赵计良为了掩护长机耀先的安全,迅速向左侧,又压右坡度推头向敌机攻击,将敌长机击落。但因僚机转弯途中散队,赵计良失去掩护被敌后双机击落。长机耀先向敌 4 号飞机攻击时,敌机右转脱离,又先后遭遇到 8 架 F-86 飞机的围攻。正当耀先调整航向,准备攻击时,突然发现四周敌机喷射出的火焰光亮。" 不好,遭敌攻击了!" 耀先机警地操纵着飞机,一个急转弯,躲过了敌机的炮火,猛抬机头,占据了高度优势。接着,敌机依仗着数量优势,分别从两个方向朝耀先扑来。他想硬拼是要吃亏的,便拉起机头朝太阳方向飞去,强烈的阳光照射,使敌机一下子失去了攻击的目标。在敌机盘旋搜索时,耀先利用阳光的隐蔽,从万米高空俯冲下来。敌机万万没有想到耀先来的这一手,顿时慌了手脚。耀先咬住最后一架敌机不放,瞄准具光环里敌机的影子越来越大。最后,他按下炮钮,只见被击中的敌机拖着黑烟坠落下去了。耀先想乘胜再次冲向敌阵,发现剩下的敌机已开加力向海面逃窜。

这次空战在敌众我寡被动复杂的情况下,夺取了空战的主动权,取得空战的胜利。在空战中,耀先、赵计良、萧明文、陶伟 4 人开炮击落敌机 4 架,我被敌人击落两架,其中萧明文壮烈牺牲。

耀先率队一次击落 4 架 F-86,引起志愿军空军领导机关的高度重视。在总结这次空战经验时,认为有 4 个方面的经验值得肯定:一是长机耀先在得到上级敌情通报的情况下,及时通报飞行员注意搜索,故提前发现了敌机;二是耀先作为指挥员处置情况正确,争取和掌握了高度、速度的优势;三是长僚机以及两个飞行中队密切协同作战;四是射击上掌握了距离近、瞄得准、打得狠,打必把敌机打掉的精神。

亲自总结两次空战的体会

遵照毛泽东主席关于 " 争取时间,使更多的部队参加实战锻炼 " 的指示,空 3 师于 1951 年 10 月 20 日到达浪头机场,参加实战锻炼。空 4 师于同一天转驻沈阳北陵机场总结作战经验,从而结束了第 3 次轮战。

据方子翼师长撰文回忆,空军首长对总结作战经验非常重视,专门行文指出:"4 师的空战经验,是人民空军破天荒第一次获得的宝贵财富,总结得好坏关系到整个空军。每个击落过敌机的飞行员,都要把自己的心得体验写出来,而且必须注意正反两个方面。"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耀先亲笔总结了《两次战斗中攻击脱离点滴体会》。

第一次是指 1951 年 10 月 10 日,耀先说:" 我们中队遭到敌人 4 架 F-86 咬尾。但在敌人未进行射击之前,我们采取了向敌攻击之方向进行上升侧滑,提起高度突然减少速度。敌人认为我们未发现,攻击速度又大,故来不及处理,仓促射击了一下(大队长邹炎飞机中弹两颗),就冲到我们的前方去了。这时,我不见了中队长机,只见两架敌机冲到我的前右下方,距离约 600 米,高度差 300 米。因为那时没有一点作战经验,恐怕敌机跑掉,所以未能很好瞄准就向敌机开了炮,看到曳光弹打在敌机的左前方。根据当时敌我位置,我在敌左后上方,敌应当向左作下滑转弯(因我从上方攻击速度较大,进入角约四分之一,敌机如向我攻击方向转弯是很难继续跟踪射击的)。可是敌人想利用他飞机的俯冲性能,错误的采取了向右下滑转弯脱离,相反却给我造成了有利的攻击的机会。当我发现敌机有向右下滑脱离的趋势,我就很快地向右转瞄准。当敌机转过准备俯冲时,敌机的投影已固定在我瞄准具的光网中,我在四分之一到四分之零进入角,500 米距离开始射击,将敌击中。"

另一次是指 1953 年 6 月 19 日,耀先说:" 我团出动 8 机,到达战区后,3、4 号机冲到我的前方,双机间距离约 2000 至 2500 米左右,正在转弯时发现敌 F-86 两架。敌长机插到我双机的前下方,距离 2500 米。按当时的情况,如我攻击其长机则受着敌僚机的威胁,为了支援 3、4 号机,我就增大速度利用高度优势从上方对敌长机进行攻击,开始敌机未采取动作,故我决心将距离缩到最低程度想狠狠地把它打下去,当距离接近到 600 米时,敌采取了急剧的右上升转弯脱离。因我从后上方向下攻击的速度较大,又未准备敌人突然做动作,结果甩在敌机的外侧。当我随敌机转入上升后,敌已做急半滚脱逃。"

耀先通过总结这两次空战的经验,得出两点体会:" 一、正确的脱离动作,可以从被敌咬尾攻击的情况下转为主动。10 月 10 日的战斗,我向敌攻击的反方向做上升侧滑,不仅摆脱了敌机的攻击,还使敌机冲前遭到我们的攻击。敌机脱离动作错误,顺我攻击方向转弯,结果被我击落。二、后方攻击的角度要小,以免敌人过早发现;同时还准备好对付敌脱离动作的办法。6 月 19 日战斗,由于攻击角度大,俯冲速度又大,也没有想到对付敌人脱离动作的方法,结果敌发觉后采取急剧的右上升转弯逃脱。"

耀先这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收录于当时志愿军空军抗美援朝空战经验集,发给参战飞行员们人手一册,不仅为他们即将升空参战提供了珍贵的必修材料,也为人们研究抗美援朝空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飞行训练和安全上有独特的建树

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诞生的,大多数指挥员也是从陆军调过来的。由于指挥员缺乏经验,加之飞行员技术基础差,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健全,一时间飞行事故不断,抓飞行安全成为航空兵部队组建初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个飞行员失去了安全就失掉了一切,飞行安全就是自己的生命!" 耀先从开始就一直很重视飞行安全。早在他安全飞行 4 周年时,耀先就总结经验撰写了《我怎样保证了长期的飞行安全》的长篇文章,发表在《人民空军》刊物上。

耀先在文章中说:" 我能够长时期安全飞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每次地面准备都做得认真、细致、全面。" 在飞行前,他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大胆沉着,正确处置。因此,耀先从没有发生过飞行事故,也没有损伤过任何器材。

有一次,耀先驾驶的米格 -15 起飞刚抬前轮时,发现座舱盖已脱轨并卡在他的左肩上。他便立即收油门停止起飞,座舱盖才没有脱落,避免了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反螺旋气动惯性旋转一直是飞行员未知的领域,由于没有成熟的改出方法,20 世纪 60 年代空军改装歼 -6 训练经常发生 " 螺旋 " 事故因为这种飞机小速度飞行时的安定性较差,只要飞行员在操纵上出点偏差就很容易进入失速螺旋,而且还不容易改出,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不能保证飞行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了部队的飞行训练。特别是看到由此牺牲的飞行员,耀先深切地感到自己有责任打掉这个训练中的拦路虎,取得飞行安全的主动权。

1976 年下半年,耀先在北京军区空军组织 " 螺旋 " 试飞班,重点解决飞行安全中的难题。他报请上级同意挑选技术骨干组织了一个精干的班子,在河北省遵化机场开训了。有一天,师长张景芬驾驶歼 -6 飞机试飞,耀先在机场塔台亲自担任飞行指挥员。当耀先看到张师长的飞机下降应改出螺旋的高度时,就拿着话筒对他说:" 你应改出了。" 张回答说:" 我改不出来!" 耀先用肯定的口气说:" 你用最强的方法 "(即把驾杆推到头再往回拉杆。)果然,张师长高兴地向耀司令员报告 " 我改出来了。" 原来张师长飞行时意外进入反螺旋,按照苏联教材规定用拉杆的方法改出,结果越拉杆飞机旋转的越快而改不出来。当时,张师长的心情紧张,已经想到了跳伞,只是因为飞机负荷大,头已顶在座舱盖上没法抓住跳伞把手。当他听到耀司令员的指挥声音时,立即把驾驶杆往前一推飞机上停止了旋转。他欣喜若狂地驾驶飞机安全落地后,多次对同伴说:" 耀司令员是我的救命恩人!"

为了从理论上探讨这个飞行训练中的难题,耀先请专家们参与研究论证,发现苏联教材中讲的:" 当飞机进入反螺旋后,首先是拉杆待飞机进入正螺旋后再按规定的‘蹬反舵推杆 ' 改出。" 经过 " 螺旋 " 试飞班的实践和理论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当判断飞机进入了反螺旋时,应当‘放平舵向前推杆 ' 就能顺利改出。" 问题找到了,理论上明白了,还要不要继续组织 " 螺旋 " 试飞?耀先说当时自己思想也有个斗争,继续飞吧的确担风险,不飞半途而废,有损于空军的飞行事业。他毅然排除众异,果断决定继续试飞,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试飞任务,摸索出了歼 -6 反螺旋的飞行规律,并培训出一批歼 -6 螺旋训练教员,为空军飞行训练作出了应有贡献。

抓部队基层建设成效显著

抗美援朝结束后,耀先载誉而归,继续担负着保卫祖国领的任务,并逐步走上了团以上领导岗位。1954 年 9 月,耀先任飞行团长,后来又升任副师长、师长、副军长。他所经历的一个个职务勾勒出一名飞行员坚实而辉煌的成长轨迹,其间充满着耀先对飞行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也饱含着他几十年来一门心思扑在飞行事业上,为此不断发展而付出的汗水和艰辛。

20 世纪 70 年代,耀先奉命到兰州军区空军任副司令员。由于 " 文革 " 的影响,飞行部队连空中实弹射击都停止了。1980 年,耀先在全区范围内组织空中实弹射击比赛,结果平均命中率较低,他找出其根本原因是干部教员教学水平低。针对这种状况,耀先亲自组织空中射击水平较好的干部教员,于 1981 年夏天在银川机场进行培训,经过 50 多天的艰苦努力,取得了 5 次考核命中率提高到 44%,以后部队普训时命中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特别令耀先欣慰的是还培养了一批教员,有的调到外区任职竟成为最受欢迎的飞行员。

怎样有效地提高飞行员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训练水平?耀先经过反复总结经验和科学论证后,向空军首次提出战斗机暗舱仪表直线着陆、" 穿云 " 下降飞行、过远距导航台再打开暗舱罩的训练方法。在飞行训练中,如果飞行员驾机着陆却突然遇到天气变坏,能见度差,又没有备降场可供降落,就得强行着陆。这种情况下,飞行员仪表飞行技术基础好,就能凭飞机仪表安全着陆,否则就有可能出问题。报经空军批准后,耀先在西北银川机场亲自组织试飞,取得成功。实践证明,这一训练方法,对提高训练效益和飞行员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着陆技术,以及机动作战能力,都有明显的成效。后来,其训练内容已被上级机关正式编入飞行训练大纲,在部队推广普及。

时隔不久,在飞行训练正规化的试点工作中,耀先摸索总结飞行训练四个阶段组织指挥、工程机务、后勤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正规化细则,先后在兰州和北京军区空军所属航空兵部队和飞行学院推广,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制度,使飞行训练现场井然有序,促进了飞行训练质量的提高和飞行安全的落实。

有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的老部队,从内地调西北 10 年后飞行事故连续不断,特别是飞行员一遇到险情就慌忙跳伞,上级首长批评这个部队成了 " 伞兵 "。耀先在军区空军领导的支持下,经过深入部队基层了解情况,制定了整改的具体措施。经过上下 3 年的艰苦奋斗,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老部队又恢复了活力,受到上级的表扬和称赞。耀先深有感触地说:" 部队还是要靠领导带,领导得力就能带出过硬的部队,就能使后进变成先进。"

耀先在兰州军区空军工作了 9 年之后,1987 年又调回北京军区空军工作。1990 年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他深知担子重,责任大。在耀先的领导下,军区空军各方面的工作都有起色。1991 年,北京军区空军代表空军参加军委、总部对驻京 10 个军以上单位,贯彻落实 " 三大条令 " 的检查评比,北京军区空军总评第一名,圆满地完成了空军首长交给的任务。

美满的婚姻与家庭生活

早在 1955 年底,《航空》杂志封面上曾刊登一位飞行员的照片,这位潇洒英俊的年轻人就是耀先。当时在辽阳东北第 6 纺织厂工作的纺织女工们看到这张照片,都不约而同地投以爱慕的眼光。正巧耀先作为英模代表到第 6 纺织厂做报告,有个名叫毛玉芳的姑娘就暗暗地喜欢上他了。那时候,毛玉芳是工厂的团委书记,先进工作者,又刚刚考上青岛纺织大学。可为了爱情,毛玉芳主动放弃了上大学,部队一名领导同志正热心为他们做媒。这位领导同志对毛玉芳说:" 你找耀先绝对没有选错,他是个出色的飞行员,会让你幸福一生的。" 经部队领导批准,1956 年耀先同毛玉芳结婚。哪知结婚才 10 多天,耀先就随部队转场换防到了沈阳。从此,毛玉芳开始品尝了一个飞行员妻子的酸甜苦辣。

1960 年,为了耀先那高于一切的飞行事业,为了尽一个妻子的责任照顾好耀先的生活,毛玉芳舍弃了自己热爱的纺织工作,随军到了沈阳。以后 30 多年的随军生活,毛玉芳跟随耀先从东北到北京,又从北京到甘肃,再从甘肃回到北京。作为妻子和母亲,毛玉芳照料孩子赡养老人,为的是让身负重任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投入部队工作中。

1978 年,耀先举家搬到甘肃省兰州市。作为兰州军区空军领导,耀先一年有 200 多天在部队基层。一次,耀先 80 多岁的老父亲得了重度脑血栓,毛玉芳知道耀先正一心扑在部队抓基层工作,便没有把消息告诉丈夫,主动把老人从北京接到兰州疗养。

1979 年 2 月 14 日,耀先将军停飞。在 30 年的飞行生涯中,他落下右腿残疾。其原因是由于战斗机空中动作幅度大,飞行负荷相当于 8 个人的重量压在身上,长期的大负荷飞行,耀先第 5 腰椎骨裂致使腰椎前滑压迫腿神经,致使右腿供血不足得了髋关节炎,肌肉萎缩。但耀先没有住院,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坚持锻炼来恢复身体。他每天晚上,将一把高背椅顶在腹部,使劲弯腰往里压,以缓解神经压迫,由此一直坚持多年,腰椎病症终于得到控制,人们看到耀先行走时,一瘸一拐,想到他对空军所作出的贡献,无不投以敬佩的目光。

1993 年 1 月,耀先司令员离职了。而 1992 年 12 月底,他仍在部队基层抓工作。耀先将军说:" 这是为了站好最后一班岗,也是为自己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划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