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梅中美 赵梅:历史教材中的美国形象

2018-04-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纵观百余年来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有关美国历史的教学内容及其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自1902年以来至今,美国历史在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以19世纪

纵观百余年来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有关美国历史的教学内容及其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自1902年以来至今,美国历史在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界,被明显地划分为两段。不论是清末、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时期的教科书,对第一阶段的美国历史问题(除美国宪法和美国联邦制度外)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美国立国时期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美国基本是正面的、进步的。

对第二阶段即南北战争以后的历史,则因中国国内政治环境与国际地位不同而有所变化,对美国复杂的爱恨情结在教科书对美国这一阶段历史的解释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清末时期的教科书认为它是一手持《圣经》、一手持刀的西方列强;民国时期认为它是资本帝国主义;20世纪50、60年代认为它是美帝国主义,是最危险的敌人;20世纪70、80年代强调它是垄断资本主义;21世纪初则更多地看到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其次,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大多数国家,大学历史教材可以百花齐放,但中学教学和教学内容是国家制定的,这是因为中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的变化,颇为准确地反映出清末以来中国政府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美国的政策和立场。

第三,教科书是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过去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

近代中国人对美国的论述大多是感性的,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华盛顿及其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成为那些向西方寻求中国革新之道的中国人的榜样。1901年,美国《独立宣言》首次被译成中文发表在《国民报》第1期上,华盛顿、林肯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1949年前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由于历史原因,关于美国的书籍和报道多是揭露和批判“美帝国主义的罪恶”。60年代,中国媒体对美国黑人运动给予了一定关注,认为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较为负面,认为美国是“纸老虎”,“在一天天烂下去”。

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美国不再仅以恶的形象出现在国内媒体上,中国媒体上开始出现中性的、甚至正面的报道和评论。但由于当时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国国内政治动荡、思想禁锢状态还没有结束,加上两国长达几十年的敌对、隔绝状态,所以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有限,成见远未消除。

严格意义上的美国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年来的不断探索,中国的美国研究在领域的拓展、课题的深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第四,从对美国历史的分析方法来看,清末、民国时期的教科书主要采用历史叙述方法,并配之以一些对当时国际时局和中国的处境的分析;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主流研究方法,先后用阶级斗争学说、帝国主义论、三个世界理论来分析美国历史及国际问题;进入21世纪,教科书将历史教学定位于公民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与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这一历史分析方法上的变化,基本与中国的美国研究及国际问题研究界的整体研究状况相吻合。

总之,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与中国坎坷的百年现代化过程及中美两国关系的状况密切相关: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之所以比较正面,乃源于这一时期是中国救亡图存时期,与其他西方列强相比,美国在中国的形象基本是正面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是中国的最重要盟友,中国共产党当时也充分肯定美国的作用;抗战结束后的国共内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被定义为“扶蒋反共”政策。

1949到1972年,中美两国处在外交隔绝状态。

相应地,美国也变成中国的头号敌人;1973年之后,尽管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定性没有根本改变,但中美恢复交往使美国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发生了悄然改变。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逐渐由头号敌人变成头号强国,是既要交往又要防范的霸权国家。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9年以后,美国成为中国人既恨又爱的国家,“爱”表现在它是中国现代化的参照系;“恨”则是由于它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傲慢与霸权。

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反思,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历史教学》曾在2002~2003年间刊发多篇文章,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问题进行讨论,焦点大多集中在中国近代历史教学内容编写上。对历史教科书中美国史内容的关注见2004年1月16日《环球时报》刊发王缉思与美国学者谢淑丽(Susan Shirk)关于公共舆论与政府外交政策的对话。

在谈到中国公共舆论与政府外交政策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的原因时,王缉思认为,现在的学校教育没有及时反映我们在外交方面的政策调整和战略思维的变化,因此“教科书也需要‘与时俱进”’。

中国古语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认识外部世界的角度讲,唯有知己,方能知彼;对外部世界定位是否准确,取决于自我定位准确与否;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能否深入,须以自我反思的深入与否为前提。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美国形象似乎也是如此。

美国历史事件本身是不能改变的,但不同时代的教科书对它却有不同的解释。美国形象在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变化,所反映出的不是美国历史事实的变化,而是中国人对外部世界、对美国认识的变化。在变化的美国形象的背后,是中国人对自身认识的变化。

赵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编审、北京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