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纵队老兵感叹海南生活变迁:从地狱到天堂
符树森在欣赏自己制作的剪报画册。南国都市报记者王小畅摄
符树森老人在家里着装休闲,戴着一副老花镜,面容慈祥,坐在椅上摆弄着从报纸上剪下的图片,在旁边的木床上放有数本他已经拼好的剪报册。这是符树森一个特别的爱好,每天上午的时间,大都花在这上面,已经坚持了多年。
20日上午,符树森见到记者来访时,首先推荐欣赏他最得意的剪报册作品,里面一张张图片,保存完好。
尽管纸质是报纸,但色彩依旧鲜艳,再加上用心的摆放,更是讨人喜欢,而且每个图片下还常常附有一段说明文字。所以,这剪报册不仅仅只是一张张图片的展示,更像是对这国家一天天变化的美好记录。
对于国庆的故事,在符树森的记忆里,最先浮现的是那个挺着大肚皮,嘴吹两只号子的士兵,他在讲述时不时笑开颜。
难忘:得知建国时部队大肚士兵即兴表演
符树森1928年1月生于海南东方,1941年参加革命,曾任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将军的机要员,1949年调赴前线任第五总队机要组长,先后参加战斗30多次。
他亲历了琼崖纵队为接应渡海解放军而发起的多次战斗。
提起1949年10月1日,符树森把手上摆弄的册子放到大腿上,慢慢地谈起了往事。
符树森曾在琼崖纵队司令部当机要员,主要工作是翻译处理密码和电报,然后将其呈递给冯白驹将军查阅批示,他将批示传达下去后再把落实情况反馈回去。
可能是因为担任机要工作的原故,符树森有幸在建国那天,通过广播听到了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向世界的宣告。
符树森称,那天不像现在这样,那时没有电视无法看到视频直播,但是当时他们部队有电台。“通过无线电广播,大家收听到了毛主席宣布建国的好消息,战友们高兴极了”。说完后,符树森模仿着毛主席的讲话说了一遍。
这时,符树森坐在椅子上笑呵呵的又比划了起来。
当时他们部队里有一位身材稍胖的战士,听到建国的消息之后,在自己的大肚子上化了妆,就像个人脸一样,左右涂得红红的,十分滑稽,让人看了就会发笑。然后一个嘴上还吹着两只号子,跳起舞来。那时候没有鞭炮,但是并不影响大家的心情,很多人跟着跳了起来,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建国第二天,部队加餐庆祝新中国的成立,于是天一亮大家就开始杀猪宰羊,然后跳秧歌,敲锣打鼓,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回忆这般场景,符树森一直都在笑着,似乎那一美妙时刻带来的喜悦仍然延续至今。
“23年奋战,红旗不倒,艰苦卓绝,这是值得的!
”符树森感慨道,当时部队在琼海阳江的一个村庄,大家就在村旁的河边庆祝,老百姓也参与进来了,男女老少在一起,排成一条龙,敲锣打鼓,跳着秧歌舞庆祝。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部解放了。
那年的国庆,符树森已经随单位来到了海口,当时是政府统一组织庆祝。
感叹:现在跟以前比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符树森称,自己是偷偷参加革命的,家里人并不同意。
他哥哥符树信在文昌宝芳乡“反扫荡”时遭到日军的埋伏而牺牲。讲到这儿时,符树森声音低沉了。他哥哥牺牲在一处稻田边,事后他曾去过那片稻田拜祭,见到了哥哥的坟墓。“每个坟墓前都有一块木板,写着牺牲者的名字”。
在参加革命的岁月,生活过得十分艰辛,符树森最困难的时候,只剩下身上穿着的短衣短裤。
谈起当时的辛苦经历,随着岁月的过去,他已经释怀。
那时,他们的部队刚结束一场战斗,从村子撤离出来,可就在路上突然遭到敌军的伏击,他身上背着的行李,在撤退时全部丢了,只剩下身上穿的短衣短裤。
“当时没有衣服穿,在河边洗澡时要找个没人的地方。”符树森称,因为没有衣服换,他一般选在中午,在洗澡前先把衣服洗好晾在河边,然后才能到河里洗澡。所以常常是衣服还没有干,就又得把衣服穿上。
说完,符树森把腿上的画册打开,摆弄了几下上面几张还没有粘贴的图片,感慨地称,“现在跟以前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符树森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都有各自的事业,生活不用他操心。“我经常会接济有困难的朋友。”符树森称,离休后经常会拿出工资做些好事。此外,自己坚持着自己的爱好,剪报已经成为他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南国都市报记者王小畅实习生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