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吴六奇起兵反清 转载——分析吴三桂反清起兵

2017-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673年十一月底,前明平西伯.宁远总兵,清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发布讨清檄文,起兵反清,拉开了长达八年的战争序幕.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吴三桂起兵的那些事儿.一

1673年十一月底,前明平西伯、宁远总兵,清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发布讨清檄文,起兵反清,拉开了长达八年的战争序幕。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吴三桂起兵的那些事儿。

一.关于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原因。

一提起吴三桂起兵的原因,至今众说纷坛,没有统一的答案。“狼子野心、贼心不改、蓄谋已久、妄图僭越九五之尊”,这是某些“专家”的说法,也是比较“主流”的一种说法。“忍辱负重、被逼而反”则是另外一种说法。吴三桂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今天自然已经无法考证,但把挑起战争的屎盆子完全扣在吴三桂脑袋上也无疑是不妥的。

吴三桂起兵时年届六十,人到了这岁数,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不太可能做出冲动的事情。事实上,在起兵之前,吴三桂已经多次受到清廷打压,手中的权力被一步步剥夺,手下军队也被一步步缩编,王屏藩、张勇、王辅臣、吴之茂、李本深等部将被一个个调离身边。

一生的成果在晚年全部化作浮云,这对替清廷卖了半辈子命的吴三桂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而清廷方面对自己这么做的理由也很充分:吴三桂在云南的军费开支过大,以致于朝廷无力供养。这个理由从表面上看似乎也说得过去,朝廷没钱,总不能贷款来供养你吴三桂和你的军队吧。可是,后来清廷却又指责吴三桂在云南私自开采铜矿、银矿供做军饷。

这就有点矛盾了,清廷既说自己不能担负吴三桂部的军费,却又指责吴三桂自筹军费,到底想把吴三桂往哪条路上逼呢?实际上,当时云南的吴军经过多次缩编之后,只剩下两万余人,自筹的军费已经能基本解决开支需要,清廷拨付的军费只占少数。清廷却以军费紧张为由,急于打压吴三桂实现撤藩,这无疑是促使吴三桂走上反抗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后来,康熙的又一系列之举则彻底逼反了吴三桂。从吴三桂自动上表请求撤藩来看,当时的他,心中对于将来的路还是揣摩不定的,至少没有铁了心要反。如果这时清廷能采取适当的招抚措施,以吴三桂优柔寡断的性格,再反是不大可能了,而康熙的做法却是“果断”地批准了吴三桂的撤藩请求,把吴三桂逼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上。

在得知吴三桂的撤藩请求被康熙批准之后,吴的部将吴应麟、吴国贵、高得捷、夏国相、胡国柱联手杀云南巡抚朱国治逼吴三桂反清,事发突然令吴三桂措手不及,但吴三桂仍然没有做出最后决定,只是下令封锁消息,想救出在北京做人质的大儿子吴应熊。

不料,康熙在得知朱国治被杀之后,一怒之下,杀了在北京做人质的吴三桂的大儿子吴应熊、大孙子吴世霖等。这下,吴三桂彻底暴怒了,于是发布檄文正式讨伐清廷。所以,虽然我们已经无考证吴三桂当时的心中所想,但某些专家会长所谓的“吴三桂蓄谋已久,清廷被迫自卫”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二.关于“烈士”朱国治。

只要是稍微读过历史书籍或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会知道,吴三桂起兵之后,第一个为清廷“捐躯”,事后被划入“忠义”之列的“烈士”便是时任云南巡抚的朱国治。这位“烈士”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各种史实都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贪赃枉法、阿谀奉承之徒。

此人乃汉八旗正黄旗人,在出任江苏巡抚期间,搜刮无度,人送外号“朱白地”,后来又以抗粮为名,制造江南“奏销案”,又在“哭庙案”中,大兴文字狱罗织罪名杀害苏州金圣叹、倪用宾等人。最后因为民愤实在太大被革职,直到1671年补云南巡抚,加太子太保兼少保,在任期间却又克扣军粮,导致生变,属于浑身上下打着手电也找不到闪光点的那种类型。

此人到云南就任之后,所作所为也统统与“正气”之类的词沾不上边。到任后就积极联络吴三桂,对吴三桂极尽阿谀奉承之事。

有一次,在召集云南官员赏牡丹时,吴三桂做了一首牡丹诗,“朱白地”不但马上自己做诗唱和,还逼着在场的所有官员做诗相陪。此外,别的督抚拜见吴三桂,都是行打千礼,惟独“朱白地”是行跪拜礼。

至于后来朱国治“烈士”的就义场面,清史稿里只有一句话“国治骂贼尤烈”。但是,怎么骂?为什么要骂?究竟有没有骂?我们都不得而知了。可见清史稿反映历史真实性有多差?也可见把朱国治当做忠义烈士的辫子戏有多忽悠人。

三.关于吴三桂起兵失败的原因。

吴三桂起兵为何会失败,现在流传最广的说法便是“不得民心”和康熙的“英明神武”。但严格说来,与其说“不得民心”,倒不如说是吴三桂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和年届六十的年龄劣势所致。吴三桂起兵之初,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力抵抗就控制了云、贵、川、湖南大部分地区。

之后吴军又在江西先后击败岳乐、董卫国军,占领南昌、九江一带,打得清军从此龟缩在安庆一带五年不敢动弹,可见清廷八旗兵已经不堪使用,绿营兵也已经大多堕落。

其中,吴军大将高得捷更是两次秒杀满清贵胄中“不世出的名将”安亲王岳乐。西线战场,吴军王屏藩、吴之芪部在四川设计使清将瓦尔喀部五万大军不战自溃,郑蛟麟、王辅臣部在陕西平阳关围歼清军机大臣莫洛所率十万余人,击毙莫洛。

随后,王辅臣、王屏藩、吴之芪率军紧追清贝勒察尼军不放,将贝勒察尼赶出西安,兵不血刃占领西安。再后来,王辅臣因轻敌中清廷新任军机大臣图海之计,陷入绝境被招降,吴军损失八万人马。但随后吴军便迅速扭转了局势。吴之芪和马雄图兵分两路,直抄图海部后路,王屏藩、潭洪带领马步兵随后跟进。此一战,图海军大败而逃,吴军从固原一直追杀到长武,十二万清军最后剩下不足两万,跟随图海逃回西安。

经过几次大战之后,清军的主力实际上已经被吴三桂军打垮,仅剩的兵力包括从青海退守延安的青海军两万人,在西安的图海军3万人,在武昌的蔡毓荣和贝勒尚善军3万人,在安庆的董卫国、岳乐、喇布、希尔根共5万人,南京清军3万人,全国兵力已经不足二十万。

而吴军此时已发展到四十余万(北线12万、中线10万、南线共计17万、云南新兵3万),形势对吴三桂一方极为有利,刘玄初等谋士也力谏吴三桂挥军跨过长江。如果此时吴三桂真的能一举挥军北上,那么改朝换代也未可知。

但由于吴三桂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使然,再加上吴三桂考虑到自己年迈体衰,头脑中偏安的思想便逐渐取代了当初的雄心壮志,以至于吴军主力一直停留在长江南岸,丧失了最佳的战机。

最后,刘玄初忧愤而死,自此再也无人敢向吴三桂当面提出北进的建议。1678年八月,吴三桂病死,吴军失去了得力的统帅,从此在也没有人能够统一指挥吴军庞大的军队。之后吴军各部各自为战、互不协调,又与清军征战了三年,最后被清军各个击破。所以说,吴三桂最后的失利,并不是失在民心,而是失在了错过战机上。

四.吴三桂起兵,是正还是邪。

对于这个问题,至今也是众说纷坛,在这里我也不太好下结论。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难以定义的问题。不过,今天的我们仍然能通过史籍得知当时发生的一些事。吴三桂病死之后,其部下除新建水师林兴珠投降清军外,其余无一人投降,全都战斗到最后一刻。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之后,五华山上行宫中的宫女丫环和其他人员数百人全部自杀,无一人投降......这场战争的性质,就任由后人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