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方周岱翰 周岱翰治疗肺癌经验总结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为支气管粘膜和细支气管肺泡的原发性癌瘤。支气管肺癌的病变在肺,《素问·五脏生成论》谓:“诸气者,皆属于肺。”如肺气舒畅则能辅助心脏贯血脉通达全身;肺气肃降可以通调水道,肺失肃降则上逆而为喘咳;“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如燥热灼肺阴,致“火邪刑金”,可成“肺热叶焦”。
当正气先虚,邪毒犯肺,使肺气?郁,络脉阻塞,渐成气滞血瘀或瘀热内结;如脾气虚弱,脾不健运,蕴湿化痰,遂成痰瘀郁肺;若肾阴亏损,肾水无以滋润肺阴,亦能造成“肺热叶焦”、气阴两虚的病状。
以上瘀热内结、痰湿郁肺、肺热阴虚等病理变化相互为用,日久渐渐形成癌瘤(肺癌发病机理参阅表1)。
由于肺癌的发病过程中常有痰湿、热灼、毒聚、耗气、伤阴的病理特点,肺癌的治则就以除痰、解毒、清肺、益气、养阴为主。在调理脏腑功能障碍中,除补肺气、滋肺阴外,除痰益气在于健脾阳,清润养阴在于壮肾水,解毒祛瘀可以消肺积。
(二)从痰、瘀、毒、虚辨治肺癌
肺癌因正气虚损,诸邪内侵,致肺气?郁,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致痰、瘀、毒胶结成积,故肺癌的辨证总不离痰、瘀、毒、虚四字。
辨痰:肺癌痰之为患,除见咳嗽吐痰,喘息痰鸣等有形之痰外,尚有种种无形之痰的病状。如咳嗽气促为痰湿壅肺,咳血胸痛为痰瘀搏结,肺癌淋巴结转移为痰核流窜皮下肌肤,肺癌脑转移为痰浊蒙蔽清窍。
若肺阴不足,阴虚火旺,则成燥痰,症见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或痰黄难咯,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心烦失眠,便秘,低热盗汗,舌红少津,苔少或光剥无苔,脉细数。肺气郁而化热,热灼津液成痰,则成热痰,症见发热,气促,咳嗽,痰黄稠或血痰,口干口苦,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而干,脉大而数。
肺失肃降,治节无权,脾不健运,聚湿成痰,则为湿痰,症见咳嗽痰多,胸脘痞闷,纳呆便溏,倦怠乏力,舌暗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痰湿久郁化火,则成痰瘀互结,见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刺痛,舌暗红,有瘀斑或斑点,脉弦涩。痰瘀化热,则成热毒,见咳嗽脓黄痰,高热烦躁,胸闷气急,口干欲冷饮,甚则抽搐、紫绀,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景岳全书·痰饮》谓“痰有虚实不可不辨”,肺癌痰证的属性,也不可不辨。 辨瘀:《素问·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瘀指血脉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所产生的各种临床病证。
其成因可由气滞、气虚、寒凝、热结、外伤等所致。肺癌之瘀,常与痰兼夹,痰瘀互结,久而渐成肺积;血不循经,为离经之血,症见咳血、瘀斑或瘀点;瘀血阻络,不通则痛,症见胸胁刺痛,固定不移;也可因虚致瘀,表现在疾病后期,脉络失养,胸痛隐隐,缠绵不休。
辨毒:《释文》曰:“毒,病也”,“苦也”。《广韵》曰:“毒,害也”,“痛也”。中医学的“毒”指毒物、疫毒、毒邪、毒害。古人谓“肺者,五脏六腑之华盖”,“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说明外来邪毒最易犯肺,故肺癌的毒表现在两方面,一为外来邪毒犯肺;二是诸邪久郁化毒,多为热毒炽盛或疾病后期的本虚标实。
邪毒成积,发展迅猛,可见发热、口干、咳嗽、咯血、痰黄、便秘、肿块增大、舌红或绛、苔黄、脉滑数或细数。多为肺部炎症,或肺内肿物坏死,用清热解毒法常能减轻症状,缓解肿瘤的发展。
辨虚:肺癌的虚,包括气虚与阴虚,每每因虚致病,因病致虚,互为因果。“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是肺癌的成因。而癌瘤积聚,耗气伤阴,则造成气阴两虚。气虚多为肺脾气虚,表现为咳嗽少气,疲倦纳呆,动则汗出,大便滞下,舌淡或胖,苔白,脉细或弦细;阴虚多为肺肾阴虚,常见干咳少痰,口干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病情发展,阴损及阳,则出现阴阳两虚,表现为咳嗽气急,动则喘促,汗出如油,四肢湿冷,甚则咯血,纳少肉削,眠差声低,口干齿枯,舌暗晦,甚则舌体短缩,脉沉细无力或脉微欲绝。
(三)对非小细胞肺癌论治与抗复发的研究
肺癌的组织学分类为小细胞肺癌、磷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根据肺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上习惯分为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后者约占全部肺癌的2/3。小细胞肺癌增殖迅速,增殖比率大,对放、化疗较为敏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增生缓慢,但对放、化疗均缺乏敏感性。
近年来,国内外已逐渐重视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对扶正抗癌的研究亦较为系统且深入。周氏从70年代开始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实验与临床研究,根据肺癌的发病具有“痰、瘀、毒、虚”特点,临床上把肺癌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四型,选用仙鹤草、蟾蜍、人参等组成具有解毒除痰、凉血养阴、消症散结功效的鹤蟾片。
102例肺癌患者服用鹤蟾片3个月至1年以上,74例(占72?5%)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主要为咳嗽减少,胁痛或咯血好转,12例服后胸水吸收或消失,10例肿物明显缩小(PR),服后1年生存率15?7%,平均生存时间7?95个月,其中,非小细胞肺癌66例,均为Ⅲ、Ⅳ期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16%,平均生存时间7?66个月,中位生存期8个月,以脾虚痰湿型疗效最好,肺郁痰瘀型次之,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效果较差,但各型中各种自觉症状的改善率均在50%以上。
实验研究表明,鹤蟾片对荷瘤动物有较好的抑瘤作用,对S180的抑瘤率为38?9%~40?78%。荷瘤动物病理形态观察到经鹤蟾片治疗后肿瘤组织明显缩小,重量减轻,并看到瘤细胞核分裂明显减少,部分瘤细胞退变,细胞结构破坏,有的瘤细胞仅见残存细胞片。
在鹤蟾片研究基础上,周氏又承担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防治及抗复发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以及广东省卫生厅“五个一工程”“中医药治疗支气管肺癌以及增效抗复发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分别拟用“固金磨积片”和“清金得生片”对中药扶正抗癌、抗复发、增效作用机理进行探讨,通过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出扶正抗癌中药对实体瘤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固金磨积片对裸鼠人腺癌细胞株的抑瘤率高达48?5%,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提高NK细胞活性,使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显著提高等,初步阐明中药的扶正抗癌抗复发作用是通过直接抑杀癌瘤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其增效作用是通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局部肿瘤的供血,使氧分压增高而实现的。实验还表明,某些中药如黄柏、西洋参、绞股蓝等,其有效成分小檗碱、人参皂碱Rb1等有逆转多药耐药性作用。
临床研究通过对51例非小细胞肺癌(其中两例为Ⅱ期,其余为Ⅲ~Ⅳ期)患者单用固金磨积片,结果取得CR2例,PR2例,总有效率为7?8%(4/51)症状好转率61?5%,平均生存时间10?9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
四)用药经验与典型病例
周氏治肺癌每以守宫、地龙、干蟾皮、山慈菇、仙鹤草为辨病用药,自始至终选择性应用,辨证选药用党参、西洋参健脾益气,天冬、麦冬滋阴养肺,南星、半夏、浙贝、葶苈子除痰化积。
临证时,根据体质及症状表现的不同,灵活变通,如肺癌急症,出现咳血、咯血、喘促、憋闷等症,则用大黄、黄芩、葶苈子、北杏仁等,宣肺平喘,凉血泄热,盖“肺与大肠相表里”,而“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是也。
若咳嗽喘促,痰涎壅盛,喜用鱼腥草、桔梗、浙贝母、马兜铃、牛蒡子等宣肺化痰,重用鱼腥草于癌瘤压迫致阻塞性肺炎,可收到清热排痰,止咳平喘,控制感染的功效;如见咳血或痰血,用仙鹤草、侧柏叶、白茅根、白芨、藕节炭,其中仙鹤草一味,有清热止血,消炎除痰之功。
《药镜·拾遗赋》谓:“滚咽膈之痰,平翻胃之秽”,“味苦辛平入肺脏,穿肠穿胃能攻坚,……噎膈饮之痰立化,津咽平复功最先。”如瘀血致胸胁疼痛者加田七末、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白芍;由胸腔积液而见喘促或上腔静脉压迫征象而见颜四面肢浮肿者,酌情选用葶苈子、浙贝母、郁金、猪苓;因脑转移而见精神神经症状者,可选加全蝎、僵蚕、蜈蚣、石菖薄等。
例1:李某某,男,61岁,工人。因咳嗽、痰血、气促,于1982年8月21日就诊,诉因痰喘胸痛,经外院X-ray诊为右肺支气管肺癌,痰液检查发现腺癌细胞,现仍有呛咳,痰黄,短气,纳呆,二便尚正常,口唇紫红,舌有瘀斑,苔白厚,脉滑数。
查体:消瘦,浅淋巴结不大,肝脾无肿大,本院X-ray报告为右侧肺门处见3?5cm×4cm×4cm团块状致密阴影,密度中等,边缘尚清,右下肺第六前肋靠近膈面可见1?5cm×1?5cm的致密影,密度中等,边缘清,诊为右肺外围型支气管肺癌,(X线号77169)中医分型为肺郁痰瘀型,治拟清热宣肺,化瘀除痰,以仙鹤草、鱼腥草、苡仁、葶苈、北杏仁、浙贝母、田三七、夏枯草、全瓜蒌、守宫、生南星、生半夏等加减治疗,自觉症状好转,胃纳及体重增加,1983年下半年起,因无任何不适而自动停药,1984年1月又有明显痰血及咳嗽,查体左侧锁骨上淋巴结0?8cm×1?5cm,遂服用鹤蟾片,自觉咳嗽减少,痰血消失,症状体征一直比较稳定。
1985年1月复查,左锁骨上淋巴结消失。放射学报告为右下肺外周型肺癌病灶较1982年增大(5?5cm×6cm×4?5cm),合并右下肺部分性肺不张,但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服用鹤蟾片后生存时间1年4个月,如从发病时算起,则至今存活2年8个月,现仍间歇治疗中。
例2:李某某,男,70岁,香港商报总编(已退休)。因咳嗽声嘶,消瘦近1个月,于1992年6月就诊,经CT检查发现右肺门肿物约5cm×6cm,查体右锁骨上淋巴肿大3cm×4cm,质硬固定,局部活检为转移性腺癌,确诊为支气管肺癌Ⅲ期(中央型),因肺气肿并肺功能差,无法手术切除,遂行姑息性放射治疗,放射量3600CGY,右肺门肿物缩小至3cm×4?5cm,但右锁骨上肿物明显增大,且咳嗽加剧,气促,口干,乃停止放射治疗,于1992年7月来我科就诊,症见干咳痰少而粘,口干口苦,短气,纳呆,眠差,大便干结,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4cm×5?5cm,右肺闻及干性罗音,心律齐,无杂音,肝脾不大,舌苔薄白而干,舌质红,脉细数,拟为阴虚内热型,予以内服固金磨积片每次3片,每天3次,配合生脉散合二至丸、小柴胡汤加减,自觉症状逐渐好转。
1993年3月检查,右锁骨上淋巴结2cm×2?5cm,CT示右肺门肿物消失,2个月后复查,锁骨上肿物已消失,双肺、肝脾未发现肿物,评为右肺癌治后完全缓解(CR)。以后每2~3月复诊一次,未见复发,存活至今已3年,共服用固金磨积片70余瓶。
名医专家预约,请找广州挂号网 广州就医陪诊,请找广州陪诊网 ----------------------------------------------------------- 如何能成功预约该名医的号,请关注公众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