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浩浙大 同济大学任浩:中国产业园区发展须跨向2 0

2017-10-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同济大学任浩:中国产业园区发展须跨向2.0发展循环经济,产业能级,园区功能,发展层次,产业集聚头条关注12月3日,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成功举办了<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以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为前三甲的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单.报告回顾了中国产业园区自1984年以来30年的发展历程,首次提出了"园区2.0"的发展模式,其核心驱动要素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

同济大学任浩:中国产业园区发展须跨向2.0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能级,园区功能,发展层次,产业集聚

头条关注

12月3日,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成功举办了《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以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为前三甲的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单。

报告回顾了中国产业园区自1984年以来30年的发展历程,首次提出了“园区2.0”的发展模式,其核心驱动要素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以实现创新升级阶段的持续发展。

产业园区现状

2013年是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一年,通过对2013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的分析,尤其是与2012年指数的比较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产业园区的经济效益总体进一步提升;在百强榜单中,“东部强、中西部加快进步”的区域发展情况和高新区、经开区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百强榜中发达省市区的园区入选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但部分欠发达省份的国家级园区也有不俗表现;排位靠前的知名产业园区继续表现出“全能者”的角色,但多数产业园区在发展指标中的表现并不均衡;创新与合作成为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但园区间创新发展不均衡,合作形式重于实质。

产业园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2013年底,全国拥有482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其中高新区114家、经开区215家、出口加工区63家、边境经济合作区16家、保税区13家,其他园区61家。国家经开区和高新区这两大类园区的GDP合计达到132127亿元,占全国GDP 的近1/4(23.

2%);合计工业总产值为351959亿元,超过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合计上缴税收为21975亿元,占全国上缴税收的近1/5(19.

9%);合计出口创汇为8197亿美元,超过全国出口创汇的1/3(37.1%)。其中,百强榜中经开区生产总值为37718.78亿元,占全国经开区比重的56.2%,平均生产总值达到了754.38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7%;百强榜中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为111810.

94亿元,占全国高新区比重的73.9%,平均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236.22亿元,较2012年增长15.44%;百强产业园区上缴税收15191.72亿元,占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合计上缴税收的70%;百强园区出口创汇6160.43亿美元,占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合计出口创汇的75.2%。

“东部强、中西部加快进步”的区域分布特征明显。百强榜中,东部产业园区占据了61席,中部产业园区22席,西部产业园区17席,东部高于中西部总和;从区域总体得分比例来看,东部园区占比为62.3%,中部园区占比为22.2%,西部园区占比为15.5%;从区域得分均值来看,东、中部园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0.3285、0.3243,均高于百强榜平均得分;西部产业园区平均得分为0.2937,低于百强榜平均得分。

高新区与经开区发展态势基本持平。从园区类别来看,2013年高新区为50家,较2012年减少1家;经开区也为50家,较2012年增加1家。从平均得分来看,高新区从2012年的略高于百强榜平均得分变为2013年的略低于百强榜平均得分;而经开区则相反,从略低于变为略高于百强榜平均得分。

百强榜中发达省市区的入选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但部分欠发达省份的国家级园区也有不俗表现。按各省市区入选百强榜园区数量来看,排名前5的省份为江苏(15家)、山东(13家)、广东(8家)、浙江(7家)、安徽(5家);按照各省市区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入选百强榜的比例来看,排名前5的省份为北京(100%)、贵州(67%)、山东(54%)、广东(53%)、上海(50%)。

从百强榜园区上缴税收来看,江苏、北京、山东、广东4个省市进入百强榜的产业园区合计缴纳税收均超过1500亿元,上海超过1000亿元。

排位靠前的知名产业园区继续表现出“全能者”的角色,但多数产业园区在发展指标中表现并不均衡。2013年,一批全能型产业园区在经济发展、创新发展、产业合作、园区服务、社会发展5项指标上均有不俗表现,其中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均有4项以上指标进入20强。

创新与合作成为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研究发现,创新与合作两项能力在确保产业园区保持持续发展优势方面有更大贡献。一方面,两项能力的具体指标排名相对稳定,2012年创新发展和产业合作前20强中,分别有16家和13家留存在2013年前20强名单中,而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指标下园区的留存数量均不到10家;另一方面,创新发展、产业合作指标前20强与综合排名前20强的重合度也远高于其他指标,分别有11家、13家进入综合排名前20强。

就上海市而言,全市拥有各类国家级产业园区19家;入选百强榜产业园区共有4家,较2012年减少1家,入选数量居全国第4位;两大类园区(经开区和高新区)入选百强榜比例为50%,入选比例居全国第5位;百强榜中4家园区总体得分为1.5060,总体得分居全国第6位;百强榜中4家园区平均得分为0.3765,平均得分居全国第4位;百强榜中4家园区平均得分较2012年增加21.84%,增幅仅次于湖北,居第2位。

转型2.0版本形态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至今,各方面特征和迹象都表明,产业园区已经到了从1.0版向2.0版转型的关键阶段,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实现更大的跨越式发展。

以1984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建园为标志,中国产业园区建立迄今恰逢30周年。本报告针对中国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贡献与特点、“三聚”发展模式、政策主题演变、学术研究主题分布等5个专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发现并提炼出30年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1.

0模式:政策、行政化、硬基础“三要素”组成的驱动模式。其中,政策指产业园区普遍通过土地、财税、人才等政策的倾斜,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优惠的政策资源。行政化指产业园区被赋予行政职能、更高的行政级别或领导人级别高配,为园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服务。

硬基础指产业园区管委会或开发公司以大量资金投入用于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信、通暖气、通天然气或煤气以及场地平整的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保障。尽管还有其他驱动因素,但我们认为这“三要素”无疑是中国产业园区30年高速发展最为基本且长期存在的内生要素。

经过30年的发展,大多数国家级园区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上述“三要素”,园区1.0中的要素驱动力渐弱,同时园区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驱动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的新要素是什么?这是站在历史转折点的今天必须重新思考并清晰界定的问题。

为此,本报告提出了未来产业园区发展的2.0模式:即在创新升级时期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驱动要素、合作方式、发展路径,以实现产业生态、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其中,驱动要素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制度指制定并完善国家立法层面的产业园区管理条例,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产业园区的地位、功能等;制定并完善地方政府建设产业园区间沟通协调、利益分享等机制;重视完善产业园区管委会自身的管理制度设计,通过制度完善获取管理红利。

融合化指产业园区内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学研介的融合;园区间资金、项目、管理、品牌等的互动融合,产业与社会间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融合,通过这三个层面的融合获取空间利用和拓展的红利。软环境指产业园区应重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智慧园区;集约化、循环发展的绿色园区;人际关系融洽、创新氛围浓厚的文化园区等,通过软投入获取创新红利。

2.0版的产业园区将从招商引资的经济体量导向转向招才引智的技术含量导向,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与发展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一些表现突出的产业园区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招商引资、园区管理等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并率先开展转型发展,呈现出2.0版的雏形。

对于未来的2.0版的形态,可以进行预测。若以经济发展、创新发展、产业合作、公共服务、社会发展5项指标来衡量,面向未来10-20年,产业园区2.0版的特征可具体表现为5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发展,成为所在区域经济与我国产业发展、社会就业和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融入全球产业链;更多跨国公司入驻园区,诞生一批本土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形成完整的园区上位法体系、公平开放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环境。

在创新发展方面,园区科技创新功能确立,在一批主要产业领域形成自主技术体系,有能力开展技术前瞻布局;建成智能化、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拥有国际化的科学研究人才、团队和机构,以及一批高水准的企业研发中心;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持续产出国际知名的自主研发成果和产品。

在产业合作方面,由大量创新型中小企业组成的完整产业配套体系;日趋增多的对外兼并和联盟行为,逐渐增多的园区“飞地”模式,日益明晰的东中西部区域功能定位;密切的园区内外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有效的产学研介合作,日趋一体化的跨园区创新链。

公共服务。适应合作和创新功能形成的园区规划与管理;具备规范透明的行业监管与投资贸易体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中介机构,活跃的国际国内创业者;进入退出无障碍的人才、知识自由流动机制。

社会发展。深度的产城融合,高品质的园区商业功能、生活功能和人文环境,较高的公民科学素养;科学有效且持续改进的园区政策;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受到社会密切关注。

2.0的四个瓶颈

那么,首先该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产业规模效应。

土地红线、环境保护、人力成本等边界条件面临紧约束,而园区产业的附加值低、布局分散、内生性匮乏等关键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传统依靠资源投入和叠加取得产业规模效应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而新兴制造业和消费型、服务性经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又在蓄势待发。再次过程中,应该通过何种模式来取得新一轮的产业规模效应,提升产业能级,实现园区经济的二次增长?

其次,如何进一步促进创新,也必须考虑。

创新是产业升级和国家成长的核心举措。产业园区发展至今,仍然十分缺乏较广范围、较高水平的科技研发创新活动,创新管理“软实力”亟待提升。面临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园区建设等迫切需求,如何进一步依托园区发展,在开放式环境下探索形成成熟有效的创新组织机制和协作模式,推动科技成果源源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同样,如何进一步加强园区功能建设与服务,也必不可少。

随着产业园区功能的不断丰富,面向单一功能——加工贸易出口和生产制造型产业集聚的园区服务模式日趋不能适应新的需求。产业生态不足、社会功能不健全、产城分离严重、招商政策趋同以及上位法律匮乏等问题,日益被产业园区管理者和企业所重视。在此过程中,如何适应新形势、新需求,依靠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一步加强园区功能建设与服务,打造特色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

最后,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发挥对周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更高层次上的区域功能定位和宏观协作如“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实施和部署。增强周边区域辐射、区域内产业园区整合将是产业园区下一轮发展不可避免的重大议题。因此在国家区域战略的整体框架下,产业园区自身亟待考虑,如何进一步发挥对周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成为所属区域的“心脏大脑”、重要“功能器官”或关键网络节点?

“三聚”打造2.0

打造2.0,要有适当的路径与模式。笔者以为遵循园区发展的“三聚”理论,打造园区2.0版,实现园区持续发展,关键是从聚核、聚链发展到聚网的“三聚”综合阶段。具体而言,从5个方面推进:深化改革:创新产业园区管理体制,规范园区管理。

推进产业园区法律体系建设,明确园区法律地位;创建园区管理机构,健全园区管理职能;创新产业园区运行机制,提高园区管理效率。科学发展:坚持集聚式的发展方式,推动园区产业升级。依托核心企业,拓展园区产业链条;提高发展层次,优化园区产业结构。

内涵提升:加强产业园区创新平台建设,驱动园区发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支持协同创新;加大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搭建园区创新服务平台。

合理布局:打造多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园区,完善园区服务质量。合理规划布局,完善产业园区区多功能服务体系;改善民生福祉,推进和谐园区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产业园区。政企联动:推进产业园区的合作共建,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进共建园区建设;共享共建园区利益,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共建园区的经营效率。

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取向和迫切需求,中国产业园区将加快推动自身的改革创新和升级发展,进一步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任浩系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