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学呼吸 让未来医学梦想照进现实 ——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学

2018-04-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不久前,第三届"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揭晓,在提名奖获奖者中,有一位医生的履历引人注目.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无线通讯网络,实现对患者病情实时

不久前,第三届“光荣与力量——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揭晓,在提名奖获奖者中,有一位医生的履历引人注目。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无线通讯网络,实现对患者病情实时监控的医疗模式——“云计算家庭病人管理系统”。

他就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学。一台呼机监测仪,一部手机,一部传感器,有了这“三件套”,医生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实现实时监控。这种打破医疗时空界限的模式,让医生随时随地为患者服务,这在几年前还像是好莱坞未来科幻片中的情节,白春学却把它一步步地变成现实。

让未来医学梦想照进现实

人物简介

白春学,男,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医院肺部肿瘤综合诊疗中心主任。现为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肺科学会主任委员。

从事呼吸内科和呼吸危重医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肺损伤和肺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和治疗。先后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27项专利,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影响因子累计210余分。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应用无线传感技术监测呼吸功能并成功研究出样机,率先应用生物物理技术发展动态实时血气分析仪。

先后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中华医学一等奖;2005和2009年分别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和金奖;“国家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和其它多项奖励。

呼吸系统疾病需要实时监控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来说,对其睡眠呼吸的监测目前还需要住院才能完成。而一种被称为“云端医疗”的模式,打破了监测的时空界限。一台呼机监测仪,一部手机,一部传感器,有了这“三件套”,患者在家里便可监测睡眠呼吸:只要在睡觉前戴上呼吸监测仪并连接上传感器,呼吸节律的数据就会显示在医生的智能手机上,医生可随时随地了解患者的睡眠呼吸状况。

白春学将这种数字医疗模式称为“物联网医学”,这是一种基于手机、传感器和检测仪器的无线通讯医疗模式。它通过无线传感器监测使用者的生理参数,将数据传送到云服务器上,再由物联网医学中心的医师,为患者解决预防、医疗和保健方面的问题。

物联网医学的产生源于6年前白春学的一次国外访问。当看到国外的家庭健康监测体系时,他颇为感慨:“医生只要打个电话上个网,就能为病人提供及时干预,真方便!”但是,这种基于网络远程医疗技术的平台也并非尽善尽美:医生必须要在装配有远程医疗设备的房间内才能为患者诊断治疗,如此医生的活动空间便受到了限制。

对于慢阻肺、哮喘、呼吸睡眠暂停等呼吸体统疾病来说,实时监控对医生的治疗非常重要。白春学介绍说,哮喘、呼吸暂停综合征、慢阻肺等发病可轻可重,而且变化突然,但严重时可以危及生命。“如果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医生就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发病情况,就能及时指导患者家属采取干预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

”他说,通过实时监控还可掌握患者日常疾病的变化,及时采取最合理的干预方案,也能有效避免病情的突然加重。而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人数众多。有数据显示,哮喘发病率为1.98%,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率为2%~3%,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发病率更达8.2%。患者对实时监控的需求广阔。

物联网医学:患者病情医生随时掌握

国外的网络医疗技术引发了白春学的进一步思考:是否有一种基于数字医疗技术,既能方便患者又能方便医生,从而实现真正的实时监测呢?恰好,近年来,无限通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白春学的梦想实现提供了可能。2008年起,白春学便带领团队对物联网医学的技术进行研究,不过,起初的一年,研究并不顺利。他曾接洽过国内计算机公司和网络通讯公司,但是,他们提出的设计方案都无法完全满足他的要求。

直到2009年,在一次受导师李华德教授之邀,参与研制“无创呼吸机”时,白春学结识了我国第一代电脑专家虞明。尘封许久的梦想好像有了开启的希望。他将无线通讯医疗模式的设想向虞明和盘托出后,两人便一拍即合。半年后,第一台样机便诞生了:患者通过手机与样机连接,即可将自己的肺功能测定结果传送到医院,医师便可及时分析、判断结果,与患者交流。

这一全新医疗模式不但可使患者得到医生的快速治疗和指导,还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就医次数。

白春学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例。睡眠时佩戴呼吸机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如果不进行实时监测的话,医生无法知晓呼吸机的设置是否还适合患者,“比如原来给患者用了3厘米水柱的压力,其实现对患者来说已经不够用了,如果不进行监测的话,医生肯定不会知道”。

有了物联网医学技术后,患者可把监控设备带到家中,医生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呼吸机的使用情况,3厘米水柱的压力不够了,即可马上提醒患者或家属将其调到4厘米水柱或5厘米水柱。5厘米水柱的压力太多了,医生也可以通过物联网第一时间获悉并及时告知患者,如此也实现了对患者个体化的治疗。

“身在社区,诊在知名医院”

对于这项目前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医疗模式,美国胸科学会(ATS)会刊名人录特别为白春学刊登专题报道,并称其是“一位专注于发明创造的临床医生、科学家和导师”。成功的第一步,让白春学信心十足,此后,他更饶有兴味地投入到打造“未来医学”的工程中。

移动云加端物联网、电子医学结合的“易医”、无线传感器、嵌入式智能健康识别设备……白春学像一位科幻电影导演,将这些未来感十足的新名词一一融入他的“数字医学大片”之中。经过4年多的努力,这些新名词已不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是转化成看得见、摸得找的医疗模式。

今年8月8日,在“中山医院呼吸病防治联盟”成立6周年庆典上,白春学向公众介绍了“云计算家庭病人管理系统”这一新型技术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现场演示。上海市物联网医学中心实验室也于不久前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落成,这是在国内最早建立的物联网医学实验室。

除了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实现了实时监测外,物联网医学实验室也已实现了对哮喘、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呼吸衰竭等疾病的监测。实验室由中山医院和青浦分院的专家组成,他们现在正带领当地社区医生,通过物联网医学技术,实现对当地患者的及早诊断和共同管理,使病人能“身在社区,诊在知名医院”。

“如果这种医疗模式能够得到普及推广,一定能有效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并解决患者在大医院‘看病难’‘看专家难’的问题。”白春学教授充满信心地说。

肺癌防治存在“三轻一重”误区

在投入物联网医学建设的同时,肺癌的防治也是白春学专长之一。肺癌已超越了大肠癌、肝癌,跃居城市癌症发病率的榜首。中山医院肺部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是中国第一个肺部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它的创立者正是白春学。如今,作为中心主任的他,深感该中心与日俱增的病人压力,“近些年,中心每年门诊患者达到2000人次~3000人次,是中心11年前刚成立时的数倍”。

“肺癌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对于肺癌防治上,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普遍都存在比较大的误区。”白春学将此误区概括为“三轻一重”:轻预防、轻诊断、轻管理,重治疗。正是这“三轻一重”的肺癌防治局面,造成了肺癌患者目前“活不长、活不好”的局面。

肺癌的危险因素目前已经为人知晓:吸烟和大气污染。如今,大气污染问题已受到了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但让白春学感到十分遗憾的是,吸烟致癌仍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他认为,虽然我国很早便加入了世界控烟框架公约,但是,在国内的控烟举措至今仍没能得到有效落实。

对吸烟危险因素的预防不利,使得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为此,白春学仍然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他的控烟举措,早在2008年,他就在上海率先开设了戒烟门诊,如今他已经将戒烟门诊推广到全市58家二级以上医院。

关于肺癌的早期诊断,白春学认为,国内有这方面意识的医生仍然很少,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诊断得早,患者存活时间才能延长。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他主张“一步领先,双重收获”理念,即使用低剂量CT可同时筛查出慢阻肺和肺癌。

他建议,烟民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目前,白春学领衔的中山医院肺癌综合治疗中心,还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的“基于纳米技术的肺癌早期检测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抽取很少血样便可知晓是否可能患癌。

白春学指出,如今患者在诊断为肺癌后,不少医生往往是急于给患者“上药灭瘤”,对治疗非常重视,但对疾病的管理上却很少用心。这里的“管理”是指对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的理念。很多肺癌患者不只是患有肿瘤,还同时伴有其他如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如何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不顾及其他疾病和整体情况,患者的生存率也不会提高。而在肺癌管理上重视,也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美国和日本等相对重视肺癌管理的国家,其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20%以上,而我国平均水平只有8%。他认为,我国在肺癌管理理念上的欠缺起到很不利的影响。

为此,在2002年成立国内最早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在2007年成立“中山医院呼吸病防治联盟”,由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全球专业人士组成的诊疗团体,白春学正是希望能集全社会之力,各学科之长,为肺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疾病管理。对肺癌的管理,他还提出了“全身结合局部,祛邪结合扶正,常规结合个体”的三结合方针,“有时,我们不妨借鉴传统医学的思路,或许将会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