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与荷西:超越一世的情缘(3)
三毛最受推崇的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荷西,他是三毛所有幸福灵感的源泉。三毛曾自言:我的写作生活,如果不是我的丈夫荷西给我自由,给我爱和信心,那么一本书都写不出来。所以荷西去世后,三毛的文字也默默的发生着改变,她由一个记述者变成了一个幻想者,在现实里哭诉离殇,在梦幻中寻求真实,再也看不到她哪种单纯而充满感旧的文字,对世界的描述变成了一种哭泣,沉迷在自己的牢笼里无法自拔对死亡形成了一种追逐。
三毛无法面对荷西和自己永别了的这个事实,她把荷西安葬在了她们经常散步的墓园里面,在埋葬了爱人之后,三毛写下了这样的话: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
荷西死后,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定居,结束了长达14年的异乡生活,这个时期的三毛也终于成为了 大家的三毛。 很多人希望三毛再婚,再有个爱她的丈夫。她是作家,但她首先是个女人,她应该拥有自己完整、独立和美满的婚姻。她太累了,应该有个自己的家。但是这样一位情感丰富的女子,为了她自己塑造的荷西与三毛的完美形象,她不能再嫁。
不能再嫁,并不意味着三毛可以任凭感情没有寄托,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三毛死后,关于她和王洛宾的忘年恋广为流传。尽管有人出来反对,试图证明三毛和王洛宾之间没有恋情。但有人却不仅相信他们有,而且还很深,这种情感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卿卿我我,而是看不见的心意相通、水火交融。
在服丧期间,三毛有过极其强烈的自杀欲望,后来经过好友琼瑶七个小时的苦苦相劝,直到三毛答应绝不自杀,琼瑶才放心离开,从那以后,三毛逐渐重新回到书案写作,1981年,三毛把怀念荷西的散文结集出版,就是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和《背影》,风格哀而不伤,此后,三毛开始在台湾做环岛讲演,白天她在演讲台上兴奋的有些近乎歇斯底里,可是每当夜晚来临,她又开始独自品尝失去荷西的锥心之痛。
事实上,三毛的作品,特别是从《撒哈拉的故事》开始,就是她游历和情感的记叙,与荷西一道生活的年月里,三毛的文章充满欢乐,我们阅读她的小说也仿佛感受着她愉快的婚姻生活,即便是面对着大风沙的侵袭,她也是积极和乐观的,但是没有了荷西,也就没有了可爱、快乐的三毛。
之后的三毛和大陆很多文人都有过密切接触,而她和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故事更是众说纷纭。直到1995年,也就是王洛宾去世的前一年,他才在媒体面前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讲述了他和三毛的关系。
三毛和王洛宾两个孤独的流浪者,看似天作之合,但是她们又不尽相同,三毛追寻的是可以依靠的橄榄树,而王洛宾追寻的是永远遥不可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