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梅林徽因传畅销诀窍:纯粹的商业化写作

2017-12-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本周之前,我不知道白落梅,在此之后,她对我而言将成为一个符号.她代表了一种对辞藻堆砌的终极追求,如果给她键盘,我毫不怀疑她能把所有的形容词

在本周之前,我不知道白落梅,在此之后,她对我而言将成为一个符号。她代表了一种对辞藻堆砌的终极追求,如果给她键盘,我毫不怀疑她能把所有的形容词打出来。由于这本书是林徽因传,所以我特别关注她如何定义林徽因,在看完之后,我掌握的形容词猛然增多,在全书中,白落梅每次放在林徽因前面的形容词都不同:素净的女子,素淡的女子,高旷的女子,美丽如蝶的女子,美丽灵秀的女子,纯粹静好的女子,清淡如莲的女子……

白落梅的风格被封为古典婉约,“落梅风骨,秋水文章”。事实上,在网上书店对这本书超过90%的好评中,很多人表示,正是被其雅致精美如诗一般唯美的文笔所深深吸引住了,“尽管感受到的审美愉悦是那样的深刻强烈,却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

”也不乏有人表示是因为书名而购买了白落梅的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很显然,这些让喜欢文艺和小清新的人奉为经典的语句很容易让人把持不住,

一位企业女性高管看过这本书以及白落梅同样风格的张爱玲传,她的评价或许很有代表性———

“她用温婉的话语讲述了林徽因和张爱玲的一生。林徽因理性,张爱玲孤傲……两个女人都做到了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许多赞美作品的读者认为,白的文笔很好,作品清新隽逸,“读她的作品犹如品尝一次精神的珍馐。”

总之,唯美、文艺、诗意是赞美者中提及率最高的词汇。

大部分都是虚构的“非虚构类”图书

如果仅仅从文字创作的角度,是无法指责白落梅的。你可以说有点过于矫情了,但谁没矫情过呢?谁没经历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阶段呢?但她的风格用在人物传记上,则呈现出一种荒诞的感觉。

比如她写道:“像林徽因这样温柔而又聪慧的女子,她的一生必定是有因果的。所以祖籍原本在福建的她,会出生在杭州,喜爱白莲的她,会生于莲开的六月……”至于林徽因被病魔折磨而去世,也变成,“上苍怜她优雅情怀,所以许她一段美丽的死亡……死在了至爱了一生的人间四月天”。

这些倒也罢了,可以理解为作家的小情绪在蔓延,但书中对传主生活的虚拟,则已经让传主面目全非。尽管关于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恋情从未得到过证实,林徽因的家人也都表示过不同的看法,但显然,白落梅选择性放弃了这些,她坚持认为两人是有恋情的,因为“他们都生长在江南,被温软柔情的山水浸泡太久,以至于心也那样潮湿”,并下结论,“林徽因因为徐志摩美丽地绽放过,所以她此生无论以何种方式行走,以何种姿态生存,都将无悔。

”于是,她畅想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康桥的对话,“徐志摩一定对她说过,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样深刻。

而林徽因一定纯净地看着他,点头道,我信。”而当林徽因病重时,她又写道,“我相信,林徽因在病榻上想得最多的应当是徐志摩。她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和她在阳光下晒书品茗,在月色里赏花听风的男子。梁思成无微不至的关照,金岳霖不离不弃的陪伴都无法填补她内心深处的空落。”

好吧,白落梅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奇迹,她的林徽因传被划入非虚构类图书中,但实际上,这本非虚构类图书,大部分都是虚构而来。白落梅终于用她的跨界写作,给图书划分留下深刻的难题。

这么一本在文学上乏善可陈的作品,居然成为了众口称赞的畅销书,她的诀窍就是纯粹的商业化写作。

林徽因本身已经被商业包装成符号般的人物,这个符号满足了现代人的想象,享受一段爱情,嫁一个好丈夫,还有替补情人为自己死心塌地。白落梅根本不需要去考据太多,林徽因只是她的一颗棋子,一个道具,符合白落梅抒情的部分才拿来使用,其余部分要么一笔带过,要么提也不提。

另一方面,在快节奏的社会,一部商业化写作的作品,要让浮躁的读者能用最简短的时间,走进一章或几章文字,又可以在瞬间从容地走出来。读过白落梅的作品,你会发现,她的每一段文字刚好就是一条微博的内容。尽管这些内容就像陆琪那些转发上万的情感箴言一样,一会儿爱情是不需要坚持的,一会儿爱情是要坚持的;一会儿爱情是等来的,一会儿爱情不是等来的。总之,就是好像什么都说到了,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詹姆斯·帕特森是谁?他是当今世界最赚钱的作家,仅去年的收入就达9400万美元,是美国商业文学市场的极致。但是,帕特森纵然再商业化写作,也不敢像白落梅那样去写传记。能想象一下乔布斯的传记是这样写的么?“像乔布斯这样坚韧而又聪慧的男子,他的一生必定是有因果的。所以他一出生便被生母送人……乔布斯创造了梦幻般的‘苹果’产业,上天怜他,许他一段美丽的死亡,他死在了苹果成熟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