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费希纳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 【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04.19-1887.11.18】,德国物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实验美学的创始人。出生于德国下路萨提亚(Lower Lusatia)的格罗斯-萨尔兴(Gross-Sgrchen) - 德国东南部的一个小村庄,病逝于德国莱比锡。
父亲是当地一位牧师,费希纳 5 岁时父亲死亡,他由母亲及叔父扶养长大,他是心理物理学创始人 E.韦伯的表弟。1817 年进莱比锡大学学医学,当时韦伯正在该校任教。1822 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便在莱比锡度过了他的一生。
完成医学学习后,他开始把兴趣转向数学和物理学并于 1824 年在莱比锡大学讲授物理学。那个时期他把法文的物理学和化学手册译成德文,至 1830 年他的译著已达 12 册以上,同时也发表过欧姆定律等方面的论文,因而人们开始把他看成物理学家。
1833 年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到 19 世纪 30 年代末,他逐渐对感觉问题发生兴趣。为了研究后象,他长时间透过有色玻璃观察太阳而使眼睛受到严重伤害以至一生未能痊愈。
此外因过度工作而身心疲惫,据当时的诊断,他患有神经衰弱,神经性抑郁和疑病症,并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不得已于 1839 年辞去物理学讲席休假 3 年。 在病中他备受痛苦,三年中除了与自己的妻子保持联系外,不与任何人来往,罹患此病影响了他朝气勃勃的事业。
但他后来却又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社会上称这一时期是费希纳一生中的紧要关头,对于他的思想和后来的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病愈后,费希纳的兴趣又从心理物理学转向了哲学心理学,开始研究心身关系问题。
1844 年他从大学得到一小笔补助金,就此被认为是不能再从事工作的人。但正如著名心理学史家舒尔茨所说:“在费希纳一生的后 44 年中,他没有一年没有重要贡献”。
1865 年费希纳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美学论文,开始钻研美学。自 1866 年至 1872 年又发表 12 篇论文,基本上都是讨论霍尔拜因的两幅圣母马利亚像。他以实验的方法解决诸如这两幅画像哪一幅更美的问题,确立了实验心理学美学的方法。
1884 年后,由于眼疾不能从事科学实验,又改而研究哲学。 费希纳喜欢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1775-1854)的自然科学,怀有宗教灵学的神秘思想,长期致力于寻求一种科学的方法,以使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范畴统一于灵魂之中。
他同意 19 世纪荷兰理性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心身合一双边论,相信身体和心理是一体之两面,进而采用科学方法加以证明,因此他再度进行了心理物理学研究,企图用实验的方法确定物理刺激变化和感觉变化之间的关系。
最后于 1860 年出版了《心理物理学纲要》,该书标志着心理物理学的诞生,被誉为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科学的里程碑。
费希纳因其心理物理学而闻名,他补充修正了韦伯定律而成为费希纳定律。心理学史家 D.舒尔茨写道:“1850 年 10 月 22 日早晨,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费希纳忽然领悟到之间的联系法则可以用物质刺激与心理感觉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说明”。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表示: S = K log R 这里,S 是感觉量,R 是刺激量,K 是常数。
这是一种对数关系,因为感觉量是以算术级数增加,而刺激量则是按几何级数增加。刺激强度的增加不会产生感觉强度的相应增加。例如,在 1 个正在响着的铃声上增加 1 贝尔比在 10 个正在响着的铃声上增加 1 贝尔,其所引起的感觉强度的增加量要大。
因此,对当时已经存在的感觉量来说,刺激强度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费希纳称这个公式为韦伯定律,其实这个定律已超出了韦伯发现的事实,后人便把这个公式称为韦伯 - 费希纳定律,或直接叫做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的公式引起种种怀疑和争论,在他去世前的 11 年内又集中研究心理物理学,于 1882 年发表《心理物理学要义》一书,竭力为他的心理物理学辩护。 19 世纪初,I.
康德曾预言,心理学决不可能成为科学,因为它不可能通过实验测量心理过程。由于费希纳的成果,科学家才第一次能够测量精神。然而,正如费希纳自己所说,当时韦伯也在莱比锡大学,而且在 4 年前就写了有关这方面的材料,而费希纳直到开始进行一系列设计好的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之后,才发现了韦伯的研究成果。
那时费希纳才知道,他的原理实质上早已为韦伯的研究结果证明了,他只是对心理与物理的关系赋予了数学的形式而已。
后来,W.冯特利用这些最初的创造性成就,把它们组织和综合成为心理学的基础。H.艾宾浩斯也从这部著作中受到启发,把数学方法用于记忆和学习领域,从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费希纳忽然领悟的直接结果导致了他后来称之为心理物理学的研究计划。
他使心理物理学的三个基本方法系统化。这三个基本方法是: 均差法。均差法假定,我们的感官是有变化性的,因此不能得到一个“真实的”测量值。于是我们取得大量的近似值,这些近似值的平均数是唯一的最佳近似值,所以就把这个平均数作为真值。
例如,让被试调节一个可变刺激,直到觉得它与常定标准刺激相等。在多次试验中,标准刺激与被试所定的可变刺激之间的差数的平均值代表被试的观察误差。
这个技术在测定反应时、视觉和听觉辨别以及错觉范围方面是有用的。对于现代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来说,这个方法依然是基本的方法。我们每次计算平均数时,实际上都在使用均差法。 常定刺激法。该法的目的是测定两个常定刺激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做出“正确”判断的一定比例所需要的。
例如,被试先掂 1OO 克的标准重物,然后掂比较重物,譬如 88、92、96、1O4 或 108 克的重物。他要判断出第二个重物比第一个重物是重些、轻些还是相等。
这个步骤一直延续到能对每种比较作出一定数量的判断为止。对于较重的重物,被试几乎常常作出“较重”的判断,而对最轻的重物则几乎常常作出“较轻”的判断。根据这些数据把刺激差异(标准重物对比较重物)确定在这一点上,即有 75% 次被试能正确地作出“较重”判断的那一点上。
这个基本方法的许多变式为测定感觉阈限提供了有用的技术。 极限法。该法是呈现两个刺激,增加或减弱其中之一,直到被试报告他觉察出有差异。
费希纳介绍说,开始时首先使可变刺激在强度上明显地高于标准刺激,下一次则明显地低于标准刺激。从多次这样的试验中获得了许多数据,计算出最小觉察的平均数作为所要确定的差别阈限。可以用递增或递减强度的方法来呈现单一的刺激,这种变式常被用来确定绝对阈限。
有人做过统计,在费希纳从事脑力研究工作的 70 多年中,其中 7 年用于生理学研究,15 年用于物理学研究,14 年用于心理物理学研究,11 年用于实验美学研究,其他时间用于哲学研究。
在所有这些研究领域中,名望最高的是对心理物理学的研究,尽管他本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名字作为“心理物理学家”传给后人,“但是世人替他选择了这个头衔”,“世人却抓住他的心理物理学实验并使其成为实验心理学家。”(波林,1950)
心理物理学纲要:1860 美学初探:1876 论心理物理学:1877 心理物理学要义: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