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峰身高 高特佳胡雪峰—2016年医疗健康投资前瞻

2018-04-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5年已经过去,这一年医药行业发展面临政策高压,药品审批审评制度改革力度巨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一系列措施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国家推进仿

2015年已经过去,这一年医药行业发展面临政策高压,药品审批审评制度改革力度巨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一系列措施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

国家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鼓励创制新药。短期的阵痛将带来行业整体升级,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1月20日,时代周报记者专访前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副总裁,国药控股(01099.HK)南京公司总经理,现任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胡雪峰,这位在医药产业耕耘了20余载的"老医药人"。

作为专注于医药产业并购和投资的高特佳投资集团,在医疗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公立医院政策收紧,和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的关键时刻,该如何把握审时度势,把握方向,值得关注。

记者:您能否简要谈谈2016年的医药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

胡雪峰:从整体来看,2013年以来,中国医药产业市场增速已经开始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2015年呈现增速放缓更加明显,三季度同比下降到9%左右。

医药行业是受政策影响非常敏感的行业,可以看到,新医改以来医药行业在政策层面出现了较大的调整。

包括药品价格、招标采购、医保控费、药品生产审评审批等环节的改革、环保压力以及反腐力度的加强等等。各种因素的叠加,以及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加速了医药行业的下降趋势。2016年,上述影响因素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的信号,因此继续下行的压力非常大。

但是,这一系列的改革需要分两面来看,短期的阵痛并不改变医药健康产业长期朝阳行业的趋势。并且,这种阵痛对于产业的发展是起到长期利好作用的。

产业的各项改革会给行业和企业带来阵痛,阵痛过程的长短需要时间来检验,阵痛的过程会让优秀的企业更加优秀,一些企业受到冲击被淘汰,经过此轮洗牌,或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重组,整个行业和市场越来越规范,行业的整体发展会再上一台阶。

记者:目前一些观点提出,未来会有大量企业被淘汰,您是怎么看的?

胡雪峰: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中已经非常明确地对医药产业的集中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目前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还没有出现非常明确的数据指标。

但是医药行业多小散乱的特点仍然十分突出,全国4500多家制药工业和1.2万多家医药流通企业,更多的医疗器械企业等等,产业整体的发展水平相对欧美日本仍有很大差距,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即将下发的"十三五"规划,预计还要继续重点强调提升行业集中度,培育行业龙头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对于整个产业来说,集中度的提升必然是一个资源整合和再集聚的过程,同时带来诸多机会。有些企业会被兼并收购,有些企业会被竞争淘汰。

可以通过技术和质量标准提升实现产业升级的企业,就有可能在细分领域脱颖而出;也有些企业原本产业基础就比较好的,也可以乘机再度扩大规模,变得更优,综合性竞争力更强;比如行业内TOP10、TOP50的企业可以通过大并购大整合形成超大型的集团,体量越来越大。有的在某个细分领域,比如肝病、心血管、儿科用药等领域,集中精力扎实做产品和研究,取得优势。

总体来说,企业必然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中小企业要选择有特色的路,大型企业要有规模优势,只有将优势发挥出来,未来才能在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变强变大。如果战略定位不清晰,本身又在红海竞争的通道上,竞争压力只会比过去更大,很可能就被淘汰。

记者:2014年以来,医药行业内的投融资活动越演越烈,在您看来,2016年热度会不会下降?您看好哪些领域?

胡雪峰:在整个医药行业大整合的时代,投融资的机会一定是越来越多的。高特佳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行业全产业链的投资公司,我们的优势在专业化、产业化的股权投资环节。

未来从投资标的的产品层面来看,主要看好用量比较大、发病率比较高的产品领域,包括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神经系统等大病、慢病领域,以及儿科和妇科用药、罕见病药物等原来竞争没那么充分的领域;另外,我们也看好一些老品种,通过改进工艺来提升标准,比如一些低价药、廉价药和短缺药,过去由于利润低而没人生产,未来可能会采取定点生产而变成独家产品,上升的空间和规模也会非常大。

而对于被列入辅助性用药目录的一些产品,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

记者:医药行业内的投资公司非常多,但是专门做医药产业的投资机构并不多,复星医药和高特佳算是行业内比较领先的。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机构转变模式转注于医药产业?

胡雪峰:实际上,医疗健康产业未来的机会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但是这种发展的并不是人人均等的。生物医药行业的高技术门槛,让一大批也希望涉足医药健康领域的投资机构望而却步;越发复杂的产业环境,需要对投资人的专业性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投资机构需要更加深入详细的研究产业政策、研究市场、研究企业和细分产品领域。

这就意味着,专注于医药产业投资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如何能够做到资源的整合能力与产业的发展,团队的专业能力与所投企业的资源匹配?当前来看,很多被投资的企业,缺的并不仅仅是钱,热钱到处都有,企业更加关注的是你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资源,让他们有更加高效的发展模式,让他在各个层面都有质的提升。

但是,这些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积累才能够实现的,高特佳目前控股一个上市公司和6家医药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参股了30多家医药大健康企业,这些公司在细分领域都有很明显的特点和优势,高特佳能够在医药健康行业内做到目前的水平,也是经过十几年的积累的,练了多年的内功,并非一蹴而就。

记者:中国过去90%以上的药品都是仿制药品,从制造业升级的角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整个中国从仿制药大国走向仿制药强国会有怎么样的促动?

胡雪峰: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推进,国家的初衷是将中国仿制药品整体的质量水平再提高一个新的台阶,并且借机营造产业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等,既提升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让人民用药更加放心,又能够提高整体产业在参与国际化市场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和产业来说,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企业需要从技术工艺、厂房设备、原辅材料等各层面全面投入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药品有更高层次的提升。大型企业能够更好地负担,小型企业可能就压力很大。

但是,要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愿望,我觉得可能需要时间。一方面,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目前尚在试点中,试点的目的在于确定一致性评价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否足够科学,仍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中国医药市场很大,需求层次也有明显不同,还有很多的患者对药品的价格非常敏感,但是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带来的提升质量标准和工艺水平可能会导致药品的成本上升,因此从市场需求考虑,产业界更希望是通过一致性评价和没有通过评价的药品,通过区分不同层次,从价格和招标等层面进行体现,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的需求。

记者:2015年以来,医药产业内一个关注度非常高的政策是药品临床数据的自查核查,您是怎么看待政策实施对行业的影响的?

胡雪峰:自查核查工作开展之后,大批新药申报主动撤退了,这说明临床数据不严谨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事实。过去,企业为了在市场上抢得先机,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先行在药品审评中心(CDE)排队占位,因为先排队先审评审批,率先上市后就能够在行政上或者市场覆盖上占有优势,这对于一个仿制药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政策法规从来不允许企业造假。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强,新药研发的环境变得越来越规范,如果企业都踏踏实实按照药品研发科学的规范和流程进行,我相信大家都是欢迎的,尤其对于过去一直兢兢业业做研发的企业,希望不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新药研发行为的规范化,也让投资的风险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