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郑克鲁 郑克鲁凭《第二性》获傅雷翻译奖

2017-08-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郑克鲁 <第二性>,(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0月版.日前,翻译家郑克鲁与郭宏安分别凭借<第二性>(上下卷)和<加缪文集>

郑克鲁 《第二性》,(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日前,翻译家郑克鲁与郭宏安分别凭借《第二性》(上下卷)和《加缪文集》共同获得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12月14日,颁奖典礼将在“北京艺术8”(原北京中法大学旧址)举行。

今年73岁的郑克鲁是郑观应嫡传曾孙,早年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攻读法语,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译过《基督山恩仇记》、《茶花女》、《悲惨世界》等名著,还编写了《外国文学史》和《法国文学史》等教材。此番获奖,郑克鲁心态颇为平和。对于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代表作《第二性》的翻译,他告诉南都记者,他为自己打了一个“良”的等级:“‘信’与‘达’我是做到了,至于雅不雅,这得交给读者来评价。”

去年10月,《第二性》(上下卷)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而在此前,国内也出过多个版本的中译本,谈及新版本,该书责编缪伶超特别强调,这是由官方授权的“唯一法译中全译本”,法文原版长达1071页,译成汉字约有70万字,且涉及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心理学、文学、法律、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尤其是第一卷充满了艰深的术语。

据介绍,国内第一次出版《第二性》中译本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台湾晨钟出版社选取了《第二性》第二卷内容节选翻译出版。198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在内地第一次出版《第二性》,书名为《第二性——— 女人》,内容也只有《第二性》第二卷,由桑竹影等人翻译。

1998年,中国书籍出版社从法国伽里玛出版社购得版权,出版了由陶铁柱翻译的《第二性》,号称国内第一个“全译本”。但据缪伶超介绍,该译本实际是由1953年美国兰登书屋出版的英文译本转译而成。“英译者帕什利只在高中时学过法语,没有受过专业的哲学训练,缺乏对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和当时法国思潮的认识,把原著中的很多内容简化甚至删掉了。

据统计,译者的删改达到原著的15%之多。而译者的主观性发挥也严重扭曲了波伏瓦的原意。”2009年7月,西苑出版社推出了一个选译本,将原书的六七十万余字缩减到13万字。

说起98年版所谓的“全译本”,郑克鲁颇有微词:“这个译本在美国批评很多,最过分的是英文翻译删节非常厉害,出版社却欺骗读者,说成全译本。”

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从法国伽里玛出版社购得版权,邀请郑克鲁担纲翻译。郑克鲁告诉南都记者,他之所以接下这单“活儿”,就是为了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波伏瓦,“不能再像英译本那样以讹传讹,转了几道味道全无。”

据郑克鲁回忆,从北大法语系毕业至今,几十年里他翻译了一千万字的法文著作,经验告诉他,对于理论著作的翻译,准确理解原文最为重要,“要译得贴切,不能意译,尽可能回避花哨的成语。”

上述原则也充分地体现在《第二性》的翻译中。缪伶超举例说,波伏瓦原书中有一章名为L’am oureuse,意为“恋人、情人”,讲的是广义上恋爱中的女人如何看待爱情,如何在爱情中寻求生存的意义。“陶铁柱译本通篇翻成了‘情妇’或‘私通女人’,歪曲了作者的原意。而在郑译中则为‘恋爱的女人’,更符合作者的原意。”此外,法文的理论著作句子长、逻辑性,以及作者常自造“新词”,都是翻译的难点。

据悉,另一获奖作品《加缪文集》去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译者郭宏安现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曾翻译《红与黑》、《恶之花》、《波德莱尔作品集》、《小王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