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德彪西的贝加莫组曲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1862-1918)似乎是一个难以定位的人物。一方面,以他为创始人之一的印象派音乐在宏观的音乐理念上表现出与浪漫派音乐截然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他又是他那个时代最富于“浪漫”气息的作曲家之一。在具体创作(比如乐曲,乐句的组织,以及一些其他的难以言明的细节)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子。这就为演奏他的作品——特别是像“贝加莫”组曲这样的早期作品带来了难度。
作为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印象派音乐主要表现出如下两个特点:第一,它强调对于客观世界的描绘,“再现我听到的东西”,从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浪漫主义风格——比如肖邦,舒曼的音乐——处在了相反的立足点上。德彪西的很多作品都有小标题,比如“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透过树间的钟声”等。这正反映了这一点。
第二,它强调“我眼中的客观世界”,即睁开自己的慧眼,用孩童般的纯真和好奇来打量这个客观世界。须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到接近顶峰的时候,各种程式化的“模具”便已经摆在那里了,以至于作曲家用现成的“模具”就能拼凑出一个还算不错的盆景,从而完全可以无须再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什么。
久而久之,“模具”日益完善,音乐家和听众的感知力日益麻木和衰退,人们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拨动自己被锻炼得几乎百毒不侵的神经——这种情况发展到无路可退的标志便是瓦格纳,马勒等巨人的出现。所以,德彪西抛弃了那些“概括”的“典型化”的柏拉图式的模具,重拾“慧眼”,便显得弥足珍贵,以至于独创一家了。
贝加莫舞曲为16-17世纪流行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贝加莫城的舞曲,然而德彪西的写于1890-1905年,共由四首小曲组成的“贝加莫”组曲的音乐似乎和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如果把其第三首“月光”看成萨拉班德舞曲——我们完全有理由做如是联想——的话,那么其前奏曲,小步舞曲,萨拉班德舞曲(月光),帕斯比叶舞曲的结构形式倒更像是巴洛克时代的组曲并且在具体写法上,作曲家也让我们联想到巴洛克,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要知道德彪西经常回眸比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更早的音乐。就好像印象主义画家莫奈把画架支在中世纪的大教堂前一样。
第一首“前奏曲”,它表达了一种庄严,肃穆,高贵的情感,神秘得好像希腊雕像那永恒的微笑。整个曲子的气氛是凝重的,“冷”色调的。作曲家用了不少“圣咏”式伴奏,即旋律和伴奏节奏相同。这种伴奏的形式不太常见于器乐作品,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四部合唱中占统治地位。
第二首“小步舞曲”,其也用到了很多圣咏式伴奏,但是整个曲子的气氛却稍稍活跃,乐曲开始的部分具有弹拨乐器的特征,和“前奏曲”一样,让人感到清新质朴的东方美。
第三首“月光”是德彪西最著名的小品之一,其显然是受了魏尔伦的同名诗歌的影响:“你的心灵像一副精选的风景画,画的是迷人的假面舞和贝加莫舞,弹着琉特琴翩翩起步。。。。。。”。也许诗歌中提到的“贝加莫”舞才是德彪西为组曲命名的依据。
第四首“帕斯比叶”舞曲,这是一种快速的小步舞曲。乐曲中,无论是跳跃的旋律,还是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都是弹拨乐器式的,也许是吉他,也许是琉特琴。这让我们想到西班牙莫尔人快乐中带着一丝哀怨的舞蹈。活泼,哀怨,精巧,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是这个小曲,也是整个组曲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