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衡反讽 评赵毅衡《反讽时代:形式论与文化批评》

2017-10-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反讽时代,不是犬儒时代.恰恰相反,反讽最认真:承认彼此各有是非,却不借相对主义逃遁.欲在当代取得成熟的个人性与社会性存在,反讽是唯一方式."赵毅衡如是评

   "反讽时代,不是犬儒时代。恰恰相反,反讽最认真:承认彼此各有是非,却不借相对主义逃遁。欲在当代取得成熟的个人性与社会性存在,反讽是唯一方式。"

赵毅衡如是评述当前反讽文化。

    这让我想起一件买鱼趣事。菜市小鱼摊上,老板见他女儿很久都无法算出2斤鱼该收多少钱,笑道:叫你小时候不要好好学习,你偏不听。幽默打趣,让人忍俊不禁。

    类似反讽,并不少见。饭店取名为"无饿不坐",鞋店取名为"心存鞋念",衣服店取名为"包二奶"、"衣冠勤售",时尚新牛仔裤往往有个破洞。

互联网的出现,将反讽浪潮推向更高峰,从"祥林嫂炒股"到"雷锋被各种恶搞",各种暗含反讽修辞的段子不断繁衍传播。可以说,反讽已经变得无处不在,反讽时代已经到来。

    "而要理解反讽文化,就必须从反讽的形式特征说起。"这就是《反讽时代:形式论与文化批评》的作者赵毅衡的基本思维方式,"概念再美,若不能归到形式,就无法分析、验证、操作,必是大而空。除非以空为捕获意义的诱饵,这样的过程也是反讽"。

    基于上述思维方式,《反讽时代:形式论与文化批评》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方法论问题,其目标是研究文化形式和文化规律。这也就决定了本书的两大块内容:

    第一:理论的推进。传统的反讽修辞,只局限于语言反讽,而赵毅衡从符号学角度切入,将反讽修辞从语言层面扩大到符号表意。他在此以广告中大量运用的反讽为例,说明语言一旦扩大到符号,一旦多渠道表意成了常态,各种渠道的信息很可能互相冲突,互相修正,符号反讽就得以形成。使符号文本不再局限于个别符号表意,而扩大到文化范畴,也就实现了对文化现象的解读,实现了文化反讽。

    第二:理论的应用。对原理进行梳理过后,赵毅衡通过对各大文化形态(戏剧、情景、历史)进行细致入微的考量与观察,发现在整个文化场景的表意中,都可看到反讽的各种大规模变体。站在宏观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反讽则意味着更多: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从隐喻到提喻再到转喻最后到反讽的演进。这一演进规律,存在于任何一个表意系统内,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表意形式,必定用反讽结束自身。

    赵毅衡深喑社会的发展规律,对当代符号社会发展阐明了其真知灼见。他认为:和而不同、异中求同的反讽时代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文化状态,反讽得以表达,矛盾才能妥协。妥协虽是暂时的,但一旦反讽成为文化惯例,文化就能取得动态和谐。

    想了解当前文化,了解符号学家如何洞察文化,读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