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联张小华 论清代楹联盛在江南[张小华 江西社科院]

2017-1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楹联发展至清代终于走上了繁荣的道路,南怀瑾先生曾说:"中国文化,在文学的境界上有一个演变发展的程序,大体的情形是所谓: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我认为是对联."[南怀瑾<历史人生纵横谈>,华文出版社,1993年,第18页.]"清代楹联自身也经历了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清初至清中叶的楹联虽然较明代繁荣,但作者.作品的数量还未达到蓬勃的程度,清代楹联的全盛期是在道咸至同光时期,而且这种全盛也带有鲜明的区域性.为探究这一问题,笔者曾对今传清代楹联作者作了一

楹联发展至清代终于走上了繁荣的道路,南怀瑾先生曾说:“中国文化,在文学的境界上有一个演变发展的程序,大体的情形是所谓: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我认为是对联。”[南怀瑾《历史人生纵横谈》,华文出版社,1993年,第18页。

]”清代楹联自身也经历了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清初至清中叶的楹联虽然较明代繁荣,但作者、作品的数量还未达到蓬勃的程度,清代楹联的全盛期是在道咸至同光时期,而且这种全盛也带有鲜明的区域性。为探究这一问题,笔者曾对今传清代楹联作者作了一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一结论:清代楹联盛在江南。

一  清代楹联盛在江南的地域依据

笔者考查清代楹联作者籍贯可考者268人[ 具体列表见张小华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楹联史》,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按人数从多到少排列,列表如下:

表二:清代楹联作者地域分布 省份 人数 比例 省份 人数 比例 省份 人数 比例 省份 人数 比例 江苏 63 23.

5% 江西 11 4.1% 上海 5 1.9% 甘肃 2 0.7% 湖南 42 15.

7% 河北 10 3.7% 天津 5 1.9% 湖北 2 0.7% 浙江 38 14.

2% 广东 9 3.4% 广西 4 1.5% 内蒙古 1 0.3% 安徽 15 5.

6% 贵州 7 2.6% 山西 3 1.1% 东北 5 1.9% 四川 14 5.

2% 云南 7 2.6% 北京 3 1.1% 山东 0 福建 13 4.9% 陕西 6 2.2% 河南 3 1.1% 注:为统计方便,黑龙江、吉林、辽宁、满州统称为“东北”。下同。

数据显示,清代楹联作者分布体现了鲜明的区域集中性。江苏、浙江、山东楹联作家人数占了楹联作者总人数比例的57.9%,其中江苏、浙江所占比例为51.3%。南北、东西楹联作者人数差异很大,各省份之间数字相差极大。

楹联作者排名在前的省份全部为南方省。在人数比例上,江苏、湖南、浙江三个省共143人,占总人数的46.6%,占籍贯可考人数的53.4%。其中江苏楹联作者人数占总人数的20.5%,占籍贯可考人数的23.

5%。湖南楹联作者人数占总人数的13.7%,占籍贯可考人数的15.7%,浙江楹联作者人数占总人数的12.4%,占籍贯可考人数的14.2%。因此,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清代楹联创作是南方人的创作,是南方长江流域人的创作。 进一步说,清代楹联盛在江南,江南主要指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安徽省,但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楹联作家风格的趋同性较弱,没有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

清中晚期江苏省楹联别集数量最多,占了清代中晚期楹联别集的六分之一左右,但江苏省楹联创作的整体风格特征不如湖南省那样鲜明。江苏优秀的楹联作家以范当世为代表,赵增、许棫、殷兆镛、严保庸、顾文彬、李承衔、王堃、吴大澂、何栻、顾曾烜、窦镇、李恩绶、赵曾望等。

他们的楹联创作收获颇丰,风格多样,如,严保庸楹联铸史熔经,风格凝重,有《严氏宗祠》:“率乃祖攸行,慎毋忘万石高风,一竿雅望。    为后昆作则,须记取抗书峻节,讲学真传。

”[以下楹联作品如未特别说明,皆来自于龚联寿、徐玉福、张小华在编《楹联纪事》,稿本。]《挽孙女》“泣血更椎心,噫吾老矣。    生离成死别,曰有恸乎。

”赵增楹联从平凡处落笔,情感却真挚动人,如《挽次女》“检生前针线衣裳,我肠断矣。    撇堂上翁姑父母,汝心安乎。”王堃的楹联情文相生,工而不伤于琢,巧而不涉于纤,如《陶然亭》:“一亭风月,四壁茭芦,胜景乐陶然,占住城南诗画社。

    几曲筝琶,万言词藻,雅人咸集此,有名都下道场山。”许棫的楹联字字廉悍,亦字字飞鸣,如《刘猛将军庙》:“破拐子马者此刀,史书麻札。    降旁不肯以保稼,功比蓐收。”

浙江的楹联以俞樾为代表,优秀的作家有汪鸣鸾、吴受福、陆费燮、俞樾、丁立诚、吴昌硕、朱昌燕、顾家相、徐琪、王同伯、朱祖谋、王定洋、张元济、罗振玉等。浙江的作家偏爱集字联创作,如罗振玉《集殷虚文字楹帖》、吴受福《石鼓文集字联》、王同伯《石鼓集联》、俞樾的《金刚经集字联》、《圣教序集字联》、《校官碑集字联》、《曹全碑集字联》、《绎山碑集字联》、《鲁峻碑集字联》、《樊敏碑集字联》等。

安徽的楹联创作以薛时雨为代表。薛时雨的楹联风流蕴藉。其他的作家有汪蟠春、吴汝纶、吕凤岐、吕佩芬、张开模、方濬师、张祖翼、刘声木、贺欣、李家恒、梅文昭。方濬师的楹联语意雄壮、雅中有趣,有的句奇语重,如《挽曾文正》:“衡岳云开天柱峻;    大江星陨石城寒。

”吴汝纶的楹联雅重,《为李相题程忠烈祠》:“坚城垂拔,壮士先摧,当时若失左右手。    百战论功,一言决策,如公可谓文武才。”

除此之外,其它地区的楹联作家以他们的努力共同促进了清代中晚期楹联的百花齐放。如天津梅宝璐的楹联奇兀恣肆,如《城隍庙戏台》:“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四川钟祖棻创造了长联的又一个高峰。甘肃吴可读的楹联劲拔,不落蹊径,如《挽童耕叔门生》:“百里正强年,不信君归竟先我。    两行垂老泪,非夫人恸而为谁。

”福建林昌彝的楹联浑成,如《吴氏宗祠》:“敬宗收族续箕裘,世世栽培,叶叶栽培,愿孙子履薄临深,厚德留贻,可卜紫山芝盖。    矩祖规曾绵溥泽,时时积累,事事积累,看云礽萌芽结实,崇祠照耀,长光赤水花洲。

”林则徐在楹联中寄托自己心志,体现了知识分子关心民生的情怀,作品以充实的内容见长。江西齐彦槐的楹联亦如林则徐以内容充实见长。江西江峰青的楹联“昂头天外,奇气咄咄”,如《滕王阁》:“有才人一序在上头,恨不将鹦鹉洲踢翻,黄鹤楼捶碎。

    叹沧海横流无底止,慨然思班定远投笔,终子云请缨。贵州杨调元集字联的创作丰富了集联的园地。

” 广东许祥光的楹联“以才人之笔,为仁人之言,胞与慈怀,溢于楮墨” ,如《挹秀亭》:“酷暑此中消,但期林下清风,常盈我袖。    凉云随处荫,安得人间喜雨,遍记吾亭。

”广东何又雄楹联妙中有味,如《教官学署》:“敢云棫朴菁莪化;    不过芝麻绿豆官。”台湾陈维英的楹联恬淡闲适,如《太古巢》:“尝观城市富豪家,篑山沼水,笼鸟盆鱼,纵繁华整饬,究无活泼泼机,似雅而俗。

    幸得林泉幽僻地,屏嶂襟江,茵花幄树,只潦草安排,使成坦荡荡境,宜酒与诗。”河北张之洞 的楹联手笔大,气魄沉雄,如《两湖总督署大堂》:“西通巴蜀,南控荆襄,中有九江合流,形胜无双,楚尾吴头一都会。    内修政治,外诘兵戎,兼司四裔交涉,师资不远,林前胡后两文忠。”

二 清代楹联盛在江南的原因分析

清代楹联为什么盛在江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楹联盛在江南,与江南醇厚的学风、文风分不开。宋代以来,中国经济、文化和教育重心南移,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教育的发达使文人雅士致力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他们从事着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酬唱联题、文会诗会,结社成派、拜师授徒,这些活动使江浙一带文风鼎盛,出现“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之说。

这种现象可从江南进士中额情况得到佐证。“从省份来说,江苏、浙江两省进士人数最多,分别占全国的10.9%、10.5%,合计占全国总数的21.

3%,比1/5还要多,即每100名进士中,出自江南地区的就有21个人。”[李润强《清代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1,第66页。]笔者试着对可考的清代楹联作者的科第情况作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江苏籍作者63人,其中进士14人,占22.

2%,浙江籍作者38人,其中进士12人,占31.6%。[各省楹联作者科第数据见张小华博士论文《中国楹联史》,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因此,笔者认为,在清代楹联作者中,江浙人数量高于其他地区是其进士数量高于其他地区的必然结果。

其次,楹联盛在江南,与清代江南书法鼎盛密切相关。楹联亦是书法的艺术,书法家将楹联书之于楹柱,促进了楹联的传播、保存。就楹联而言,联语文本是内容,书法是形式。就书法而言,楹联是形式,是书法作者书风、气魄、骨力的载体。书法作者为了使其书法作品流布,常借助于人们喜闻乐见的楹联载体形式。

清代书法家绝大部分分布在江南,情况如下:[参考汪小洋《历代书家地域分布思考》,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5、3,第44页。]

表四:清代书法家地域分布 省份 人数 省份 人数 省份 人数 省份 人数 省份 人数 省份 人数 江苏 39 上海 6 湖南 5 江西 2 湖北 2 贵州 1 浙江 28 福建 6 广东 3 四川  2 甘肃 1 云南 1 安徽 8 山东 5 河南 3 北京 2 东北 1  

江苏省排名第一,浙江省位居第二,占书法家总人数的58.3%。在楹联作者排名中,江苏省第一、湖南省第二、浙江省第三。再看其它数据,安徽省、福建省、湖南省书法家位置排名分别为第三、第四、第五,这三个省楹联作者排名分别为第五、第四、第二。书法排名与楹联作者排名顺序亦呈现出正比例关系。

第三,楹联盛在江南,与江南园林艺术的发达有关。清代是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巅峰时期,文学与书法成了园林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江南所建园林处处有诗情画意。在江南深厚的文化氛围中,人们为了满足家居生活的需要,大量建造以山水为骨干,楼、阁、榭、亭、台、厅、堂、斋、廊、舫、馆、轩、桥为主要建筑的宅园,满足日常宴客、聚会、游息、居住等需要。

这种习尚风气造就了江南园林的发达。杭州、南京、苏州、扬州等地古典园林融传统建筑、文学、书法艺术以及叠山理水、花木栽培技术于一炉,是自然美和艺术美高度统一的典范。园林中处处可见的楹联是沟通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桥梁,是园林富有诗情画意点睛之笔。

三  余论

清代中晚期,楹联已成为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传媒形式,楹联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楹联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楹联创作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楹联的作品量迅速增加,据笔者统计,清中晚期别集的数量是前一期的三倍[见张小华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楹联史》,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第四章第一节《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统计分析》。]。

创作队伍的扩大、作品的丰富为流派的出现带来了可能。文学流派的命名有很多种,如,以代表作家命名、以产生时代命名、以地域命名、以总集命名、以社团命名、以社会阶层命名、以题材命名、以风格命名。楹联发展清中晚期,也渐渐形成了流派。

陈方镛《楹联新话》说:“诗有宗派,联语亦何独不然。从前如湘乡曾氏、德清俞氏,魄力雄厚,格调纯正,固足为士林楷模。至慰农先生,蕴藉风流,专以神韵取胜。流派虽别,其饷我后学,真如太羹醇醪,醰醰有味。

”[[清]陈方镛《楹联新话》,龚联寿主编《联话丛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743页。]此处陈方镛以风格为标准推出某种风格的代表,但笔者认为,清代中晚期的楹联流派并没有产生真正的盟主,没有明确的理论主张,或者自觉宗尚某种风格,只是相近地域的人因为地缘、业缘的关系相互影响而带有一种趋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