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诚汉夫人 信守人生哲理 王诚汉上将“精神富翁”幸福永远
王诚汉(1917年—2009年):红安县二程镇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土地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曾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一旅一团团长,华东军区第一纵队独立师一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十三纵队三十七旅旅长,第十八兵团六十一军一八一师师长,川北军区遂宁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年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委员。
见到记者如见亲人
点开家乡的图片,将军的笑意更浓
“你们是湖北老家来的记者吧?首长在家里等你们呢!”4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香山路的中国军事科学院,在王诚汉将军家的大门口,将军的秘书迎了上来。在秘书带领下,记者经过警卫把守的铁门,走进种满鲜花绿树的院子,这里有将军住的小楼。
宽敞的客厅里,铺着厚厚的地毯,将军和他的夫人黄丽文女士十分热情。他们带着慈祥的面容,纯真的微笑,当记者握住将军那宽厚而有力的手掌时,很难想象出,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就是当年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虎将。
“来,喝茶。你们远道而来,一定口渴了。”当勤务员端上茶水时,将军和夫人热情地招呼记者:“这可是用玉泉山上的水冲泡的,当年是皇帝喝的水呢!”
听说记者此前已去了将军的家乡采访,将军微笑着说:“谢谢,太辛苦你们了!”当记者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点开在将军家乡所拍的图片时,将军的笑意更浓了,他用手指着其中的一张照片脱口而出:“这是门前塘……”将军的思绪立即回到数千里之外的家乡。
乡亲疾苦放在心上
“一拧开水龙头就想到将军”
记者在王诚汉将军家乡的采访,是从艰难跋涉那20余公里的乡村土路开始的。3月31日上午10时许,采访车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山道上,一路颠簸着向二程镇王家大湾进发。因路况较差,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下车步行。为记者带路的镇干部说,幸好是晴天,如果碰上下雨,小车根本开不进来。
王家大湾位于红安县城西南,村子不大,有27户人家。“王将军的家与我家差不多!”听说记者来将军故里采访,该村60岁的村民王章勇站在自家门口,指着自己的土墙壁笑着说道。在他的印象中,将军对家乡特别有感情,曾先后几次回家乡探望。1992年,王诚汉回家乡时,从北京带了许多土特产,然后去村里的每家每户拜访,还和乡亲们合影留念,这让乡亲们非常感动。
“将军还帮我舂过米呢!”51岁的农妇胡水珍对将军也是记忆犹新。一天中午,胡水珍正在家门前舂米,散步至此的将军看到后兴致勃勃地走上来说:“来,让我试试,有好多年没摸过它了。”看到已经75岁、白发苍苍的将军,一上一下熟练地踩着石碓,胡水珍激动不已。
在她的印象中,将军一直关注着乡亲们的生活。“村里当初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电,主要是将军的功劳。”
不过将军最关心的还是村民的吃水问题,每次回家都要询问。当看到已成一潭肮脏死水的门前塘时,将军就痛心不已。就是在这口塘中,将军幼年曾在塘中捉鱼、游泳,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那时的塘水清澈见底,喝一口,清甜爽口。可现在,水塘就连洗手都不行了,如何能洗菜、饮用呢?于是,门前塘成了将军的一块心病。
1996年将军再次回乡时,看到胡水珍家有口水井,他连忙上前亲手打上一小桶水,洗洗手,然后用手掬一捧水,一口喝下后说:“嗯,水质不错,很干净,还带点甜味。”继而他又自言自语地说:“光一家人有水吃还不行,要全村人都能吃上干净的水。
”他几次找当地政府领导,请他们设法尽快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他自己更是慷慨解囊。不久,一座抽水水塔在村东南的山坡上建起,如今,王家大湾与相邻的胡家田近300村民都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一拧开水龙头,我们就想到将军。”胡水珍说。
有时几乎“不近人情”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是他亲侄子”
对村民生活关心的同时,将军还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当地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将军离休后,每次回家乡红安,或红安的乡亲去北京看他,将军都会把自己知道的外地经济建设的先进经验介绍给家乡人,并结合红安的实际情况,谈一些引导农民致富的看法。将军常说:“只有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们这些幸存下来的老战士心里才会踏实,否则,我们会坐不安稳、睡不安神的。”
对家乡建设十分关心,但将军对自己的子女和亲戚却要求很严。51岁的村民王建文告诉记者,有一年,将军带着儿女回乡,专门带他们下田分秧、插秧、车水,让他们体验农民的辛苦。将军对子女和亲戚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们别想靠我的关系去走‘后门’,要学会凭自己的本事生活。
”将军的两个侄孙要当兵,他坚决不帮他们走“后门”。村里的王大华老人,论辈分是将军的叔叔,将军平时对他很尊重。1992年,王大华的儿子想当兵,但不够条件,求将军帮忙,被将军婉言拒绝。有一天,怒气冲冲的王大华老人身穿破棉衣、腰扎草绳来到将军北京的家中,一进门就嚷:“你总是帮别人,对自己的兄弟却不闻不问。”王将军见状只得好言安慰。
将军从来不徇私情,有时几乎“不近人情”,对这一点,将军的亲侄子王文卓体会更深。现为红安县财政局退休干部的王文卓,1970年入伍时,就在王诚汉任司令员的成都军区当兵。然而,他在部队从普通士兵成为副营职干部整整16年,伯父没有为他“说过一句话”。“许多部队领导都不知道我是王诚汉的亲侄子!”王文卓说。
革命虎将九死一生
“别管我,把药品留给重伤员”
1917年12月23日,王诚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家人节衣缩食,将他送入本湾的私塾读书,但王诚汉12岁那年,父亲因患肺病去世,家中欠下许多债务,他再也不能读书了。为挣钱还债,他在乡亲的介绍下,来到河口镇(今属大悟县)一家杂货铺当了一名学徒。这期间,他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为经常饿肚子而营养不良,相继染病身亡。穷苦人的多灾多难使他早早成熟起来。
王诚汉13岁那年,红一军副军长兼红一师师长徐向前率部开进了河口镇,“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当这首《红军军歌》响彻城镇的大街小巷和偏远的农村时,王诚汉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因为那首歌唱出了他的心里话。于是,没有经过任何人动员,王诚汉自愿参加了红军,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
王诚汉第一次参加战斗是在1931年夏天,那时,他所在的河口独立营向反动民团发动进攻。战斗打响后,他跟着战友向敌人冲去,并扭住一个肥头大耳的家伙不放。尽管与对方力量悬殊,但他的气势完全压倒了对方,最后,在战友的协助下,他终于擒住了敌人,受到了领导的表扬。这一仗,极大地鼓舞了他的革命斗志。
在1935年10月1日打响的劳山战役中,王诚汉第一次立功受奖。那时,他已是红75师225团4连连长,战斗中,他率领全连指战员英勇战斗,歼敌100余人,击毙敌营长,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他受到军团的特别物质奖励,奖品是一支20响的驳壳枪和一双胶皮底的布鞋。
1935年11月21日,在毛泽东同志亲自指挥的直罗镇战役中,王诚汉率部突击,他先是左手负伤,后在追歼逃敌时,左腿股主动脉被子弹穿过,血流如注。战役结束后,他被转到红军医院疗伤。当时,他腿部伤口感染很厉害,必须进行手术割腐和药物处理,因为当时麻醉药物奇缺,他说:“别管我,把药品留给重伤员。
”他找来一根木棍咬在嘴里,接受那钻心刺骨的疼痛。手术后,医务人员用白布裹着枪捅条,沾上白酒,塞进他腿部的伤洞里消毒,他疼得汗水直淌,把医务人员感动得眼泪直流,他们赞扬他是所见过的最坚强的战士之一。
几个月后,王诚汉左腿的伤基本痊愈,但从此左腿比右腿萎缩了几厘米,以致于此后他左脚的鞋里总要多垫几双厚鞋垫,即便如此,走路还是能看出来两腿不平衡。1936年6月,他在红军大学学习结束时,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命令,任命他为红军第30军第262团团长。
这以后,王诚汉一直是在征战中度过,他的人生履历也在枪林弹雨中越来越丰富:1944年7月,当皮定均将军率部挺进豫西时,王诚汉担任豫西支队35团团长,成为皮定均手下的虎将,被称为“皮旅王团”,35团也被称为“老虎团”。
1946年中原突围时,王诚汉是皮旅1团团长,奉命率团掩护全旅强越大牛山。中原突围后,皮旅改称华东军区1纵独立师,王诚汉担任1团团长兼政委。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王诚汉率团抢占285高地,断敌74师退路,打退敌军数十次反扑,有效保证了对敌人这个“王牌师”的全歼。
1948年独立师改编为华北野战军13纵37旅,王诚汉出任旅长。1949年,37旅改编为61军181师,王诚汉任师长,指挥咸阳阻击战,重创“马家军”,受到彭德怀的称赞。1951年,181师调归60军建制,他率师入朝鲜作战。在朝鲜,他升任60军副军长……
人生感悟泽惠后人
“再有钱也不能一张嘴吃5碗饭”
王诚汉将军今年已88岁高龄,离休后,他的生活平静而有规律,脸上时常闪现着具有强烈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微笑。老人一生信守高尚的人生哲理。在他书房里,老人那幅自写的“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借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的墨迹,表现出了他对生命有着独特的人生感悟。
问及老人的日常生活,将军的夫人黄女士说:“将军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晨6时30分起床,然后去公园散步1小时左右。早饭后,写1个小时的字,然后看报40分钟。中饭后,午休1个小时,下午再散步1个小时。不过,将军由于腿伤的原因,不能长时间行走,累了我们就用轮椅推他。
”黄女士接着还颇为自豪地说:“将军的身体这么好,全是我的功劳,我本来就是医生嘛。你看,我给他专门制定的‘食谱’:每天1杯牛奶 1个鸡蛋 1粒钙片 1粒维生素E。将军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最喜欢吃红烧肉。”
夫人讲话时,将军一直微笑着聆听。“名利、金钱都是身外之物,我经常教育儿女们,现在物质生活条件这么好,没必要挣太多的钱,再有钱也不能一人睡两张床,一双眼睛看3个电视,一张嘴吃5碗饭。人这一生,精神世界一定要丰富、充实,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是没有幸福可言的,世间唯有挚爱、亲情才是永恒的,才是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将军说。
采访结束,记者向将军告辞,将军似乎对来自家乡的人非常留恋,连说:“再多坐会儿吧!”记者离开时,将军和夫人坚持送我们出门,并微笑着向我们挥手,将军说:“祝你们工作顺利,一路顺风!”深受感染的记者按下快门,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眼前这珍贵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