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壁作品欣赏 2014名家书画精品拍卖会黄君璧等作品欣赏
[摘要]本次2014年精品书画拍卖会上,不乏民国大家画作。其中黄君璧可谓国画研究会成员中集大成者,亦是他们现今市场行情最好的一位。最后让我们在赏画的同时,一起感受民国年间,岭南画坛的大家风范。
“国画研究会”的名字,在今天不少读者眼中相当陌生。然而,在80多年前,它却是岭南地区声势最大的美术社团,它的分会遍布省港各地,主要成员是赵浩公、黄般若、邓芬、黄君璧等,鼎盛时期会员达数百人之多,就连著名画家黄宾虹也曾在列。国画研究会与岭南画派长达十余年的争鸣、对峙、交融,为中国近现代画史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传奇。
20世纪初,广东画坛的确有些波澜不惊,黄般若有记:“民国初年,广州的画风,盛行着两派,一派是上海派,如任伯年、朱梦庐、钱惠安等;一派是河南派,居古泉、伍彝庄等,河南派因画家们都居于广州对岸的河南故名,这两派雄踞广东,学画者多以这两派为宗师,不知何者为奚、黄、汤、戴,更不知何者为四王吴恽,唐宋绘画更无论矣!
所摹所作,导致画风日益不振,毫无生气。”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一批坚守传统绘画的岭南画家,将中国历代绘画的成业,简练揣摩,从而形成了近代岭南绘画史上一个独有的美术群体──广东国画研究会。
他们以复兴中国画为目的,以弘扬传统来启发新意。在岭南这片土地上,国画研究会很快的击败了上海派和河南派,革新了岭南画坛的新风貌。
江山代有人才出,就在国画研究会以为能独占岭南画坛时,一个以“折衷中西”为宗旨的画派悄然崛起,当时普遍称其为“新派”或“折衷派”,如今称其为“岭南画派”。岭南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他们提出以日本画介入来革新中国画的论题,反对继续临习“陈旧的”古人书画。对此,国画研究会诸多画人嗤之以鼻,并于20年代始与二高一陈及其弟子进行画学思想和意识的论争。
大规模一次论战大致在二十年代后期。1926年,岭南派先锋画将方人定在广州的《国民新闻》、《国花》等报刊发表《新国画与旧国画》一文,主张改革旧国画,引起论战,而国画研究会方面的代表则为黄般若。其时方、黄均年少气盛,各以己方元老为依托,在广东的《国民新闻》上著文论战,壁垒森严,两不相下,时人称之曰“方黄之争”。
他们争论的焦点集中于:岭南画派攻击国画研究会“全事模仿,埋没性灵”,国画研究会则讥其“剽窃西洋画皮毛”,学习日本画乃逆势而行,且格调不高。双方因争论而“顿划鸿沟”,形成了自己的阵营,在近代岭南画坛上成为两大堡垒,相得益彰。
30年代,中日战争爆发,广州沦陷。盛极一时的国画研究会,竟无声无息地退出历史舞台,这与他们抱残守缺,以遗老自居,沉湎在风花雪月的传统题材中不无关系。然而,同一时期的岭南画派,却用自己的画笔抒写民生疾苦,题材和技法都不断取得突破。
在此后很长时间,由于“岭南画派”受到政府肯定,这一称谓也渐渐被视为广东画坛的代名词,一些国画研究会的老会员则对自己过去的身份三缄其口,致使这一重要的艺术群体在岁月中蒙尘。总的来说,在民国那个特定的环境下,国画研究会的成员在发扬国粹、弘扬传统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因为有他们和岭南画派的思想碰撞,近代的岭南画坛才如此的多姿多彩。
本次2014年精品书画拍卖会上,不乏民国大家画作。其中黄君璧可谓国画研究会成员中集大成者,亦是他们现今市场行情最好的一位。最后让我们在赏画的同时,一起感受下民国年间,岭南画坛的大家风范。
款识: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丙午冬日画于白云堂,黄君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