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丹道 性命双修话禅道——论禅宗对两宋以来丹道的重大影响连载之一(陈全林)
两宋之际,在禅宗是衰落时期,对于丹道和儒学恰是转身、变革和繁荣时期,儒学吸收了禅宗思想,变革为宋明理学,而丹道吸收了禅宗思想,发展成为既继承了魏伯阳、钟吕丹法的精华,又大量吸收了儒学、佛学,尤其是禅学精华的"性命双修"的丹道的学术思想和修炼法门体系,划时代的代表著作就是北宋张伯端紫阳真人的《悟真篇》。
本文从十个方面详细论证禅宗思想,特别是"明心见性,究竟圆通"的达摩、六祖一脉禅学对丹道"性命双修"思想完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当代修道者的重要启示,至少在影响一千余年的《悟真篇》思想和修法体系,"明心见性、究竟空寂"是神仙丹道的归宿,丹法自然地归到广义的佛法体系,完成对自身学术思想和修证境界的升华。
以丹道为入手,以佛禅为归宿,性命双修,究竟圆通,此乃南宗丹法之宗风。
关于丹道与禅宗相互影响的研究,要深入到内核,不仅需要梳理经典文献,还需要得到禅道门中明师的指点,最好自己能实修体验,并参考同时代禅道实修者的成就来发掘古典文献的精华,以期破解某些文献难题,也容易把握禅、道本质。
可谓"新双证法",经典作证,并以自身修习和当代人的实证作证。禅、道话题,本来难论,如果作者不是禅、道门中人,仅从文字层面,很难立论,或论而不精。高令印先生所著《禅宗通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谈到"中国禅教儒道融会禅学"一章,压根就没有提到禅宗对两宋丹道家的影响。
高先生只谈了禅宗对宋明儒学的影响。共51页、占全书十分之一的文字里竟然没有论及"禅与道"的关系。
近代哲学名家李石岑在《中国哲学十讲》里讲到禅宗时,也没有提及禅与丹道;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名著中不提"丹道与禅宗",讲到了禅宗,压根不提丹道。当代著名丹道学者胡孚琛教授的《道学通论》里也没有就"禅与道"做深刻的论述,倒是在《丹道法诀十二讲·开悟禅定第九讲》里胡先生讲到了禅与道,融合了对禅修、禅宗、密宗、丹道的综合之论。
阅读不无启示,却难开示本性,缺乏禅悟证量故。
丹道思想是中国哲学精华之高度凝练和高度综合,自张伯端著《悟真篇》以来,丹道成了融合儒释道易经、中医、数术等的集大成者,包含着极其深邃的人生观、宇宙观,有着切实可行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思想界不应该忽视对丹道思想的研究。
张广保的《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里有《后期江南全真道性命双修心性论》及《明心见性与性命双修》两章,这是我读到的比较全面论述"明心见性与丹道"的文章,不乏资料价值与研究的开拓意义,惜乎未得真诠,议论有如隔靴搔痒。
或许学者读之有味,而丹士读之少趣。比如他认为"禅宗的所谓解脱(解粘去缚)只能局限于精神世界,是一种典型的心灵解放。
"此言与禅的"透脱法身、迥超三界"毫不沾边,所谓"心灵解放"其实还在意识层面,而禅的法身透脱,也能三身成就,并拥有遍法界的自在和智慧。法身透脱,顿见本性,迥超三界,究竟空寂,此等境界,学者之情量、智量、识量难测也。
何况张广保之研究禅学,多得益于日本铃木大拙之禅学思想。站在中国禅宗的本质而言,铃木大拙之禅学,仅是祖师禅的皮毛,甚至错解祖心,连"知解宗徒"的境界都不够,不足为范式,岂可为典论。
我阅读的很多讲国学的著作中,唯南怀瑾先生的《中国道教史略》、《禅宗与道家》、《禅海蠡测》诸书里讲到禅宗与丹道,议论精到,把握本质,读来颇多启发,多处提及紫阳之于禅宗、禅宗之与紫阳。惜乎多是泛论,未能详尽展开。
笔者二十余年,浸心禅宗与丹道,曾出入山林、寺院、道观,寻真访道,并对所学实修,略有体悟。在著文前一周,笔者刚从陕西终南山访道回来,于黄龙洞参访止俗禅师,于楼观台参访任法融道长,恰似参研"禅、道"合一之道。本人立论,除了从经典的角度探索,作为依据,大多从传承、继承及实修、实用的角度立论,论述方式与结论,或许不为学者见重,不为学人认可,却于实修多有裨益。
一、张紫阳其人
本论中心是张紫阳及其《悟真篇》,关于张紫阳生平的考证,目前我见到的最详尽的资料是由董沛文先生主编、周全彬与盛克琦先生编校的《悟真抉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此书收录了自南宋至清末注疏《悟真篇》的名著十四种,有很多相关的附录文献。
周先生在数万言的《前言》里对张紫阳的生平做了资料的总汇与大致的勾勒,对《悟真篇》历代研究文献以及《悟真篇》丹法的师承、流传做了概述。惜乎周先生和王沐、张振国等当代注解《悟真篇》的学者一样,忽视了对张紫阳禅学思想的梳理,以及禅学对张紫阳南宗丹法的重大影响。
这正是本文所要完成的。即便是笔者,在2004年出版《悟真篇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虽在行文里关注到禅学思想对南宗丹法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注译《悟真篇》时也忽视了对《悟真篇·外集·禅宗歌颂杂言》的诠释,其实这是《悟真篇》体系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也是南宗丹法"性命双修"最关键的法诀,涉及终极的成就。
近代以来,很多研究道学者忽视了《悟真篇·外集》。笔者自2011年夏访道浙江桐柏宫,这是全国唯一在紫阳故里修建的宫观,礼拜之时,参访之际,心有感悟,结合当代修道者轻忽明心见性之禅道的现状,发心专门就"南宗丹法之于禅宗明心见性的重要性",做些论述。
其后我写了不少文章,放之网络,引起了部分好道者的关注,赞者有之,毁者有之,始知很多道友并不看重张紫阳禅学思想以及禅宗见地对修炼丹道的重要价值。
当前很多修道者陷入盲修和迷信,神神道道,认幻为真,正在于不能明心见性,堪破幻象,直达本源也。后面十方面的论述,环环相扣,层层解析,莫以文字禅看过。先介绍张伯端其人。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北宋天台人。生于宋太宗兴国七年,卒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字平叔,号紫阳,于成都得刘海蟾真人道脉后,海蟾为之更名"张用成",取"大道以用而成"、"经世致用,然后大成"之意,此"用",既包括道术之妙用如丹法之修炼,也包括儒家经世致用之思想。
紫阳先生,得法实修,道成而后,著《悟真篇》,世人亦称他为"悟真先生";因其道成,被尊为"紫阳真人"。紫阳先生于《悟真篇·自序》自述:"仆幼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
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白金黑锡,坎男离女,能成金液还丹,终不言真铅真汞,是何物色,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
加以后世迷徒,恣其臆说,将先圣典教,妄行笺注,乖讹万状。不唯紊乱仙经,抑亦惑误后学。"紫阳先生从少年时代,博览群书,通读三教经典、各种方术及经世之学,于中尤喜欢丹道神仙之术,因未得真传,读不懂那些丹经《阴符经》、《古文龙虎经》、《破迷证道歌》、《阴长生还丹诗》、《参同契》、《抱朴子·论仙》、《大还丹金虎白龙论》(选宋前丹道书目之"经、歌、诗、契、论"聊以说明而已)诸多经典里的微妙道理,不知道如何下手实修。
紫阳写到:"仆以至人未遇,口诀难逢,遂至寝食不安,精神疲悴。虽询求遍于海岳,请益尽于贤愚,皆莫能通晓真宗,开照心腑。
"紫阳前后访道数十年,"后至熙宁二年(1069)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丹经,若合符契。"这是紫阳真人的得法过程,据说这位"真人"就是五代时成名的仙道人物刘海蟾。这年紫阳真人86岁,而刘海蟾,至少二百岁了。
张伯端曾中进士,在天台做了一个"刀笔吏",掌管政府文案,后因"火焚文书案"而谪戍岭南(兵籍,如《水浒传》所写的"发配从军"),在岭南得遇当时镇守广西桂林的老乡陆诜,即上面紫阳所言"龙图陆公",龙图是宋代官名。
宋真宗时建"龙图阁",收藏宋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图画、祥瑞之物等。景德元年(1004)置龙图阁侍制。景德四年,置龙图阁学士,为加官,是一种虚衔,用以加文学之士,备顾问,与论议,示尊宠。陆诜文武双全,为龙图阁学士。
陆诜于治平年间因平定广西瑶民叛乱,立下军功,随后做了成都知府,张伯端随之来到成都,修仙志坚,在青城寻仙访道,终得真人垂青,为之传授道要。紫阳道成,虑正道之不传,忧邪说之惑世,遂著《悟真篇》,传道天下。
陆诜来成都之前曾到当时的知延州(今延安市)作知府,张伯端亦追随之到陕北。张伯端在陕西很多地方修道,今陕西的"紫阳县"就因张紫阳于此修仙而名。陆诜一生多有军功,不论是镇守桂林,还是任知延安,都与军事有关。
张伯端此间一直是他的幕僚。伯端自称"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他懂得兵法。北宋多边患,而文人多精通兵法,范仲淹、苏东坡皆懂军备。范仲淹与张伯端同时,也精于丹道,《永乐大典》里说范仲淹"知开封府,决事如神。
京邑肃然称治,都下谣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有丹诀传世,其子范纯仁还修持到能出神的地步,并以出神的神通帮助范仲淹侦查敌情。《永乐大典·出神》中有记载;而苏东坡亦喜欢仙道、养生,多和方外道人交往;稍晚的陆游,也多与仙道人士交游。
同时代的张伯端作为儒生,喜欢军事,喜欢仙道,也是那个时代的潮流。北宋初年受宋太祖、宋太宗敬重的名道陈抟,就是谙熟兵法、修成仙道的人物,当时许多文人、重臣如宋琦、张咏,皆与陈抟交厚。
此风尚在冥冥中影响了宋代文人的内在求仙情怀。我们猜想张伯端在陆诜的军事行动中出过力,只是正史没有记载。张伯端与宋儒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本是儒生,入仕为官,而他生于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大儒群生于一代"的伟大时代,邵雍、司马光、伊川二程、王安石、苏东坡、范仲淹、欧阳修、张载,群星灿烂,皆与张伯端同时同代,而他的恩公、好友陆诜是宋带"新儒学"之"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岳父,陆诜的儿子陆师闵是《悟真篇》的传人之一,陆诜一生受道家思想影响,他的思想乃至《悟真篇》的思想是否影响过周敦颐的"主静说"等,不得而知。
周敦颐受到陈抟思想的影响,据史料记载,五代及宋初,陈抟、刘海蟾、吕洞宾相聚隐居于华山,张伯端自言"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西华就是华山,陈抟著有《指玄篇》。或许有冥冥之中的影响。
这里提一下张伯端的"火焚文书案",在张伯端的生平里这是巨大的转折点,他之遭贬岭南、得遇陆诜、随陆诜辗转成都、于成都得遇真人传法,一切的一切都与这次案子有关。在紫阳真人所著《青华秘文》写到:"张子野人,身披百衲。自成都归于故山,筑室于山青水绿之中。万物罄然,而怡怡然若有所得。客传于市曰:‘遭贬张平叔,归于山矣。’"所言"遭贬",指张紫阳当年的"火焚文书案"。案由如斯:
据《临海县志》记载:张伯端"性嗜鱼,在官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嗜鱼戏匿之梁间。平叔疑其婢所窃,归扑其婢,婢自经死。一日,虫自梁间下,验之,鱼烂虫出也。平叔乃喟然叹曰:‘积牍盈箱,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
’因赋诗曰:‘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衍。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赋毕,纵火将所署案卷悉焚之,因按‘火烧文书律’遣戍。"
这段公案的真伪不好评论,古人如是记载,我等如是读。
张伯端和北宗大哲程颐、程颢、司马光、张载、高道王文卿、高僧雪窦重显禅师生于同一个时代,正是北宋文采风流、哲学升华、文化繁荣、大师辈出的伟大时代,张伯端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名垂千古,有如天星。经过唐朝、五代禅宗文化的洗礼,而禅宗进入北宋,已见衰势,而儒学和丹道,方兴未艾,大成气象。
这时期诞生了很多名留千古、影响百代的文化巨人、思想大师,张伯端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他以丹道出名,但他在《悟真篇》里倡导"三教合一"之说,影响巨大,他不仅是倡导者,也是实践者。
《悟真篇序》里说:"教虽分三,道乃归一。"《悟真篇》是三教文化精华的高度凝结。张伯端在那个时代,是一位心胸开阔、眼界广阔的思想家,而不像程氏弟兄等,外儒学而内佛老,且极力批判佛老。
元丰五年,张伯端九十九岁,坐化于故乡百步岭,留《尸解颂》云:"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弟子将其肉身火化,得大如芡实的舍利子千百粒,色皆绀碧,古称"舍利耀金姿"。留下辞世颂,烧出舍利子,典型的禅家宗风,但他毕竟是道门真人。
2011年、2012年笔者两次访道紫阳故里、桐柏宫,两次路过百步岭凭吊紫阳真人,百步岭下是有"仙人村",村名来自紫阳真人于此羽化。道书记载,紫阳羽化七年后,其弟子刘奉真于王屋山遇见了紫阳真人,事载《山西通志》,文曰:"(紫阳)转徙秦陇,久之,访扶风马处厚默(马默,字子厚)于河东,乃著《悟真篇》,授处厚曰:‘平生所学,尽在是矣。
愿公流布此书,当有因书而会意者。
’元丰五年夏,尸解而去,住世凡九十九岁。弟子火烧化,得所谓耀金姿者千百粒,大如芡实,色皆绀碧。后七年,刘奉真遇紫阳于王屋山,留诗而去。"据说这首诗就是有名的《赠白龙洞刘道人歌》;《临海县志》记载:"后械至百步溪,天炎,沿溪中,遂仙去。
至淳熙中,其家人早起,忽有一道人进门,坐中堂,叩其家事历历,随出门去。人以平叔归云。百步岭旧有紫阳真人祠,匾云:紫阳神化处。今废。"从记述看,紫阳真人在他辞世后的一百年即南宋淳熙(1174——1189年)中,来到了他的后代的家里,显现真身,当地人知道"平叔归",立祠纪念。
紫阳羽化一百多年又显现真身,给其五传弟子白玉蟾传授了《金丹四百字》,在《金丹四百字序》里说:"今因马自然去,讲此数语,汝(白玉蟾)其味之。
"这些神化显现,世间学者看作虚妄,不以为意。如果从修道成就的角度看,恰是真人"死而不亡,真神自在。隐现随心,色空无碍。
聚则成形,散则成炁。出有入无,洞然无极"的成就,更是仙家之妙用。真耶?妄耶?治学者视为虚诞,力辟其妄;信道实修者以为真实,立为楷模。笔者奉道多年,信之为真。故立论有别于学者也。离开实修之成就而议论丹道、禅学,堕入文字游戏和理论阐述,总有不得其妙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