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茂可以说是校园民谣的创始人
那时候我们青春得发涩,那时候总有白衣飘飘的女孩,那时候草坪就是音乐的舞台,那时候一把吉他就是天下……
从1994年黄小茂第一次在他的企划文案里写下“校园民谣”这四个字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10年,似乎只是一回首的刹那,10年,我们的容貌变了,心情变了,生活变了,但是“校园民谣”总会让我记起那段日子,那段青春飞扬的日子,那时的骄傲,那时的梦想,还有那时天天跑到8楼只为看夕阳的浪漫……
那时的我们总有莫名的悲伤,也许是对青春的迷惑,也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思绪。“校园民谣”总会让那种酸楚的感觉不由自主地扩散,一直到眼中流出咸咸的晶莹的液体,那时候的苦痛,也许只有那时候才会懂,正如歌中所唱———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倦而不后悔……为了向校园民谣致敬,第八大道采访了这些一直致力于校园民谣幕前、幕后的英雄们,同庆校园民谣十周年。
黄小茂可以说是“校园民谣”的鼻祖人物,当初只因为听到了一首对他触动很大的《青春》,就想为即将逝去的青春做个纪念,于是和老狼、高晓松一起打造了《校园民谣1》,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在内地掀起了“民谣风”。现在他是华纳唱片副总兼运营总监。
记者:作为中国内地校园民谣的鼻祖人物,你能对校园民谣下个定义吗?
黄小茂:我觉得校园民谣的定义就是为青春留下一个记忆,留下一份纪念。因为每个人都有过校园生活,这也是我当初发起做校园民谣的初衷。
记者:校园民谣已经发展十年了,这十年里你是坚持做此类唱片,还是转型了?
黄小茂:校园民谣是我做的第一张唱片。但这并不代表我一辈子都只做这一个类型的唱片。我做完第一张唱片后也有做其他的唱片,有五六年的时间我在凤凰卫视为《音乐无限》这个节目是做音乐总监。
记者:能说说你投入感情最多,最深的是哪一首歌?
黄小茂:在这张民谣专辑里,每一首歌都是我做出来的,所以我对每一首歌都是有感情的。但是对《青春》的感情是最深,最特殊的。
记者:为什么呢?
黄小茂:因为《青春》是使我想做这张唱片的最大动力。我是在30岁生日的时候听到那首《青春》的,感触很深,因为人在我那个年龄的时候,都会感觉青春将流逝,所以听到那首歌感觉触动好大,觉得应该做一张专辑给像我这样青春将要流逝的人们去听,也算是对青春的一个纪念。
记者:校园民谣历经十年,依然有人热爱着它的原因是什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黄小茂:首先校园民谣对年青人确实有一种影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总会有这样年龄段的人,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如果说十年后还有你们这样的媒体对校园民谣这种音乐做回放,我想就还有它当时存在的意义。
记者:你认为谁是中国校园民谣教父?
黄小茂:如果说我是校园民谣的教父级人物,我觉得太过分了,大家都是做音乐,没有什么教父之说。
记者:能说说校园民谣这十年的进展,以及校园民谣的未来?
黄小茂:我们当时做校园民谣,是因为我们当时有那样的条件把它做出来。我认为校园民谣是多种多样的,不会拘泥在具体的某一种形式上,以前我们可能只用吉他这种简单的形式表现它,但现在会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和元素在里面,总之校园民谣体现的就是青春的意义。
记者:这十年里,中国内地的音乐发展是怎样的?
黄小茂:中国内地不管是流行音乐也好,民谣音乐也好,发展无非就是一二十年。我觉得对于一张唱片或者是一个类型的音乐来讲,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时代感,是时代在变,由一种主流来决定,但是我相信校园民谣在学校,在那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心中都会有它的一席之地,永远不会过时。
只是也许它表现的方式不一样了,像现在的学生可能都在唱周杰伦的歌,被称为校园RB;在我们那个年代校园的东西那是以民谣的形式出现的,那时我们被称为草坪乐队;更早一点可能还有其他的形式。
无论现在流行的RB,还是民谣,都是在体现校园的东西,反正这是一个时代的流行,校园民谣不是一个普遍的东西,它是一种概念,我们当时做校园民谣这张唱片时也叫它概念民谣。不是让一个人出来唱歌,就成了校园民谣了,而是把这种思想,它所表达的意义、感情形成了一种概念。
记者:你现在在忙什么?
黄小茂:我现在的工作很忙,叶蓓的新唱片刚录制完毕,马上就要上市了;老狼的新专辑基本达成共识,也准备要录制了;最近还在忙华纳音乐原创直通车的一些具体事宜,在深圳开通的原创直通车,和校园民谣有异曲同工之处,也算是校园民谣的一个继续吧。
记者:向校园民谣十周年说一句致敬语吧。
黄小茂:我觉得所有的人都有青春,我想说的是青春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短暂,稍纵即逝!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地把握,让青春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念大学期间叶蓓开始在酒店里弹钢琴、在歌厅里唱歌,1994年叶蓓遇见了高晓松,唱了一首《青春无悔》,之后也没再和高晓松联系过。等到1996年高晓松要出自己的作品集的时候,他听了好多女歌手唱的《青春无悔》的小样都觉得不满意,后来听到了叶蓓的声音,老狼就说:“就是她吧!
”于是叶蓓就成了高晓松任音乐总监的“麦田”的第一位女歌手,在1996年出版的《高晓松作品集·青春无悔》中,演唱了《青春无悔》、《白色飘飘的年代》、《B小调雨后》、《回声》四首歌,叶蓓那与生俱来的清新和未泯的稚气,被歌中弥散的古典气质凝成了令人怜爱的纯真,她被人们轻而易举地接受了,开始了“校园民谣”之旅。
记者:作为中国内地知名的校园民谣歌手,你能对校园民谣下个定义吗?
叶蓓:我觉得校园民谣就好像是一个标签。像当时的老狼,《同桌的你》、《青春无悔》,是校园民谣中的一个标签一样,校园民谣就是中国内地音乐道路上的一个标签。
记者:校园民谣已经发展十年了,这十年里你是坚持此类创作,还是转型了?
叶蓓:这几年在音乐风格上,我觉得我转变了,包括我的上张专辑,还有老狼的上一张专辑都没有校园的影子,其实像上一张专辑《青春无悔》里有一些歌不是校园民谣,因为加上了标签,所以大家都以为它是民谣,我觉得这可能会让很多的人失望。
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因为人长大了,你在读书的时候你可能会有那一种感觉。可是当你走上社会,这一切就只是追忆了,在往后可能就不以民谣而是其他的一种元素形式出现了。音乐形式有变化,但是对音乐的热爱是永远不会变的。
记者:哪首歌曲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叶蓓:我认为《同桌的你》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但是我们当时在艺术学校,听的歌是五花八门,不只是校园民谣。而且我觉得感情最深的歌不一定是校园民谣,但是《同桌的你》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一个比较大的触动。
记者:为什么?叶蓓:《同桌的你》记录的就好像身边刚刚发生的事情,熟悉得好像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角,它就在不经意中让你产生了一种触动。让你对校园生活产生一种不忍离去的眷恋。
记者:回想起以前校园民谣获得那么大的成功,对你震撼最大的是什么?
叶蓓:很多人认为校园民谣于我的是成功,出名,其实不然。我记得那时候我在学校里面走过很多的高校,去演出时那种轰动的场景真是给人一种很大的震撼,那不是像现在的追星,那好像是一种大型的聚会,大家共同迷恋的某一事物,一起狂欢,一起分享。
记者:你觉得校园民谣以后会如何发展?
叶蓓:现在校园的歌曲和我们那时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我们去学校当评委听现在学生唱歌都不一样了。每年的流行是不一样的,原来用来写歌的是笔,现在是电脑在写,现在学校出现的一般是乐队,原来就是一把吉他,应该说以前真是一种朴素的音乐。而现在校园的音乐风格是五花八门的。
记者:你认为谁是中国校园民谣教父?
叶蓓:我觉得校园民谣的教父级人物是高晓松,也许是因为我和他合作比较多,我觉得他是当之无愧的。
记者:向校园民谣十周年说一句致敬语吧。
叶蓓:我觉得这些音乐给善于思考的人留下一些震撼力,能够让人思考,不会那么浮躁
黄小茂个人简历
1990年加入香港大地唱片公司,任制作部主任兼制作人。制作的作品有:
艾敬《我的1997》—引发“城市民谣”浪潮
陈劲《红头绳》
合辑《校园民谣》 —引发“校园民谣”浪潮
1993年离开大地唱片,加入字母唱片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和制作人,期间制作了灰狼专辑《努葡拉》以及郁冬专辑《露天电影院》
曾获94’风云人物奖;最佳作词奖;
1995年离开字母唱片,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95新歌”音乐总监,一年制作并推出52首“95’新歌”,几乎囊括95’流行乐坛所有热点。
其中包括“大中国”(高枫)、“星光灿烂”(罗中旭)、“女孩四重奏”(马格)、“同桌的你”(老狼)、“断翅的蝴蝶”(丁薇)等。
同年成立北京风行音乐工作室,推出老狼个人首张专辑《恋恋风尘》,创95年专辑发行的最好成绩。《恋恋风尘》在香港也创下了国内歌手唱片在港发行的最好成绩。
曾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颁发的最佳制作人奖(95’)以及“健牌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颁发的最佳制作人奖——(校园民谣)以及最佳作词奖96’(懂你——满文军)
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中文台,赴香港工作,任凤凰卫视音乐总监,制作了国内享有盛誉的音乐节目“音乐无限”和“音乐发烧友”同年推出满文军《懂你》(作词)并获得多项作词奖。
2000年从香港返回北京,任神州电视有限公司音乐总监统管凤凰卫视京、港两地的音乐事物以及日常音乐节目制作并继续从事唱片制作和歌词创作。
2004年加盟华纳唱片,任华纳唱片常务副总经理及制作总监的职务。目前正积极策划,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中国原创直通车的活动,率领华纳制作军团创造中国乐坛新一轮的盛事。
2005年在许晓峰离开华纳之后,接任华纳总经理。现在与太格印象合作举办“我为歌狂”网络歌王争霸赛,发现更多优秀的原创音乐和歌手。为了探索新型的网络发行新模式,E-label的音乐品牌也在积极运作中。华纳唱片在黄小茂带领的团队下依然要做中国引领时尚、具有人文色彩并有收藏价值的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