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发现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地契

2018-0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者日前从市博物馆获悉,该馆馆长冯桂淳在审核布展的地契文物时,发现了一张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长40厘米宽38厘米.立契人为刘文彩的民间"白契".如图:"

记者日前从市博物馆获悉,该馆馆长冯桂淳在审核布展的地契文物时,发现了一张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长40厘米宽38厘米、立契人为刘文彩的民间“白契”。如图:

“立文人刘文彩,兹因不便,今将自己园子场一段,计地平尺六分九厘九毛九丝一忽,东至大道,西至刘长存,南至李继明,北至夥道往东一至官道,四至明白,今凭中人说合,卖与刘海鳌名下使用,永远为业,言明每分价洋一百元正,其洋当日交足,并无欠少,恐口无凭,立契为证。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旧四月二十五日立契。东边长活八步正,西边长活十八步一尺六寸,南横活九步正,北横活九步二尺五寸。官尺:刘国瑞。中人:刘增起、李继明。”

凭着整理上万张地契文物的经验,冯桂淳从地契略微发暗的纸质、长时间存放阴湿地区形成的霉斑点、字体墨迹受潮暗淡等特点,并向该地契拥有者、旅居北京市通州区漷县的贵港籍收藏家蒋先生印证,确认这张地契来自成都地区,应是由管家等管理人员实施买卖的四川大邑县地主刘文彩的地契。

理由有四:一是地契只有六分九厘多地,对这种小地块,大地主刘文彩肯定不会上心也不知情;二是土地在村里,是菜园地且每分地高达一百大洋高价,购买用途应或是作宅基地使用;三是标的物虽只是六分多,却能动用“官尺”,即由衙门人员丈量,绝非一般人家可为;四是土地面积精准至只有茶杯那么大的“忽”,说明卖地人处事精明。

冯桂淳介绍说,此地契所卖出之地贵至每千洋一亩,这在民间是极为少见的。此外,这张地契对土地面积的计算居然精准到了亩之后的五位数“忽”,还有把“阔”字简写为“活”字的特定用法等,反映了民国期间四川特有的民间用语。这张看似简单的地契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内容,对研究民国时期的土地清量具有较大研究价值。图为地契。(高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