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及建筑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从山地建筑的设计、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何结合山地地形来构建新世纪高校校园生态学居环境为目标的规划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及建筑设计
(长安大学 建筑学专业 李永军毕业设计 2011年)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及建筑设计效果图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院校的建设呈现出“改、扩、并、转”的浪潮。蓬勃发展的形势要求校园建设与之相适应,只有落实好校园发展规划,才能指导校园建设实践。当前的校园规划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指一所高校的事业发展规划和学科发展规划,又包含了在具体建设技术层面上的校园及环境规划设计的内容。此外,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巨大发展,将全面影响高校发展及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带来高校校园的功能结构和生成模式的变化。面对当前校园建设多元共存和规划设计多元纷呈的局面,有必要科学地调整校园建设的模式,深入地研究高校校园的规划理论与设计。现结合本次设计前期调研,从以下三个方面谈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
1、维护山地生态平衡(即生态观)
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环境,山地建筑在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特殊性,其生态敏感性更强,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要比平地环境大得多。 而过去,沿袭平原地区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方法布局结构模式、经济指标体系等,使山地建设难以因地制宜,适应于千姿百态的山地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屡屡出现“建设性的破坏”——有的盲目追求平坦开阔的效果,依赖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削平整个山头,既增加造价,又破坏原有的地貌,丧失了山地建筑的特殊韵味。还有的建筑为了争取用地,竟然不惜开山填沟、改变水道、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因此,欲做好山地建筑设计,就必须改变原有的设计观念,树立起保护山地生态系统、维护山地生态平街的观念,做到“保护植被、保持水土、谨慎动土”。
2、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即技艺观)
山地建筑技术与艺术结合是建筑师在山地建筑设计中的职业追求。对于山地建筑而言,一方面由于地形的特殊性,它对建筑技术的依赖性要比平地建筑更加明显。比如在山地建筑的交通组织方面,为了适应山地地形的起伏多变 ,人们常需要采取特殊的交通技术(设置爬坡或采取架桥、挖隧道、缆车、倾斜电梯等),而这些道路系统既是交通设施又是建筑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构成了群体空间的骨架;另一方面,由于地形的特殊,山地地表成了山地建筑的背景或组成部分,山地绿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山地建筑的景观效果。另外,山地建筑涉及的很多技术问题,也远超出一般平地建筑的技术问题。以往的建筑设计中,这些问题通常都由相关专业人员分项独立完成,建筑师关心得甚少,导致设计的整体性欠佳。例如挡土墙既是边坡稳定技术的具体体现,又是建筑立面的必要组成部分,并能在一定情况下充当空间围合物的角色,对于山地建筑的立面造型与空间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建筑师在设计初期就参与,使项目从宏观的构思到细部的艺术融为一体一气呵成,更可能从多方面探索山水园林建筑在山地的各种表现形式。当然这对建筑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建筑师熟悉各种专业知识,并将其融于建筑设计之中 山地建筑的技艺观,既要提倡对建筑技术的尊重 又要表现出山地建筑及其环境、对艺术的追求。
3、建筑不是凌驾于环境之上,而是融于环境之中(即环境观)
建筑脱离不开环境,建筑必须依附于环境而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师的创作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的过程。直接地说,就是要在建筑所处的总体环境中去为建筑寻求到一个恰当的“坐标点”。因此,也可以说是环境创造了建筑。当然,“环境” 的涵义如果是广义的话,就还应该包含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等方面的环境要素,建筑就应当看作是这些环境要素综合作用下的最终体现和生成物。但无论如何自然环境却是建筑创作所面临的最为直接、最为具体也可能是最具影响力的环境要素。建筑所处的环境,事实上已经向建筑师提示了各自特有的创作空间,环境则孕育着无穷的创造力,一个建筑作品的成败如何,往往取决于建筑师的环境意识和对环境特征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固然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大自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己成为当今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建筑所处的山形地貌,与其密切的相契合以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建筑总是要落脚于某个特定环境之中,受到这一环境定势的包容和制约,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建筑的形体、空间和风格。因而环境是建筑创作的起点和源泉。反过来,建筑创作的成果又应表现为环境、建筑与其所处环境共生共融,和谐共处,成为新的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环境又是建筑创作的终点、归宿。
21世纪的大学校园建设应充分考察大学发展的现实因素,建立起校园成长与发展的科学原则。大学校园规划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今天的校园规划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为后人的发展保留必要条件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这其中的内涵既包括在空间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更包含对校园文脉的延续和发展--精神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应该有弹性,为今后的发展变化留有余地,规划时要预留一定的发展用地,考虑适当提高建筑密度,考虑扩建或发展地下空间的可能性;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来节能;设计时要考虑通用空间和可变空间,以提高空间适应性,学校的规划设计应具有灵活应变的意识与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另一方面含意,即新成长与发展的校园与原校园之间应保持一种有机的内在联系——校园文脉的延续,这表现在对校园历史传统的尊重和发扬。应依据本校的传统和精神,创造出新型的、富有特色的校园,尊重历史--体现大学校园深厚文化性的本质特征。国外许多著名的大学在其新建扩建的工程中,都十分重视传统风格的保存和延续,充分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的空间和实体相呼应。
2、校园规划的空间布局上强调整体的关联性
随着教育体制发生的变化,教育宗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使高校的校园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院系为单位的分隔式布局方式逐渐被开放的校园环境及整体式综合教学建筑取代。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整体化趋势,要在校园规划中,注意将相关的院系相对集中,形成网络化的联系;集中设置带大小不同教室的教学楼,尽量集中设置中心实验室及检测中心、电教中心、语音中心、计算机中心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边缘学科的生长,也有利于仪器、设备的共同使用和管理。
校园总体布局在总平面上讲究构图艺术性和形式美,轴线对称逐渐减少,自由的几何形式布局增多,校园建筑布局趋向集中,建筑单体以模数化设计,例如上海大学新校区、东北大学新校区(图一)、浙江大学新校区(图二)等的规划都是采用这种布局。相对集中的布局不仅节省用地,更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方便,也符合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3、校园规划更加重视“以人为本”
现代校园愈来愈强调良好的人文环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校园环境是无声的课堂,对青年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人文环境的创造应以人为主体,使校园的环境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怀。因此,在校园规划中,应深入地研究师生员工的工作、 学习、 生活的需求,研究他们每天生活、学习的规律,研究各种空间层次与校园生活的关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场所以满足师生多样活动的要求。在校园内注意交流和休闲空间的组织,设置中心广场、庭院和小绿地,在建筑物内充分利用楼梯平台、走廊、大厅等。应当从校园是花园那种只见美不见人的浅层认识上更深入一步,使校园建设更具深刻的内涵,实现“为人”的规划而不是“人为”的规划。
4、校园规划与社区的关系上强调互动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不再是生活中的象牙塔,而成为现代社会有机的组成部分;城市是大学发展的有力依托。大学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高技术、高文化的需求,必将开展继续教育、业余培训、电大、夜大等多层次的社会办学,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和科研设施。
校园规划应具有向外、向内的开放意识,开放性大学——校园的开放性和建筑室内外空间的通透和流动正是现代大学所使用的新模式语言。校园规划和设计要充分考虑社区人们的学习,并能方便地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实验设备等有关的设施。大学的体育中心、礼堂、报告厅、餐厅及其它文娱设施,应兼顾校内校外的需要,规划设计时形成一个半开放区,加强与所在地区、城市联系,使校园与城市互动互利。
5、校园规划更强调智能化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老化的设备和固定的教室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的要求,校园智能化是建设21世纪高校的必由之路。校园建筑智能化首先表现为以校园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如教学上普遍采用网络、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图书资料广泛使用自动检索系统、视听设备和光盘、影带等等。其次表现建筑设施的自动化,如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灯光照明及自动报警消防、自动控制电梯和扶梯等。
三、如何结合山地地形来构建新世纪高校校园生态学居环境
下面结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工院)仙林新校区规划设计投标方案,就当今校园规划的理念、原则、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如何结合山地地形来构建新世纪高校校园生态学居环境。
1、适宜现状自然条件的总体布局
南工院仙林新校区位于南京市仙林新市区大学城东部,北起仙霞路,南至学苑公园,东临九乡河,西南与南京邮电学院为邻,占地66.7 hm。新校区交通便利,除局部有小山外地势较平坦,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良好。学院的发展目标是,新校区设置70个专业,学生规模1万人,教职工1000人,建筑面积为35万㎡,建成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四)。
基于现状用地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将江南地域文化与校园文脉结合是我们规划构思的出发点。通过整体分析新校园用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考虑到山水生态景观的协调利用,确定了校园的总体布局:保留现状农灌渠,通过修整改造,结合南北向景观通廊和小山头,配以外围环形道路,组成以中央为核心的组团式结构(图五)。整个校园分为8个功能组团,教学系列的组团置于中央核心内,其中包括:公共教学区、5个系教学区和图书信息区,外围布置行政办公区、实训区、外事接待区、体育活动区和生活后勤服务区(图六)。
新校园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环境特征。规划在分析上述环境特质的前提下,将“山”与“水”作为构思的基本环境要素,形成四大环境系统。首先是校园的中央生态园区。利用现有的山形水系,运用中国传统造园理念,将原有水系适当进行整合,形成中央人工水面,使其与山体相融合,以此来营造场地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其次是以生态“蓝带”串联的大大小小节点型园林空间。水的浪漫气息穿行于校园之间,形成高效、生态并能传达江南地域文化的校园氛围;保留中部的自然山丘作为生态景观园地,系列小广场、人行步道穿插其中,使人可以亲近自然。其三是组团内部的庭院空间。在保留原有树木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貌,形成个性鲜明、亲切宜人的绿化空间。其四是在建筑内部,引入生态绿化系列,如中庭绿化、屋顶绿化、平台绿化、廊道绿化、半室内水体等。上述各层次生态绿化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校园生态环境系统(图七)。
生态化布局系统亦是仙林大学城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城市景观通廊、西南部山体、九乡河沿绿带、学苑公园等校外自然环境相互交融,互为借景,成为南京新城东线一道亮丽的风景。
2、生态型校园的设计理念与策略
在规划设计中,利用生态学的观念和生态原则,即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循环平衡,以创造良好的生态型校园环境 。为此,规划着眼于两个方面:第一,提供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气氛,保证高质量的生存环境和交往活动空间;第二,减少能耗、尊重自然,坚持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1)充分体现“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思想
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高校校园设计应该吸取环境研究与设计的最新成果,对校园环境进行科学设计,以体现新世纪高校自由、民主、开放的环境特征。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环境是人类社会不断寻求进步与发展人类生存的物化外显,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价值系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所属地域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并影响着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环节,即行为环境、形象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平衡的和谐关系。由此可见,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重要作用,更能舒缓压力、启迪思维、激发灵感,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形象与品位。在南工院新校园的规划中,既突出教学区,又重视生活区与交往活动区的环境功能,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规划采用教学单元、学生生活单元、生态水面、景观绿地共同组成校园的中央核心生态区的模式。这样既重视课堂教育中“授”的作用,又强调课外生活中“学”的作用,使教、学相结合。核心生态区与外围生态区之间则通过便捷的交通联系在一起,中间辅以柱廊、台阶、花池、铺地等交往功能单元,寓学于交,寓教于乐,将传统的“以人为本”理念拓展为“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生态思想。
(2)坚持校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高校校园因用地规模较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为此,我们在规划设计中除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外,还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 。
2)尽可能抢救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原来的自然平衡状态。
3)尽可能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对于成材的树木,伐不如移,移不如不移,并使这些绿化植被自成系统。对于坡地、山丘,因山势随地形布局,竖向规划遵循减少土方量的原则,依据现状地形作适当平整,场地标高一般在 之间,形成适应自然的优美的校园景观,体现绿色生态意识;对于已有水系,则尽可能结合环境设计,使其成为校园一景,营造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山水学居环境。
4)在微观上,通过对建筑的遮阳、通风、利用太阳能等生态技术手段,尽可能实现节约能源、永续利用和创造宜人的室内环境的目的。
5)贯彻有机生长的可持续设计观。未来高校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新校园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为此,主要功能区大量采用弹性生长的单元式布局,使校园主体结构能够进行细胞式的组合生长,而且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相应进行灵活、多样的调整而不改变校园的总体格局。这种使用灵活、扩展方便的弹性生态型校园结构,既保证了校园景观与大学城风景的相互协调,又体现了“江南山水依稀在,人文书苑入园来”的设计主题。
高校校园绿地系统的功能,不仅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可游、可赏的优美环境,更是给莘莘学子提供一个可学、可居的交流空间,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创造一个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规划中将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利用现状山体植被与河流水面,将水引入中心广场,形成绿化、水面、山体、广场有机结合的核心生态区,成为整个校园的绿肺,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沿南北入口和中心生态绿化广场形成的绿化景观主轴,把校园绿化融入整个仙林大学城的生态绿化体系之中。沿交通环线布置绿化隔离带,有效地减少了交通、体育活动和实习工厂带来的噪声干扰,成为镶嵌在山水校园中的绿色项链。建筑群之间布置了大面积绿地,以与“蓝带”水面一起调节校园小气候。庭院式绿化与步行系统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步一景、景景精彩的生态景观。将自然引入校园建筑,在室内、半室外、屋顶等地。根据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的绿化布置,全方位地营造绿色空间,形成立体化、多层次、高效连续的生态网络(图八)。
植物配置采用乔木、灌木、草坪、花卉并植的方式,运用高、中、低三层次绿化结合的方法,提高绿化覆盖率,创造形态各异的校园生态环境。
(4)赋予绿地环境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
新世纪的高校校园不仅要绿化,更要美化,我们力求赋予绿地景观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充分展示校园的景观文化特色。
充分利用新校区的自然景观,创造人文景观,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绿地景观设计采用了“点、线、面、带”相结合的形式,汲取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景方法,运用借景、对景、穿插、围合等手法,使人可近赏滨水美景,远眺大学城风貌。绿化环境设计中大量选用具有南京地域特点的植物,如梅花、雪松、水杉等,以延续南京的环境特色。
对原有水体整理修饰,结合自然,人工砌筑,使之成为校园中最亮丽的景观;将人文精神融会到亭、廊、小品、铺地、广场等人工造景中。由于风格及空间尺度上的相异,形成各具特色的线状、面状及点状景观,辅以主题雕塑、铺地、灯具等,予以序列的强化,表达理性与浪漫交织、秩序与诗意相融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
奥莱利欧·佩里在面对城市的无序发展,生态环境、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时感叹道:“人类最后的机会到了。”这从一个方面预示着城市和建筑的构成、概念及相关问题的主体性、附和性将发生根本的改变。开拓自然资源在人居生活中的应用、挖掘现代科技在城市与建筑的绿色环境要素中的理念和方法已成为当今生态设计的必由之路。1999年《北京宪章》中把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因破坏环境而付出的高昂代价作为首要课题,这为创建生态型校园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等院校是人类精神的圣殿。目前我国逐渐对教育和文化建筑投入更多的关注。我们试图在这个方案中创造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贯彻可持续发展精神、展示我国当代校园文化和地域文脉、体现当代教育转型时期特有的新型生态校园模式,努力构建新世纪高校校园生态学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