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因洛生平 【文明评论】读懂沈因洛金子一般的“生命格言”
今年2月20日,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他去世那一天很突然,上午还好好的,还跟武钢一个同志谈了话,中午睡觉,一下子就去了。我最遗憾的是,他一定要把遗体捐献,我心里很难过……”谈起沈因洛,他89岁高龄的遗孀曹俊敏这样说。这些情真意切的话,既勾勒出了一个极具生活化的沈因洛,又印证了沈因洛无悔的选择:活着不争利,死后不占地。
“活着不争利,死后不占地”,这句话听起来简单明了,也没有什么文采,但却是鲜有人能做到的“善行大德”。沈因洛做到了,他在世时克己奉公,以公仆情怀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去世后捐献遗体,丧事从简,没有花圈,没有追悼会。
最近全国很多媒体都在追忆和缅怀这位党和人民好干部。从17岁弃医从戎投身革命,踏上抗战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岗位,一辈子不愿意宣传自己的沈因洛,去世后却在整个荆楚大地甚至全国引发了强烈反响。这也再次印证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的价值和分量。
《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沈因洛就像水一样拥有高尚的情操和独到的智慧。他始终牢记党性,坚守信仰,克己奉公,鞠躬尽瘁,不帮秘书谋位子,不给司机留面子,不为家人开口子。身处江湖,心系庙堂,不仅在位时一心一意为人民,即便是离休在家,本可享受天伦之乐,却依然四处奔波,建言献策,始终将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
有人说,沈因洛就是中国版的“保尔·柯察金”,这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有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之时,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放在沈因洛身上再恰当不过,甚至可以说沈因洛的一生就如同保尔·柯察金一样,既是战火青春为革命的一生,也是投身建设为人民的一生。
沈因洛曾经参加过“百团大战”,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也曾经执掌过武汉钢铁公司,是锐意改革的排头兵。沈因洛用敬业奉献的一生、心系群众的一生,将自己的生命铸成了钢铁,炼出了金子一般的共产党人的“生命格言”。
“活着不争利,死后不占地”,这是共产党员沈因洛一生的写照和无悔的选择,也是所有共产党员学习的标杆。早在2007年4月28日,沈因洛就到湖北省红十字会填写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坚持尽最后有用之力,让生命散发出最后一道光芒!
当时他是提出捐献遗体申请的24名中央委员之一,33年后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承诺,也因此成为湖北第一位捐献遗体的省级领导干部。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但是沈因洛却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把对父母的尊敬化作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这种高风亮节和崇高人格生动诠释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座永恒不朽的丰碑。(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