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安与粟裕 韦国清曾对粟裕平反进行刁难 韦国清和粟裕的关系
1994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上,用写文章的形式,代表中央军委,对敬爱的粟裕老首长作了平反。大意是说,“1958年粟裕受到错误批判后,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不仅是我们两个人的意见,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
”文章就要发表了,楚青同去亲自打电话告诉我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要发表刘华清、张震两位付主席为粟裕老首长平反的文章,要我注意收听、收看,我内心高兴得不得了。
文章发表以后,真是人心大快,奔走相告。我们新四军一师分会还在工程兵礼堂召开座谈会,倾诉粟裕老首长蒙冤受曲,和怀念他的衷肠,原政治学院副政委乐时呜同志,在会上发了言,他说:“1958年我当时是24军的师政委,我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对粟裕同志作了不符会实际情况的发言,无端的批判了他,回想起来深感内疚,实在对不起他。”
在十多年时间里,不少的同志问我,怎么理解二位副主席在文章里面说的“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的”这句话。对于这个问题,我平时听到的议论也颇多,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说,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认为,刘华清、张震两位副齤主席讲的这句话,是切中了要害,讲到广大干部的心坎儿上去了,讲得多么的好呀!真正地代表了全党、全军、全民的心声。怎么“长期不公正的对待”,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谈谈“长期”的问题。
我的理解,他们二位在这里讲的长期,不是一年半载的,不是三年两年的,不是十年、八年的,这里的所谓“长期”,那是很长了,是指的有几十年的时间了,究竟有多长呢?根据我的了解,从他1958年受批判的那个时候起,到他1984年2月5日含冤而去止,就有26年,后来又拖了十年,一共有36年的时间。
“长期”就“长”到这么一个程度。要不然两位副齤主席是不会在这里特意用“长期”二字的。人的一生,有几个36年呢?现在人们的寿命即便是提高了,可以活到100岁,甚至可以更多一点,按照三三进九的乘法来计算,也就是只有三个36多一点啊!
多么漫长的岁月啊!谁等得起呢?谁也等不起。粟裕老首长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两位副主席在这里用“长期”二字来形容他的平反问题拖着不解决,这是恰如其分的。
其次,谈谈刁难他的平反问题。
“ 四人帮”粉碎以后,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切冤假错案都平反了,连“地、富、反、坏、右”的帽子都摘了。奇怪的是,唯独粟裕老首长的冤案不给予平反,他的很多老部下都很着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家想不通。叶帅就为他的平反问题着急。南齤京军区原副政委傅奎清还给总政写了信,金冶、谭肇之等五位同志还给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写了申诉。
1979年的8月22日,叶帅主动邀请粟裕一同去烟台休息。有一天,粟裕去拜望叶帅,叶帅说:“关于你1958年的问题,也应该解决一下了,这件事我向小平同志说过,他也点了头。你给中央写个报告吧。”粟裕从叶帅的住地回来后,高高兴兴的对他的夫人楚青说,叶帅很关心我,关于1958年的事,他要我向中央写个申诉报告,楚青说,好,要你写你就写吧,叶帅这么说了你还不赶快写。
1979年10月,粟裕从烟台返京后,9日这一天,他带着迫切的心情,向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等中齤央领导写了申诉报告,叶帅在粟裕的申诉报告上作了批示,并批送华齤主席、小平、先念、陈云、克诚,耿飚、国清、杨勇同志。随后送总政办理,叶帅还建议总政组织力量,认真的研究,向军委提出实是求是的报告,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妥善处理。
信送出以后,粟裕老首长还亲自给总政的韦国清主任打过两次电话,催问这件事,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粟裕乘向聂帅拜年的机会,请聂帅帮助说说话。聂帅说:“总政报告送到我这里后,我会帮助说话的,那个时候上纲上线上得高,讲了好多过头的话,你的问题应该解决一下。”粟裕老首长向徐帅拜年的时候,也请徐帅帮助说说话。徐帅和聂帅说话的意思一样“总政的报告送到我这里后,我会帮助说话的”。
实际上总政的报告也没有送到聂帅、徐帅那里,当然也指望不到俩位老帅说上话了。因为他平反的问题有半年多没有消息了,粟裕老首长又第二次给叶帅写信,要求为他的平反问题再帮助他说说话。叶帅要他办公室的同志打电话催问总政,粟裕的平反问题,你们研究过了没有,催问的结果,韦国清的秘书说,5月13号,总政党委讨论过一次,说什么,这是牵连到对整个军委扩大会议的评价的问题,还牵连到好多的人和事,应由中央来做。
对批判错了的同志,也决定给予平反,但一直没有下文。
有一天,总政原副主任华楠同志去看楚青同志,楚青同志对他说,粟裕老首长的平反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华楠同志感到惊讶,他说:“我以为早解决了,怎么还没有解决呢?” 华楠同志说,“总政党委早就讨论过了嘛,同意平反嘛,还做出了决定嘛,这是有记录在案的。怎么会还不落实呢?”
后来,楚青同志查问这个事,总政有关部门的同志答复说:“好好好,我们来查一查,找一找。”找呀找呀,找过来找过去,最后在甘渭汉副主任公文包里边找到了,他把公文包也锁到柜子里边去了。粟裕老首长的平反问题从此也就石沉大海,无人过问了。
甘渭汉在世的时候,粟裕老首长也给他打过电话,催问他的平反问题。甘渭汉对粟裕老首长说:“你放心,我会催办的。”
过了一段时间,他去医院看望粟裕老首长,对粟裕老首长说:“你的这件事,办得并不顺利。”粟裕老首长知道这件事情后,大所失望,大惑不解,很伤心,很寒心。粟裕老首长深受刺激,到了第二天早晨诱发心脏病,就卧床不起了。
杨尚昆副主席曾经问过楚青同志:“总政未处理是什么人负责的时期?是韦国清同志的时期吗?”楚青同志说,是韦国清同志的时期。杨尚昆副主席又说:“他是不会办的。他就是不办这样的事。”
他为什么不办?根据我的了解,他对粟裕老首长有成见。解放战争时期,他的部队擅长打阻击,用他的部队打阻击打得多了,部队的损耗大,缴获少,他有意见,从那个时候,成见就记在心中了,有机会他就进行报复。
如拍《黄桥决战》电影,他就不准粟裕的名字在电影里边出现,但这个电影,又不能没有粟裕,他就想了一个办法,用谷盈的名字来代替。“黄桥决战”是陈毅和粟裕共同指挥的,陈毅在后方严徐庄坐镇,粟裕在黄桥前线指挥,怎么能没有粟裕呢?没有粟裕,就不能称其为“黄桥决战”了。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看不到有粟裕的名字,心中就有一个想法,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粟裕的名字。
有一次,我到八一电影制片厂,看《淮海决战》的片子,碰到了编剧××同志,问他《黄桥决战》里边为什么没有粟裕的名字。他说,剧本里面原来是有粟裕的名字的,韦国清不同意用粟裕的名字,就把粟裕的名字改掉了。韦国清在粟裕的平反问题上,如此地加以阻挠,也就不奇怪了。是不是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我就说不清楚了。
再次,谈谈没有重用他的问题。
毛主席对粟裕历来是信任的,信任到什么程度呢?信任到“言听计从”的程度。毛主席不仅接受和粟裕相同的意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和粟裕不同的意见,毛主席也是采纳了,而且都是粟裕战略决策方面的意见。这在解放战争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
正是因为这样,在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总是把他放到主将的位置上来使用。例如:战役指挥权交副司令粟裕负责,这在五大野战军中,尽此一例。到了全国解放以后,将他调到总部工作,把他放到总参谋长的位置上,这足以说明,毛主席对他是重用的。可是1958年,受到错误批判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对粟裕也就不那么信任和重用了。这反映在如下几个问题上。
1、不让他进政治局,当政治局的委员或候补委员。粟裕的政治品质很好,战功很大,贡献也就很大,一九四五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七次代表会议上,就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了。以后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连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就是进不了政治局。他指挥下的人,有好几个进了政治局,当了政治局的委员,唯有他就是进不了政治局,当不上政治局委员,大家都为他的这个问题纳闷,也不知道上面是怎么考虑的。
2、1958年批他批错了,撤他总参谋长的职务撤错了,按理说应该恢复他总参谋长的职务,但没有这样办。特别令人不解的是,有的人不仅官复原职,而且还高升一级,很明显这就是对粟裕使用上的不公正,好多同志对他如此安排,也是想不通。
3、1970年军管小组结束后,军队方面不安排他的工作了,周总理将他要去,参加国务院业务组的工作,分管铁道、交通、邮电、港口、码头等方面的事,一直干到1975年,他虽然一再向总理表态,地方工作我不会干,干不好,总理说你可以好好学习嘛!
因为他尽心尽力,工作做得不错,周总理对他还是满意的。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就是相当于副总理的角色,大家认为,开人大的时候,粟裕一定会当副总理了,然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其他的业务组成员都被人大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了,唯独没有粟裕,这使大家大所失望。
4、大家议论,论粟裕的战略思想、军事才华、战争经验、打仗的本领,他应该可以当国防部长、军委付主席,但没有安排他这些职务,白白的浪费了他的后半生,好多同志,对这方面是有意见的。
根据上述的剖析,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他的中心的意思,就是一句话“没有重用他”。将他的军事才华浪费掉了,真是可惜。这不能不是我党我军的革齤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重大损失。两位副齤主席虽然给粟裕老首长平了反,帮助粟裕老首长说了公道话,但粟裕老首长已经含冤走了,他也不知道他的问题解决了,这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最大的一个遗憾。使我们现在活着的人想起他来都心里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