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和许世友 许世友感情最深的开国大将是谁?曾为其去世而嚎啕大哭!

2018-04-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有近百万优秀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130351人,这里留下了董必武.周恩来.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走出了徐向前.徐海东.陈赓.王树声.许世友等349位开国将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于河南新县的许家洼,家庭十分贫寒. 1926年,许世友在王树声的带领下参加了革命.第二年,便率领着良己的炮队杀向"黄麻起义"的战场,由于许世友等炮队队员的英勇善战,暴动取得了成功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有近百万优秀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130351人,这里留下了董必武、周恩来、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走出了徐向前、徐海东、陈赓、王树声、许世友等349位开国将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于河南新县的许家洼,家庭十分贫寒。 1926年,许世友在王树声的带领下参加了革命。第二年,便率领着良己的炮队杀向“黄麻起义”的战场,由于许世友等炮队队员的英勇善战,暴动取得了成功,古老的黄安城头,插上了鲜艳的革命红旗,老百姓为纪念斗争的胜利,把“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从此,武装斗争的烈火,在黄麻大地熊熊燃烧。

许世友的革命引路人王树声是湖北麻城乘马岗人,是开国大将,也是建国后中央军委确认的36位军事家之一,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是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和徐向前一起是红四方面军总代表,同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奠基人和领导人。

早在红军时期,王树声就是红四方面军尽人皆知的神枪手。那是1927年黄麻起义时,王树声率领农民自卫军守麻城,“红枪会”一下子来了约1万人攻城。王树声毫不畏惧地登上北城门,提取一支步枪,瞄准一个穿红衣服的“红枪会”师爷,一枪下去,领头的那个“红枪会”师爷应声倒下,蜂拥而至的“红枪会”成员都吓坏了,纷纷逃路而走。

还有一次,王树声为红军战士讲述短枪射击的要领,只见他举起一支驳壳枪,指着一个屋顶说,我要打下房顶上右下脚翘起的第三片瓦,这个话音刚落,“砰砰砰”三枪上去,三片瓦全被打得粉碎,众人皆惊叹不已。

花甲之年,王树声还为他儿子表演过枪法,用气枪打树上的梨子,一枪一个梨子。而且不是把梨子打烂,而是把梨把儿打断,梨掉掉下来完好无损,其枪法可谓出神入化。

王树声大将的资历很深。1973年,毛泽东主席主持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其中有6位司令员是王树声红军时期的部下。其中,就有威名赫赫的许世友。

许世友和老上司王树声大将的感情非常深。

当年,因为许世友离开家17年没法和家人取得联系,许世友的母亲还以为儿子早已牺牲在战场上,而许世友也以为家里人已被国民党杀害了。直到 1948年春,一封许世友寻找亲人的家书在大别山传了很久,才辗转到许世友母亲的手中。

老人家得知许世友不但没有死还在山东军区担任司令员的消息后,便带着孙子许光找到与许世友一块参加革命、在湖北省军区担任司令员的王树声,要求帮助找到许世友。在王司令员家中住了大半年,王树声派人将许光送到了山东,许光与父亲许世友才得以团聚。

1974年1月7日,王树声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因为当时中央军委专门有一个文件,说各大军区司令不能来参加王树声的追悼会,所以许世友不能来,他就让妻子田普连夜赶到王树声家。

田普到了王树声家时,天已经很晚了。她说许世友当时听到王树声去世的消息后在家里嚎啕大哭,可是他不能来,他就让田普代他来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刘继兴)

王树声陪同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等出席军民联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