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正坤国学 德稻新国学大师辜正坤: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看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作为西方文学界顶峰式的文化符号,四百多年来,国内外无数的专家学者潜心研究他的戏剧作品,也被称为"莎学研究"。9月21日,德稻新国学大师辜正坤教授应苏州独墅湖图书馆"湖畔论坛"的邀请,为市民们带来一场主题为"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看莎士比亚"的演讲,通过对莎剧与传统中国文学塑造的典型特征的分析对比,力求从中西文化与文化比较的层面还原一个真实独特的莎士比亚。
辜正坤大师苏州独墅湖图书馆演讲现场
讲座伊始,辜教授深度剖析了中西文化的本质区别在于阴阳性质的差异。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不一致,导致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中国人向来认为文如其人,讲究节欲,遵循礼法,崇尚集体主义、中庸、德智、情理以及惩恶扬善等思想。
而西方人经历过中古时期的极端禁欲,通过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宣扬欲望合法化,成功向纵欲过渡,崇尚力智、事理、利己主义等。在文学层面则认为文人分离,主张镜子论,逼真地反映现实人生,善恶昭彰。
辜正坤大师向听众深度剖析中西文化差异
教授说道,中国传统思想认为文化是作者人格的投射,重视主体与主观。西方观点认为文化、文学、艺术可以与作者的人格分离,注重客体与主观。教授结合十六世纪的历史,以幽默的方式向观众们介绍了莎翁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混迹于底层的莎士比亚学会了许多上流社会无法教会他的东西,为他后期改编剧本提供了灵感,这才是他真正的天赋所在。许多文绉绉的现成剧本经过莎翁情节、对话改编,迎合了观众的情感需求,点石成金,才成了卖座的剧本。
场听众兴趣高昂
不可否认,莎士比亚全集的确是极其伟大的作品,但不能片面地将作品与作者本人画上等号。时代环境塑造人物性格,莎翁的某些作品实际涉及敏感话题,比如同性恋,因翻译传播的关系才弱化了它的存在。教授坚持,要客观地去看待莎翁本人,不能因为其作品的伟大而刻意抹杀他本性中的俗世成分。
辜正坤大师给听众深度讲解莎翁及其作品
教授特别推崇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将两人进行对比,他是儿童时代的天才,而后考上进士,其原创代表作《牡丹亭》的艺术成就是莎翁也不可企及的。中国人超凡的艺术想象力在许多传统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应当发挥国人的民族特长去进行文学创作。教授还在现场展示了莎士比亚的一首诗,遵循直译,当真不枉其风流的称号。
辜正坤大师接受苏州教育电视台记者采访现场
教授提及,要想了解西方文化,挖掘西方人的价值观,就去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遗憾的是,由于时间限制,教授不得不中途停止演讲,现场观众深感遗憾。在结束之后,观众不舍离去,表示出深深的喜爱和崇敬之情,并就精彩的演讲内容向教授表达感谢,抓住机会向教授提问。另外,苏州教育电视台的记者也慕名前来,在后台对教授进行采访。尽管时间有限,但大家都深感受益匪浅。
【大师简介】:
辜正坤(GU Zhengkun),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大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获国务院颁发特殊贡献专家称号,兼任国际中西文化比较协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文化文学与翻译研究会会长、欧洲版《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英文)杂志主编、北京东方神州书画院一级书画师等。
曾应邀赴日本东京大学、德国自由大学、美国瓦西塔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等作传播国学知识的学术讲座。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巴黎)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翻译。辜教授是首位最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中西文化比较专题的专家。
辜正坤教授是中国新国学的开拓者,对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长达40多年,成为该领域独树一帜的领军人物。他能够阅读英语、法语、古希腊语、拉丁语、德语、日语文献,在国内外共发表著、译、编、校著作46种(部),论文150余篇。
代表性理论专著有《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互构语言文化学原理》、《莎士比亚研究》(英文版)等。辜教授是中华国家十五社科重点科研项目"外国古代神话和史诗研究"主持人(已完成结项通过)。
他在国际和国内首次提出了许多新理论,例如: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家国天下主义、人类文化发展三欲原动力论、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万物自协调原理、审美递增递减律、万理万教相贯同源互补论等。
辜正坤教授在研究传统中国国学的基础上,对比西方文化研究,发展了传统中国国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基于东西方未来发展的中国新国学》理论体系。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北大连续19年讲授通选课程"中西文化比较"(该课程系全国通识类精品课程),广受赞誉,被誉为"博学大家"。目前,辜正坤教授已加入德稻,成为德稻新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