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晖付出了什么代价 中挪恢复关系:挪威六年付出巨大代价 终于学会了什么叫尊重

2017-08-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2月19日,中国和挪威外交部就恢复中挪政治与外交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协议,挪威方面称"挪方将充分尊重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不支持任何损害中

12月19日,中国和挪威外交部就恢复中挪政治与外交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协议,挪威方面称“挪方将充分尊重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不支持任何损害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行为,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翻开挪中关系发展新的一页。

”而王毅外长的表态也耐人寻味:“中挪关系出现了严重倒退。挪威方面对损害双方互信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与中方就如何改善双边关系进行了认真、严肃的磋商”。”这次关系正常化转圜一方面显示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威信;也显示了挪威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高举所谓人权民主大旗到拥抱中挪合作机遇的重大转变。

拥抱中国发展机遇,搭上中挪经贸合作的快车是挪方主动推进关系转圜的主要考虑。中国是挪威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在海产品、环保、科技等领域有较深的合作互补空间,挪威作为人口仅500万的中小国家,其经济发展必然需要深度进入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广阔市场。

2010年,中挪关系急遽堕入冰点后,中国停止了与挪威的自贸协定谈判,使得瑞士后来居上,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欧洲国家。对挪威的三文鱼出口业进行了制裁。

根据海产品协会的统计数据,曾经在中国三文鱼市场占比达92%(2010年)的挪威三文鱼,到2013年上半年直降到了29%。实际上,中挪关系交恶受害最深的也正是企业和人民,如挪威国企挪威石油公司频频希望寻求中国市场机遇,而碍于双边关系在近年来进展缓慢。在中挪关系转圜的消息宣布后,挪威的最大两家海产品企业股份大涨,而中挪自贸协定也将重启,表明关系回暖对于中挪双方都是有利机遇。

债务危机以来,挪威经济即面临发展放缓态势,而随着2014年国际油价的急剧下滑,对于依仗油气出口的挪威更是雪上加霜,2014-2015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2%和1.6%,2016年预计将进一步下滑到0.

8%。挪威引以为傲的主权基金也受到全球经济疲弱的影响,2006-2015年间,挪威政府平均每个季度向该基金注入600亿克朗(460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全年仅向基金注入420亿克朗。而回报率上也受到金融动荡的剧烈冲击,2016年2季度投资报酬率仅1.

3%,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7.6%和2.7%,2012-2013年更分别为两位数回报率。经济状况的恶化加剧了挪威向东寻求机遇的紧迫感。挪威现执政的保守党和进步党组成的中右联盟,在2013年大选中大败工党和社会主义左翼党组成的前执政联盟时,提出的口号正是寻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以中挪经贸关系成为提振挪威经济的重要动力。

而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倡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在全球经济不振、门户紧闭成为趋势的当下,提供了拉动整个欧亚大陆及全球参与的新舞台和新动力,使得与中国搞好关系成为“顺应大势,抓住机遇”的必由之路。

实际上,东方机遇大门并未对挪威关闭。挪威已经成为了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在亚投行与北欧国家合作,促进亚投行运行和治理的高标准上可以贡献出独特力量。挪威也曾在促进中挪经贸关系发展上作出贡献,2007年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2008年开启同中国的自贸区谈判。这也证明中挪之间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与动力。

而挪威在寻求转圜的几年间,也“少了些套路多了些真诚”。挪威外交大臣布兰德也承认,近几年两国外交层面进行了“艰苦和富有诚意的磋商”。而挪威也以惨痛教训明白中国人民的红线是高压线,万万不得触及,同时释放友华信号。

2013年,新任首相索尔伯格承认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2014年,达赖喇嘛窜访挪威遭到挪威政界的坚决抵制,拒绝与其会面。2015年,引发外交冰点的挪威诺奖委员会主席亚格兰被解除了主席职务,这并非所谓压力和“讨好”,而是显示不懂得尊重他国人民感情和政治关切的人士不足以担当此职务。此次布兰德外长更是亲自访华推动双边关系回暖。

世界上国家间发展程度不同,对于某些事物的理念也不同,不同的价值理念在不同国家人民眼中,可能就像正如《白马啸西风》中那句话“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是不能强加于人的。尤其是西方国家将其标准、理念强加于发展中国家。

而合作共赢,彼此尊重才是当今时代的强音和主流,挪威的对华政策转变正是这种睿智的体现。我们希望中挪两国能在彼此尊重核心利益的基础上,在未来把合作之路走宽走长。(董一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