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百花记 新民网:王振义院士最爱牡丹花 凡事爱问“为什么”

2017-07-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也许无法想象眼前这位耳聪目明.乐观开朗的老先生,就是年逾8旬.名噪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著名专家:步履矫健,绝不慢于同行的年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也许无法想象眼前这位耳聪目明、乐观开朗的老先生,就是年逾8旬、名噪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著名专家:步履矫健,绝不慢于同行的年轻人;思维敏捷,还能上网搜索最新的医学信息。

1月14日,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这位平时低调的老人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中西思想融合 最爱“清贫的牡丹”

虽然从小在带有宗教思想的学校里接受知识教育,但王振义教授骨子里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中西方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其一生为人处事的理念。

王教授认为,西方宗教思想中的博爱和平,与中国的仁爱之心相辅相成,他怀揣着对病人的爱心不断探索钻研;在治疗方法上,王教授将传统的中国理念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那么能否用儒家的“劝邪归善”思想转变癌细胞呢?即不杀死,而是用诱导的方式,将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最终,他成功了,开创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疗法,被国际血液学界誉为“上海方案”。

王教授喜欢与他人分享一幅画《清贫的牡丹》,代表雍容华贵的牡丹与“清贫”看似矛盾,却蕴藏着深刻的做人理念: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同时要有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要求和力量,对名利看得淡,对事业看得重。“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这就是王教授为学、为人、为医、为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最满足的是为后人留下一种治疗方法”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又是临床表现最为凶险的一种,缓解率低、死亡率高。曾经,眼看着治疗中的病人离开人世,自己却束手无策,王教授很着急,也感到很心痛。

王振义教授不会忘记,1985年年仅5岁的小女孩小静奄奄一息的模样。就当众人要放弃之时,王教授征得其家人同意,采用在体外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的全反式维甲酸进行诱导分化治疗,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如今,当年的小女孩已经30岁,依然健康地工作和生活着。

目前,利用王教授及其团队的治疗方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最能体现爱的就是医学。”将爱留给病人,是王振义教授的宗旨。从来不求回报的王教授有一次破例“收”了病人的礼物。王教授购买了一位康复病人制作的工艺品,“除了生存的希望之外,我也想给予他好好生活的信心。”

甘为人梯 事业高峰让贤后辈

每当谈起所获荣誉,王振义教授总是这样说:“荣誉是属于大家的,我成功了不能忘记这些日日夜夜与我一起奋斗的人。”王振义教授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血液学专业人才,而他爱才、育才、荐才的故事让人敬佩。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王教授在事业顶峰期让贤学生的故事传为一代佳话。现任我国卫生部部长的陈竺院士就是王振义教授的学生。王教授看到了陈竺的才能,不但替其申请破格录取研究生,还力荐其赴法留学,更在1996年,自己当选工程院院士的第二年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42岁的陈竺。

“现代医学科技发展非常快,而我却越来越老了,我相信"抛物线"理论,人生有顶峰,也要走向衰落。陈竺有进取心,又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血液事业要发展,就应该给年轻人发展的机会,给他们超越自己的机会。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希望我们血液学后继有人。”这就是王教授2011年的最大愿望。

爱问“为什么” 高龄学电脑

在众多学生眼里,王振义教授是一位研究型的临床医生,充满了好奇心和敏锐性 ,凡事爱问“为什么”。

不少学生“怕”王教授,因为王教授在研究和临床治疗上容不得一丝马虎,有的时候甚至把学生问得哑口无言。

同样严于律己才能以德服人。虽然已经87岁高龄了,但王教授坚持每周四查房, 自创“开卷有益”式,由学生向他提问。王教授用两天时间准备相关材料,并自己精心制作PPT。

王教授70多岁学习使用计算机,还学会了如何上网。他从来不用秘书帮他准备PPT,都是亲力亲为,“我在网上查到了很多最新的信息,要更新进去,而且重点的部分我会重点标注”。而每当有学生要拷贝PPT,他都乐意为之,“说明我的东西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