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哲为了他们放弃原则 音乐比赛背后的故事
张信哲,1967年3月26日生于台湾,歌手、演员、舞台剧团团长。1987年张信哲签约滚石唱片的子公司巨石音乐,发行第一张专辑《说谎》。1995年成立音乐工作室潮水音乐,并加盟EMI旗下附属厂牌种子音乐,凭着《宽容》专辑获得1996年的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奖。1997年推出专辑《过火》、《思念》、《挚爱》、《直觉》。2000年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流行歌曲榜台湾地区最受欢迎歌…
昨晚《歌手》第八期上演,张信哲携手台东桃源村22名孩子共同演唱了经典曲目《亲爱的小孩》。他身穿朴素的民族服饰,在歌曲中融入了台湾布农族的八部合音法演唱,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灵动展现到了极致,精彩的演绎让无数人感动落泪。
随着这期精彩内容的上演,他“出尔反尔”来参加节目的“交易”与“计划”终于浮出水面。
台上和张信哲合唱的孩子们就来自这个地方。台东县延平乡,地处中央山脉之上,山地占全乡面积的96%,且平均海拔达400米以上,乡内居民以台湾原住民布农族为主,产业以农业为主,由于受地形条件影响,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山区里孩子的教育也因此严重受限。
张信哲在大学时期曾参与支教实践,来到这个地方,从此便与台湾这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结下缘分。一直到现在,他每年都会来这里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贫困山区地方,尽他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和改善山区儿童的教育生活状况。
这位带着帽子的男子,就是30年前张信哲刚来到桃源村支教的时候教过的学生,他回忆到:“当年张老师给我起了一个英文名叫Simon(西蒙),那时候我手指断了,左眼失明,他一直鼓励我,后来我就一直很努力,用功读书考进了政大研究所,我的生命中有他不可或缺的功劳,我一直都记得他。”
而其实桃源村,并不是张信哲资助最大化的地方,这只是他资助的其中一个地方。从高中时候开始,到大学,这期间他一直在做支教活动,所以对于这些偏远的山区都很了解,只要他知道有什么地方有需要,他就会去帮忙、资助。长期以来他都一直关心着山区儿童的成长。
张信哲坦言:“我现在赚的钱多,就会做比较大一点的事情,以前学生时期,没有那么多的钱,那我就多付出一点自己的劳力。”
随着他多年的不断累积资助,这些偏远地区孩子的教学设施环境得到改善,孩子的教学水平也得到提高,现在有的学校已经配上了电子琴等一些常用的乐器设备。
这些山区部落的孩子,有着不同一般人的音乐天赋,他们有一个很赞的唱歌方式,叫做《八部和声》。正常的音乐音符只有7个,但他们能够和出8个声部,全世界只有他们的和声方法是这个样子。
张信哲说:“有好几个偏远山区的学校,他们有设立音乐教育的想法,但是因为各种资源分配的关系,但是由于地方条件的限制,孩子们很难收到正统的或是良好的音乐教育,其实很多的少数民族他们都有很高的音乐天赋。”
山区里的这些孩子,都特别喜欢张信哲,这个叫“S.H.E”的女孩组合见到他后就涌上来投进他的怀抱,这种自然亲的状态看得出来,孩子们对张信哲的亲切感,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张信哲不仅是引路老师,同时也是可靠的亲人和朋友。
据悉,《歌手》节目组从第一季开始就向张信哲发出邀请,但是被他连续拒绝了三次,并表示:“我拒绝比赛这种形式,不会参加。”而第四季,他终于来了,随着这期节目的播出,参赛的“计划”和“交易”曝光后,让大家相当惊讶。
“其实我本来只是用我的劳务捐给孩子们,但后来一想,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干脆做大一点好了。”在深入公益事业之后,张信哲才发现,大面积建立音乐教室并不是一己之力能解决的,要想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就需要扩大影响力,寻找更多资源来帮忙。
因此,他决定参加这个节目,提出的条件仅仅就是希望节目导演洪涛能一起帮忙,透过节目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一起加入行列,帮助各地小朋友走出音乐教育的困境。
“办音乐教室除了让小朋友们可以接触音乐,学习一技之长之外,也能够保留他们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就像这次参加节目的这些小朋友是台湾的布农族,有一种很特殊的八步和音的传统民族唱法,而且这个唱法全世界也只有他们有,我觉得少数民族的音乐应该要保留下来。”张信哲说道。
在不少人眼中,一个功成名就的资深歌手为了公益做出几乎赌上音乐声誉的事实在冒险,但张信哲还是为了“音乐教室”的公益项目义无反顾,甚至将自己这次参加《歌手》的酬劳全部捐献给这个项目。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帮到孩子们,一切都值得。
出道二十多年,张信哲一直是华语乐坛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之一。他没有“天王”的封号,却有着诸多让人艳羡的经典歌曲;他不算是“歌神”,但明亮穿透的嗓音却成为无数人心中的风景。成名前后3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善行更是得到粉丝的盛赞。他,永远是大众心中不变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