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又陷污染了 环境保护迫不及待
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了,我们都期待天空放晴,可是那只是一个期待,这些天的天气让北京又陷入,苦恼的污染中,阳光一直躲在乌云背后,让人恨不得扒开云层,尽情晒个够。
环境保护部15日通报,受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排放的影响,14日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00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16日至18日前后,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中度至重度污染过程。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说,14日,100个空气质量超标城市中,8个城市空气质量属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污染较重区域主要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徽省部分城市。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中,北京、天津、秦皇岛、唐山、邢台和衡水6个城市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廊坊、保定、石家庄、邯郸、沧州、张家口和承德7个城市空气质量为良。
截至15日12时,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中,北京、石家庄和衡水3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天津、秦皇岛、张家口、廊坊、唐山、沧州、邢台和保定8个城市为轻度污染,邯郸和承德空气质量为良。
罗毅表示,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未来几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前期较差,后期扩散条件有所改善。16日至18日前后,大气扩散条件较为不利,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中度至重度污染过程。
19日,扩散条件略有改善,京津冀北部、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部空气质量优良,山西南部和山东东部良至轻度污染,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20日至21日,扩散条件较为有利,京津冀北部和山东东部优良,京津冀中南部、内蒙古中部、山西大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北京市未来三天受弱气压系统控制,偏南风,回暖明显,湿度有一定增大,大气扩散条件较为不利,空气污染将逐渐加重。3月15日,地面高压后部,中层西南风,扩散条件较差,中度污染;16日,地面高压后部,高空西南气流,扩散条件较差,中度至重度污染;17日,地面低压底部,槽前西南气流,扩散条件进一步转差,重度污染。
环境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也是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随着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希望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存、绿水常流。“十三五”时期,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水绕津城、城在林中、天蓝水清、郁郁葱葱的宜居环境。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大气、水、土壤既是提供生态产品的环境要素,又是容纳污染物的环境介质。“十三五”环境治理的重点就是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继续实施清新空气行动,落实“五四三”治理措施,逐渐减少重污染天气。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大力推进燃煤锅炉改燃并网,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实现无燃煤化。
严格控制施工工地、堆场等各类扬尘污染。强化工业污染治理,防治机动车污染,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污染控制。到2020年,PM2.5年均浓度值下降25%。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工业、生活及农业水污染源治理。开展独流减河等河道污染治理,全面截污治污。实施水系联通和生态补水工程,改善重要河湖湿地水环境。严格控制土壤和其他领域污染。开展受污染农田、盐渍化土地等综合治理与修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观念,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实施大黄堡、北大港、团泊湖、七里海、永定河故道、潮白河等湿地修复保护工程。
开展大尺度、广覆盖的植树绿化,打造大绿大美生态空间。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及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环城镇、环村庄、沿轨道、沿公路、沿河道的“两环三沿”生态绿廊。建设津南、北运河、东丽湖等16个郊野公园,串联建设300公里绿色廊道,配套设置休憩驿站,形成城市绿色休闲新亮点。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十三五”期间本市要加快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主动控制碳排放,推动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推进开发区和华苑科技园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制度。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行企业间、产业间、园区内循环型生产方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打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绿色生活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人们常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近年来,在我国各级政府开展的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托起青山、绿水、蓝天、碧野的环境保护活动中,我们在大气污染、土地、水资源、城市环境等的综合整治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要让环境保护作为常态事业来抓,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不容置疑的作用,为我国的绿色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有的立足于改善水土环境质量的保护,有的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有的走遍全国义务宣传环境保护,有的钻研去除雾霾之道等等,用实际行动自觉地承担起了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的联合努力,深入实施大气、水土污染防治的行动计划,坚决制止打击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在生产中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资源消耗高的现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