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色公主”孙维世的死亡真相

2018-03-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提示:她是革命先辈孙炳文的女儿,也是周恩来抚养的"党的女儿",她是林彪曾经决定非娶不可的女人.她是著名剧作家金山的妻子,她就是"红色公主

核心提示:她是革命先辈孙炳文的女儿,也是周恩来抚养的“党的女儿”,她是林彪曾经决定非娶不可的女人。她是著名剧作家金山的妻子,她就是“红色公主”孙维世。她是红墙内子女中最有才华的,可才华横溢的她却因得罪江青被折磨至死

记得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周恩来》中有这样一组镜头:1968年10月,周总理在办公室里看阅公安部送来的有关孙维世的死亡报告书,"在押犯孙 维世于10月12日晚11时送公安部医院,诊断系蜘蛛膜下腔出血,经治疗无效,于14日下午3时30分死亡。

特此报告,王明苏修特务专案组。"周总理心情 特别沉重地在孙维世死亡报告上批示并告诉秘书"马上送公安部,叮嘱他们要保护好孙维世的遗体,准备检验。"秘书奉命走后,周总理陷入回忆中

历史倒退到上世纪20年代,孙维世的父亲孙炳文就是革命先辈,1927年春,蒋介石加紧反共步伐,阴谋发动反革命政变,孙炳文在黄埔军校的演讲中予以坚决揭露。在龙华被敌人杀害,时年42岁。

当时孙维世只有6岁,母亲任锐带着她逃亡到武汉,不久又回上海,继续坚持地下工作。孙维世从小就受到党的革命思想熏陶,小小年纪就能帮助妈妈烧 毁秘密文件或送信。从9岁到16岁,基本上过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除了母亲的教育,只在12岁时在北平贝满中学上过一段时间学。

图解:周恩来夫妇与孙维世在西柏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她随上海戏剧界救亡演剧队到武汉,沿途演出抗日救亡剧目《放下你的鞭子》。作为一名在敌占区残酷的斗争中成长的 革命烈士遗孤,虽然当时只有16岁,但孙维世的思想却成熟得多。她找到驻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请求去延安,恰巧碰到周副主席,一阵亲切问候,不久,周恩来便派 专人将孙维世护送到延安,先后到抗大、党校、马列学院学习,周恩来和邓颖超写信给任锐同志说:愿将烈士遗孤当成自己的女儿。

并常写信鼓励教育孙维世: 你是我向党负责的女儿。

而孙维世也非常尊敬周恩来和邓颖超,把他们看做是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经常去看望或住在他们身边。1939年,毛泽东亲批同意孙 维世到苏联学习,并由周恩来和邓颖超亲自带她飞往莫斯科,并以优异成绩先后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莫斯科戏剧学院。

1949年2月2日,进入北平后,更得到市民与文艺界同行们的欢迎。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会见斯大林,孙维世担任代表团的翻译组长,一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身边做机要工作,她勤勤恳恳,严守纪律,受到了领导人的表 扬。但是,孙维世不会想到,正是这次工作经历,多年以后竟成了一场轩然大波的祸根。

在那个时代,孙维世的确与众不同,她在红墙内的子女们中间最有才华,是唯一配得上才华横溢四个字的一代才女。加之无出其右的容貌,在红墙子弟们中人称红色公主。罗瑞卿大将曾说:这是我党培养的第一位戏剧专家,红色专家。

此后,孙维世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可以自由进入中南海的极少数女性之一,就是平时她也可以带人进去,中央领导人和警卫人员决不阻拦。孙维世成了那个时代令人羡慕的红色公主。

文革初期,江青曾经和叶群说过:现在趁乱的时候,你给我去抓了这个仇人,你有什么仇人,我也替你去抓。江青在这里提到的她的那个仇人就是孙维世。

前面提到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时,孙维世担任过翻译组组长,陪同在毛泽东身边。作为翻译在主人公的身边本属无可非议,但是,奇怪的是江青 对这件事大起疑问。不论是后来金山的回忆孙维世的文章《莫将血恨付秋风》,还是《话剧皇帝金山传》以及文革史料中都明确无误地记载了江青不断追问孙维 世,要孙维世说一说她和主席出国的事情。而且,这个要求的未获满足竟然成了江青仇恨孙维世的一个主因。

其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孙维世在莫斯科学习期间,认识了一位年轻的八路军将领,他就是当时的抗日名将林彪。1938年,经中共中央批准,林彪去苏联治伤。莫斯科的许多中国烈士子女邀请林彪去作报告。看着这位为抗日战争作出大贡献的年轻名将,烈士的后代们都很羡慕。

就在这时,林彪认识了孙维世。他们同样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林彪向孙维世谈了很多国内抗战的情况,孙维世很感兴趣。在交往中,两个人很快就熟悉 了。孙维世长得端庄、秀丽,常有笑容,在延安读书时就是学校里有名的美女。在交往中,林彪对她产生了好感,当时曾向孙维世求婚,但被孙维世拒绝了。 1942年林彪回国后,在延安与叶群结婚。

作为新中国领袖的毛泽东决定出访苏联。夫人江青要求前往,没有得到批准。曾经留学苏联的孙维世却被任命为随毛泽东访苏的翻译组组长,同时兼管访问中的一切机要工作,这令很多人羡慕不已。

出访归来,江青找到孙维世,要她谈谈随同毛泽东出访的情况,孙维世拒绝了。她对江青说,这些都是国家机密,没什么好谈的。

江青后来曾对孙维世说,你是总理的女儿,我是主席的夫人,我们联合起来力量就很大,要对付那些反对我们的人。孙维世对此大惑不解,她天真地认为,所有住在中南海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同周恩来夫妇一样地喜欢她,有什么需要对付的呢。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夫妇根据孙维世所学的专业,将她安排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后来又因工作需要调到中央实验话剧院。她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导 演成长为总导演、副院长。可以说,孙维世是上世纪50年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

她先后翻译了外国名剧《一仆二主》、《女店主》,导演了《保尔柯察金》、 《文成公主》、《马兰花》等很有影响的剧目,同时与其他艺术家共同创建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她的这些成就令周恩来夫妇十分高兴唯一不高兴的是,这位红 色公主在对待恋情时依然倔强、执拗。在青年艺术剧院的工作中,孙维世认识了担任副院长的著名戏剧家金山。他们共同排一部戏,孙维世任导演,金山任演员, 在工作中两人相互产生了好感。

其实,周恩来对这件婚事不太同意的理由是因为金山当时是著名演员张瑞芳的丈夫,这样做不合适。

1950年10月14日,孙维世和金山在北京青年宫举行结婚典礼。会场上孙维世苦苦搜寻,但看不到周爸爸的影子。看到小超妈妈出现时, 她非常高兴。邓颖超告诉她,周爸爸很忙,不能来参加婚礼,但给她送来了一件礼物。

邓颖超当面打开了一个小纸包,很多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都很有兴趣地围 上来观看。令每个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包裹里竟然是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聪明过人的周恩来将自己对女儿未来生活的千言万语都包含在里面了。

令孙维世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江青此时突然出现了。她带着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和李讷,开了3辆小车,浩浩荡荡而来。面对许多30年代在文艺界共 同战斗过的老同事,江青瞧也不瞧,只对孙维世说:你怎么不去看我了?并再次追问孙维世随同毛泽东出国访问的事情。临走,江青送了孙维世一对绣花被罩。

1963年话剧《杜鹃山》上演后,江青曾找过孙维世,希望她能参与此剧的改编。孙维世听后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江青,不解地说,这个剧是青年剧院写的,我现在是实验话剧院的工作人员了,让我来做这件事情是不合适的。孙维世这是在回绝江青的邀请。

江青很生气,一转头就走了。不久,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不能让洋人、死人、帝王将相统治文艺舞台的一系列指示,江青认为拉拢孙维世的最佳时机到 了。在周总理作为总导演的大型歌舞剧《东方红》的座谈会上,江青突然跑进来坐在孙维世旁边,低声说:你导了那么多戏,有没有问题呀?这回该到我那儿去了 吧。可这位红色公主依然不买江青的账。

对于毛泽东的戏剧工作指示,周恩来和孙维世交换意见,孙维世也热烈响应,要求到热火朝天的大庆油田深入生活。周恩来很高兴:去吧,好男儿好女儿都要志在四方。

1967年12月的一天,孙维世与金山的家里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打开房门,一下子冲进来一群人,说是公安人员,有重要的事情找金山。

孙维世站在那里说不出一句话来,眼睁睁地看着一群来路不明的公安人员将自己的丈夫抓走。不久,从外面传来消息,说金山的罪名是特嫌。

1968年3月1日深夜,孙维世家里的房门被敲响。一群人冲进屋来,什么话也不说,拉着孙维世就朝外面走。汽车在外面转了不知多久才停下,孙维世被关进一间黑黑的屋子,连夜审讯。

逮捕孙维世的并非公安机关,而是一批空军部队的现役军人,他们是根据叶群的指示将孙维世抓走的,而叶群又是依照江青的指示行事的。孙维世家里的 所有信件都被抄走,这当中有大量江青等人写的赞扬孙维世的艺术才华的信,也有很多孙维世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合影,都被江青一把火焚毁。

为了阻止周恩来 营救,他们没有将孙维世关进秦城监狱,也没有送到军队看管,而是关入北京市公安局一个秘密的看守所,将孙维世改为孙伪士,并定为关死对象 从被关押那一天,孙维世就注定了将被折磨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