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国去向 黄建国:坚持“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

2017-1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本次干部选任改革的基本思路.这次干部选任方案,突出了"四个需要":一是推动事业发展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根据市州和省直机关领导班子建

1、本次干部选任改革的基本思路。这次干部选任方案,突出了“四个需要”:一是推动事业发展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根据市州和省直机关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情况,注重领导职位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机关干部和基层干部的交流,既充实机关、又加强基层,促进优势互补和结构合理。

这次干部选任,对在条件艰苦、困难较多地方工作的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都作了统筹考虑。提拔到省直单位任职的优秀县(市、区)委书记,14个市州各保证1名,都是年富力强的干部,其中,提拔为正厅的1名、副厅的13名。

从省直机关、国有企业、高等院校下派到市、县任职的干部11名,其中厅级干部10名,国有大型企业副总1名,5名厅级干部兼任县委书记(含两名正厅级),充分考虑了下派干部的个人特点和市、县班子建设的现实需要,使下派的优秀年轻干部与市、县干部优势互补,激发潜力、增强活力。

根据工作需要,对在市和省直部门任职的4名同志作了调整安排。进一步畅通了党政干部、企业干部、高校干部“三支队伍”的交流渠道,下派的干部有省直机关的,也有高校和企业的。

努力促进市、县和省直单位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是落实“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的需要。这次提拔到省直机关任职的干部和选派到市、县任职的干部,符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符合注重品性、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要求,是从“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中好中选优、优中选适选拔出来的,给他们委以重任,优化政治生态,让符合“三个不吃亏”要求的人有奔头,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三是建立从基层选拔干部长效机制的需要。实践经验和基层经历,对干部的成长至关重要,对基层工作的加强也非常必要。加大提拔优秀县(市、区)委书记到省直机关任职的力度,建立从基层选拔干部的长效机制,有助于形成来自基层的党政干部培养链,进一步提高基层岗位的吸引力,激励广大干部安心基层建功立业,更好地把省委加强基层基础的战略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中,进一步营造重视基层、加强基层和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

四是从战略上加大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力度的需要。着眼培养人才的长远需要,着眼年轻干部的全面发展,从省直机关、省属企业、高等院校集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县任职,具有战略意义。

选派下去的干部都是40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综合素质高、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但缺乏基层或多岗位锻炼经历。让选派下去的干部去基层“补课”,积累领导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到基层去丰富阅历,提升其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有助于干部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薪火相传。

2、本次干部选任方案的产生过程。主要介绍一下选拔到省直机关任职拟任人选和选派到市、县任职拟任人选的产生情况。这次干部选任,充分体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方针。7月至8月,省委选派了由22名省委督办专员、6名省政府党员参事带队, 56名工作人员参加的28个督查组,分赴122个县(市、区)和部分省属高等院校、大型企业,进行一个多月的督查。

督查组成员对各地、各单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党的建设情况特别是党政正职工作表现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形成了综合报告,并对每个市州的县(市、区)党政正职的表现进行了排队,提出了任用建议。

8月底,省委组织部部务会集中三天时间,逐一听取了28个督查组的督查情况汇报,并向省委常委会专题报告了督查情况。

随后,各市州委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每个市州推荐了两名优秀县(市、区)委书记作为提拔到省直单位任职的建议人选。督察组的考察意见和市州委的推荐意见基本一致。9月份,在单位推荐、组织筛选的基础上,提出了拟交流到市、县任职的考察人选。

11月11日,召开了省“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专门听取了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11月14日,常委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14名提拔到省直机关任职、11名拟交流到市、县任职、4名调整任职的干部建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