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新诗词 【直播回顾】骆新说:曲高和寡的中国诗词大会为何收视率爆棚

2017-09-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持继的热情,也就是将热情常态化.最受追捧的<古诗文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从三四岁开始学**古诗文,到五六岁热情逐增,尔后十几

        持继的热情,也就是将热情常态化。最受追捧的《古诗文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从三四岁开始学**古诗文,到五六岁热情逐增,尔后十几年热情依旧。

这样才真正可能2000首诗词熟稔于心,并化为日常的语言表达。大家常说,坚持1万小时,一般就能将事情做得超群。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每天坚持1小时,坚持27年;每天坚持2小时,坚持14年;每天坚持3小时,坚持9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十年磨一剑”、“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意思。

        想特别说明的是,持继的热情实际上就是烧炼自我的圣火,最终一定是百炼刚而化为绕指柔,使自己具有一种坚毅、静定的品格,处变异而不惊惧。

第二把钥匙:

        系统的经营,也就是建立文化史的概念。自先秦至晚清,中华古诗文走过几千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时空。从文学发生、发展的角度看,具有鲜明的文化层累特征。因此,建立文化史概念,是学好古诗文的一把重要钥匙。

        但这不是说从古至今什么都要学,也不是说一定要从《诗经》或《尚书》开始。而是说,有一个“史”的概念。这样,无论是从唐诗开始,还是从宋词开始,我们都会“溯回从之”、“溯游从之”,使自己所学的那个“点”或那一“层”与之前、之后产生关联,就较容易产生几千年尽入心中的会通,识其形貌,明其心性,得其真理,最终凝结成硕果,而不只是一些碎片,随时可能丢失。

        因此,用一本文学史著作(如章培恒、骆玉明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作参照,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一些关键时间节点上产生的诗或文阅读,对普通读者来说是非常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第三把钥匙:

        生命的体验,也就是用己心感知古诗文中作者的生命存在。经典作品都是作家生命的转化,因此都有作家独特而浓郁的生命情意。我们读古诗文倘若不能与作家的生命产生对接,不能与作家凝结在文字中的独特而浓郁的生命情意连通,那么这些诗文就不能在我们的心中复活,这些文字的活性特征就不能显现。

        因此,用我们自己的生命意识与作品中凝结的作家的生命意识对接,实现古今生命的连动、连通,我们才能真正读到古诗文的意味,享得情味,获得真理。

        例如《诗经》的开篇《国风·周南·关雎》,其核心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即是说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于是醒着也想,睡着也念,日夜为之所动。读这首诗,我们就一定要调动我们内心曾经拥有的某种为之所动的求索情愫去感知诗作中作家为之所动的求索生命情愫。

        在这样的互动之中,古今之人就成为一体了。我们常说,阅读是陶养心性、变化气质的美化生命的良方,而生命体验正是产生这种作用的核心要素。荀子所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其要义也在此。

第四把钥匙:

        设身处地,就是把自己放在作者所处的境遇中、根据作者可能有的知识、见识、追求等去理解诗文,简单说就是还原作品产生的文化逻辑。

        我们说话写作都是有特定的文化逻辑的,为什么是这样方式说而不是那种方式说,背后都有文化逻辑。君子说话是君子的文化逻辑,流氓说话是流氓的文化逻辑。古人说话有古人的文化逻辑,今人说话有今人的文化逻辑。不同的逻辑虽然可以找到相通之处,但一定有不同的特质。

        一个故事,在古代作家那个生存环境中可能表达什么,在今天的生存环境中可能表达什么,也许相同,也许大不相同。对大不相同的表达,我们就要设身处地地找到作者在那个环境中可能有的表达,而不是用今天可能有的表达替代它。

        比如《左传》“寺人披见文公”的故事,从《左传》的作者看来,寺人披作为晋惠公、晋怀公的旧臣,不为旧主而死,却死心踏地投奔新主晋文公,是应当否定的。因为他谁得势就依附于谁,谁当主子就效忠于谁,在传统道德中是不忠的表现,是应当谴责的。

        因此,对“如何评价这个人物”的问题,我们就应当设身处地,从《左传》作者所处的生存环境的角度来理解,认定寺人披是一个见风驶舵、没有操守的小人;而不是仅从寺人披胆识过人、富有辩才的角度来褒扬他,称之为难得之才。

        如果用新道德看,晋文公是晋国国君,对晋国的发展很有贡献,是春秋五霸之一;如果没有寺人披的求见与告密,他可能就在那次阴谋中被火烧死,因此,寺人披是一个对晋国有很大贡献的人。这显然不是《左传》作者要表达的。

        这样的阅读就是回到古诗文产生的文化逻辑中去,我们就能较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据我观察,这一把钥匙是我们今天最不愿使用的,大家往往是“一揖拜百佛,我拜我心”,更愿意用“我注六经”之法读书。但倘若没有之前入乎其中的“六经注我”,是不太可能有出乎其外的“我注六经”的。

第五把钥匙:

        因声求气,是指“根据文章的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来诵读,并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气盛言宜,又通过对气盛言宜的体会来体会作者的情意,‘使我之心与古人之心沂合于无间’”( 周振甫《文章例话》)。

        我想,这里有两点需要关注。一是诵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法,最核心的一点是它可以通过“气”之感应使诵读者获得语感。而说话、写文章最重要的不正是这语感吗?

        也许有人认为**了再谈诵读为时已晚,其实不然。**的诵读有**的优势,那就是因为有了更丰厚的积累、更强的理解力而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气盛言宜”,因而也更有利于把自己生命所学所积通过诵读融会贯通起来。这种融会贯通实际上就是生命情智的增长。

        二是“气盛言宜”。“气盛言宜”是指文气贯注而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转折等声调。揣摩、体会这样的声调,对理解、享受诗文是非常有益的。今天我们在放声读古代诗文时有许多方式,有人强调用古调(如唐调)吟唱,有人认为普通话更好。

        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特别的场域要求,其实用自己最自然的声音朗读即可。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如果能找一本讲古诗词格律的书(如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读一读,了解这方面的一些常识,对自己的诵读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我们不一定能五把钥匙全用上,但若都能用上,那说不准就真的可以登其堂入其室。最后一定要强调,所有的阅读,特别是读古诗文阅读,最终只有将所读与自己的生命产生深刻的关联,在生命体验中获得审美体验,产生古今文化的贯通,让知识与“我”的生命融为一体,才能就将知识内化为“我”的知识。

这样,无论走到哪里,知识都将融入生命之中,一定会变成生命成长中的永远不会丢失的部分,参与到生命成长的层累之中,不断提升生命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