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突骨是怎么死的 他死后诸葛亮为什么流泪
也许只有喜欢打游戏的男生的才知道,三国里面竟然还有一个武力超群,却不被我们记住的武将,兀突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汉尺约合现在2.77米),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兀突骨乘骑巨象,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
手下有等军蛮兵皆使利刀钢叉,谓之“藤甲军”。其军至矮者九尺,面目丑恶,见者皆惊。洞中有一等藤,生于山涧之内,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穿成铠甲。前胸并后背各用一片,两臂两片,又做成大裙五片,共为一副,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甚是轻巧,刀剑皆不能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于地;刀砍枪刺,亦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国内有一江桃花水,若别国人饮之尽死,惟乌戈国人饮之倍添精神。
兀突骨死的时候,诸葛亮落泪了,兀突骨死在诸葛亮的计谋之下,因为兀突骨带领的藤甲兵刀枪不入,诸葛亮设计将藤甲引到盘蛇谷,魏延引军转过了盘蛇谷,望白旗处而走。兀突骨统引兵众,随后追杀。兀突骨望见山上并无草木,料无埋伏,放心追杀。赶到谷中,遇见数十辆黑油柜车。蛮兵报曰:“此是蜀兵运粮道路,因大王兵至,撇下此车而走。”兀突骨大喜,催兵追赶。蛮兵争竞取之,将出谷口,不见蜀兵,只见山上横木乱石滚下,垒断谷口。兀突骨令兵开路而进,忽见前面大车小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兀突骨大惊,慌忙退兵,听得后军大喊,报说谷口已被干柴垒断,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
兀突骨见无草木,心不大慌,犹令寻路而走。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内药线皆着,就地飞出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无铁炮之处,粮草之车尽皆爆开,内有硫黄焰硝引火之物,那火光往来飞舞,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的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望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太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孔明泣泪而叹曰:“吾虽有功,必损寿矣!”这国之人,不曾走了一个。左右将士,无不凄怆。
兀突骨和孟获是盟友的关系,孟获六次被诸葛亮打败,向兀突骨求救,兀突骨便派出了藤甲兵,《三国演义》里面是这么记载,却说带来洞主与孟获曰:“此去东南七百里有一国,名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手下有等军,谓之“藤甲军”。其军至矮者九尺,面目丑恶,见者皆惊。
洞中有一等藤,生于山涧之内,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穿成铠甲。前胸并后背各用一片,两臂两片,又做成大裙五片,共为一副,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甚是轻巧,刀剑皆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若得此兵,擒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孟获大喜,遂投乌戈国来见兀突骨。
兀突骨南蛮乌戈国国王,诸葛亮挥师平定南蛮时,兀突骨协助孟获发起了第七次反击,兀突骨所在的乌戈国,是一个生产毒虫猛兽的原始之地,兀突骨的军队不穿盔甲,而是穿他们特制的藤甲,这种藤甲刀枪不入,而且十分轻巧,再加上兀突骨的士兵化上了鬼神的彩妆,让诸葛亮的大军十分恐惧。
诸葛亮知道正面对战藤甲兵肯定要吃亏的,于是避开正面对战,设计将藤甲兵引入盘蛇谷,用火计烧死,当时兀突骨追赶魏延,连战连胜,追到了盘蛇谷,看到蜀军的粮草,以为大胜,诸葛亮这时候万箭齐发,藤甲一遇到火便着了起来,兀突骨和大军葬身火海。
南蛮乌戈国国王,孟获盟友。身长一丈二尺,以丛林百兽为食,烹象为饭,不吃五谷杂粮。乌戈国毒池中的水蜀军喝会七窍流血而死,乌戈人喝下不仅不中毒,反倍添精神。
他的士兵都穿着反复晒干浸油的藤制成的盔甲,轻得能浮在水上,又坚硬得能防住刀箭,他们因而被称为“藤甲兵”。他因刀箭不入的藤甲而最初对蜀军取得一些胜利。但诸葛亮指出藤甲可燃,命手下诱兀突骨及其士兵进入圈套,兀突骨及其军队全军覆没,乌戈人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