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李海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海清副教授应邀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
11月27日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海清副教授为建筑系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题为"在地实践——建造模式如何深度影响了中国的建筑设计"。开场,李教授用一个在特定环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的建造任务(科学观测站)为例,解释了题中"地"的含义,同时也引起常被忽略的思考: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下,选择恰当的方式设计并建造?
首先,李教授分析了在工程中影响建造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了设计构想,建造实施和背景环境三个主要因素。在三个因素中,设计构想具有很强的主观选择和弹性空间,它依赖于建筑设计师对工程背景的深刻理解和对建造技术方式的全面把控,以及对可能出现各种差异的预判。
然后,通过举例说明了在特定的时代中社会和自然环境下的成功建造案例。在厦门大学建造伊始,陈嘉庚先生通过海外侨胞募捐的善款建造的厦门大学大礼堂,出于对中华传统建筑风格和建造方式的发扬,以及对善款的格外珍惜,叮嘱设计师和工程总监切尊此旨,于是有了传统木构屋顶和当地石材合构的佳作。
到解放后,国家面临着国内科教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国外敌对势力威胁的双重压力,快速,安全,低价成为特殊时期建造的指导原则,于是"干打垒"建筑应运而生,传统建造方式与现代建造材料结合,产生出大量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建筑。
如今,现代的建造方式与传统居住文化之间产生了深刻裂痕,而裂痕本身是由彼此认知的局限和差异造成沟壑。
南京大学著名设计师张雷,利用地方传统的砖构建造方式与现代居住空间结合,建造出"诗人住宅"。由以上案例,"……意在笔先,匠在意前。‘匠’是‘意’之达成的社会性,生产条件是前置条件。"设计者或建造者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控制者,智慧和知识的火花将特定时代社会背景的约束与建造方式完美结合,创作出特定形态的佳作。
之后,李教授将近百年的建造技术进行了梳理。令人惊讶的是建筑领域,特别是国内建筑领域,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仍然采用人力建造的方式,机械和新建造技术只是在近几十年才被应用,而且大多数建造工地中所使用的,仍然是人工建造的方式。
对比其他行业,比如汽车制造业,早已在上世纪中叶形成生产线,于近二十年内形成现代化加工。加之国内建造的人力成本逐年攀升,建造质量却前进缓慢,给建筑造价,品质等方面形成巨大压力。然而,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出现已有些年头,但是推广和应用却受到多多方面的压力,进展缓慢。
最后,李教授总结,建筑技术本身并无优劣,只有适合与否。面对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诸多窘境,新技术预制装配或许是解决目前窘境的方式之一。"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为谋,故功效不能相并"——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