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孟子的生平经历介绍及经典语录大全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曾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一直没有得到实行。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受儒教祭祀。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中 文 名:孟轲
外 文 名:Mencius
别 名:孟子 子舆 子车 子居
国 籍:东周(战国时期)
民 族:华夏族
出 生 地:邹(今山东省邹城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己酉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壬申年)
职 业:思想家 教育家
信 仰:儒学
主要成就:被加封为“亚圣公”
后世称为“亚圣”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发扬、完善并推广孔子思想和儒学、儒家五大圣人之一
代表作品:《孟子》
学 派:儒家
影 响:孟氏始祖
尊 称:亚圣
孟子跟孔子一样都是山东人,而且人生经历也跟孔子很相似,都是年轻时周游历国,但是总是显得不合时宜,他的学说思想总是不被采纳,只好郁郁寡欢。即使孟子通常显得很慷慨激昂,善于辩论,咄咄逼人的样子,但是内心里孟子也是很寂寞的,因为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很难得到采纳,也是不合适的,孟子的失败是注定的。孟子平时总是满口仁义,希望人人都能做正人君子。这些道理本身都没有错,也常常能使人信服。
不过这些用在约束个人,提高个人修养的方面还有用,但是治理国家毕竟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也不能靠仁义道德,提高人的修养来简单处理,一个全部都是君子的国家一样是会发生矛盾的,个人的修养决定不了国家的繁荣强大。不过孟子提出尊卑有序,用亲善来改善缓和社会矛盾在社会矛盾突出的初秋战国的乱世中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但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孟子生前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同乡,相传他原名孟轲,字子舆或子居。孟子祖上也是贵族后裔,可是家道中落,到他这一辈已经是家境贫寒的普通百姓,也就是社会平民阶层,所以孟子从小就生活在市井百姓中间,很早就体会到民间疾苦。
不过,虽然孟子家已经是平民百姓,但是他家学渊源,重视教育读书,所以他拥有当时贵族才会有的正式的名和字,并且酷爱读书,他的母亲为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信几次搬家,由此有了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也让孟子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巨大的影响,成为他后来思想学说的理论之一。
孟子的为人处世是很令人敬佩的,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族,从小生活艰苦,而且又自幼丧父,全靠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历经艰辛把他养大。所以孟子对母亲十分孝敬,他曾经很想远游,见识世面,但是一想到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要侍奉,就会不忍心。于是他就在家乡附近教书,一有时间便回家陪伴母亲,直到母亲去世,孟子又守孝一年,才依依不舍离开家乡周游历国,他是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的最好的实践者。
孟子还是一个很善于辩论的人,这一点与儒家其他的学者不同,他们通常放不下读书人的身段,不屑于或者说不善于与人争辩,但是孟子没有故步自封,他在向国君和诸侯推销自己的理论的时候,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将故事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就在气势上压倒对方,野史上甚至记载孟子就是因为与张仪的辩论处于下风,一气之下,吐血而亡的,可见孟子有其真性情的一面。
作为儒家思想的主要人物,孟子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社会地位在战国时都是深有影响的,孟子对当时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关于仁政的思想主张。战国时期孟子曾游历于各个国家,游说推行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对于当时战乱频繁的时代具有深远的意义。孟子在人性,社会观点,仁政,礼仪,民本,价值观等多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思想主张。
在人性方面,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仁善,与人为善,主张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品德,要求人们多注意检讨自身;在社会和政治观点上,同样是仁政治理天下,让王者一定要仁义治国,重视人民的自身意愿;在民本方面,它的思想是注重民心所向,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价值观方面更是强调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张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众所周知,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孟子把性善论当做他的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四端的出发点,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他相信人性本善,对人性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自发形成的,是人天生就具有的美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禽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不过孟子也承认人性的弱点就是食色性也,他并不主张人要时时刻刻压抑自己的本性。但是他强调在特定的条件下要战胜自己的弱点,比如为了仁义,就可以放弃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孟子虽然认为人性本善,但是他也认为人性也是会变的,比如受到后天的环境驱使,人也会做出不善的事情来,所以孟子特别强调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作用,跟贤德的人在一起即便是庸俗的人也会变成君子,相反与小人在一起,那人也很有可能会变成小人。
关于孟子史书只是记载了他的学说,连他的具体出身年月都没有详细记载,更别说是记录他是怎么去世的,后人只能通过想象来还原他的生平。有一种说法是孟子最后是在他的故乡鲁国平安老死的,并且还很高寿,也就是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并且孟子在临死之前,还看到了他的著作《孟子》一书的集结出版。如果是这样,老夫子也可以瞑目了,这也算是对他一生不得志的安慰了。
不过野史上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张仪与孟子在朝堂上辩论,张仪巧舌如簧,妙语连珠,他批评儒家那一套是何其虚伪的理论,并且指责孟子本人也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孟子当然不甘示弱逐一反驳。但是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步步为营,逐渐占了上风。孟子无法招架,一时词穷,急的满头大汗,他太想为自己辩解了,但是张仪发出阵阵冷笑。孟子急火攻心,气的大口吐血,倒地而亡。不过终究是野史,不足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