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妓女 潘素:张伯驹背后伟大的女人
潘素,1915年出生于苏州,是前清名流潘世恩的后人。潘素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亲出身名门,母亲沈桂香也是当地有名的大家闺秀,自然对于自己这个聪慧美丽的小女儿寄予了厚望。
潘素7岁时,母亲就为她聘请了苏州当地的名师,教她修习绘画、音乐、诗文,所以她自幼就精通画画,更是弹得一手好琵琶。
不久,不幸降临到了小潘素身上。潘素的父亲纨绔奢靡,败光家产,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顿。打击接踵而至,潘素13岁时,母亲因病去逝,父亲迎娶继母王氏入门。
两年后,王氏以潘素擅弹琵琶为由,将她送到青楼操琴卖艺。名门望族由盛而衰,潘素也只能听从继母的安排。
这个时候,潘素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张伯驹,著名收藏家,一位7岁入私塾,9岁就能写诗的翩翩公子,他才华横溢,是当时有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第一次见到潘素,就被她的才情和美丽所吸引,一见倾心。
张伯驹对这个气质独特优雅的女子甚是喜爱,潘素也对眼前这个才华横溢的公子暗生情愫。虽然张伯驹家中已有三位太太,但是两个人还是在一起了,20岁的潘素嫁给了张伯驹。
婚后两个人生活十分幸福,在张伯驹的帮助下,潘素的绘画技艺得以展现,作家董桥在《故事》一书中这样写道:“潘素跟过朱德甫、汪孟舒,陶心如,祁井西、张孟嘉学画,跟过夏仁虎学古文,家藏名迹充栋,天天用功临摹。画艺大进,张大千赞叹‘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解放后,北京官方曾将她的山水画当作礼品赠送给撒切尔、老布什等外国元首。”潘素的画画功力可见一斑。
张伯驹曾为潘素作词:“齐眉对月。交杯换盏,犹似当年。红尘世上,百年余几,莫负婵娟。”在张伯驹的世界中,与美和幸福有关的诗词,都应该是给潘素的。
也许是因为看过了人世太多的兴衰更替,潘素变得温雅娴淑而又十分独立。在动荡的年代,为了让国宝不至于流失海外,张伯驹几乎倾尽所有,别人都觉得他是“败家子”,唯有潘素对他不离不弃,始终坚定地支持丈夫。
文革时期张伯驹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曾经拥有稀世宝物的张伯驹,变成了一个落魄老头。
尽管如此,张伯驹依然很乐观。他的好友王世襄说:“在1969年到1972年最困难的三年,我曾几次去看望他。除了年龄增长,心情神态和20年前住在李莲英旧宅时并无差异。不怨天,不尤人,坦然自若,依然故我。”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许正是因为潘素的默默陪伴和支持,张伯驹才能度过那些最痛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