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烈锦院士2015 2015院士增选的5大变化: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无资格候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邱晨辉 卢义杰
新年伊始,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已于1月1日正式启动。相比往年,两院今年的增选,并未通过新闻通气会的形式向媒体介绍相关情况,一位中科院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说,今年的增选“十分低调”。
作为2014年院士制度改革后,两院迎来的首次院士增选,其增选细则究竟有何变化,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进行了如下梳理——
一、院士提名渠道变少了
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由院士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学部主席团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立候选人特别推荐小组(新兴和交叉学科特别推荐小组和国防和国家安全特别推荐小组),不受理本人申请。
两个特别推荐小组,成员由各学部常委会推荐,并经学部主席团审议确定。
工程院:候选人可通过院士提名(包括院士组成的特别提名小组提名)或有关学术团体提名;候选人本人只能接受其中一种渠道的提名,并在《提名书》中确认;工程院不受理多渠道提名,不受理个人申请。
文件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解读】
此前,社会上热议的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只差一票落选院士”事件,原铁道部的力挺在其参选过程中起了不小作用。正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2014年院士大会上所说,“一些候选人所在单位‘助选拉票’、‘集成、包装’的现象仍屡禁不绝。”那时,原铁道部之所以能够使上力气,被不少人归咎于“部门能够作为提名渠道”。
在修订前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中,按组织系统推荐的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这常被认为带有行政色彩。
【期待】
潘际銮赞同改革的方向,不过,他认为,究竟是哪一类、哪一级的学术团体,其细节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术团体也有很乱的地方。科协下面有很多学会,有的学会有水平,有的学会没水平,有的学会也可能被行政力量所掌握。”
他打了一个比方:原先有人对铁道部推荐的某些官员候选人有意见,但铁道方面有一个铁道类的学会。那么,这类学会会不会受到行政的影响呢?
也有院士建议,中科院增设的特别推荐小组渠道,一方面可以发现更多人才,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这一新渠道的建设工作。
二、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
科学院: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
工程院: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军队系统参照执行)。
文件来源:《中国科学院关于组织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解读】
现在,“部门”的推荐渠道被砍掉了,而作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张曙光,从规定上来看也被关在了增选门外。也有人表示,这个“原则”被执行到什么程度,是这一规定能否落实的重要体现,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所说,“大学的校长是不是也不可以再作为院士候选人?”
三、院士提名受限,违规或被取消选举权
工程院:院士提名:每次增选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3位候选人,院士可单独或联名提名。候选人获得3位院士的提名即为有效,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2位。院士要对提名行为负责。
院士不得泄露评审选举信息,特别是有关候选人的讨论、评价和投票表决结果等情况。如有违反,视情节轻重采取取消其提名、评审和选举权等措施,并在相关范围内通报。
院士不得收受候选人、身边人员及其单位、部门赠送的任何礼品、礼金,如有违反,在学部范围内通报;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当次评审和选举权,并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涉嫌严重违纪的,劝其放弃院士称号或撤销其院士称号
文件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解读】
院士的提名数量变少了,这是此前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去年,潘际銮告诉记者,新章程只提及院士推荐,但是,一位院士可以推荐几个人、一位候选人需要几位院士推荐,这些细节暂时还没有规定清晰,“院士当然会根据学术贡献和学术水平推荐他认为合格的人,不会推荐不合格的人。”
但是,院士推荐有时会与人情关系相伴,如果规定推荐人要达到一定数量,候选人就比较难“活动”了,“比如要5个推荐人。一个候选人哪能找到5个有关系的人呢?”
此外,在“院士提名”这一渠道中,院士如何对自己的提名负责,这一规定此前多是语焉不详。如潘际銮所说,如果推荐对象日后被发现存在学术问题,推荐人要不要承担责任?在张曙光被发现学术造假之后,其推荐人就一度受到舆论质疑。
四、增加院士终选全院投票选举
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选举实行等额无记名投票,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有效票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
工程院:各学部选举结果经主席团审议并被确定为终选候选人名单后,提交全院全体应投票院士进行会议或通信投票终选。终选采取等额选举,参加选举的院士须超过全院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方为有效,获得有效赞同票超过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
文件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解读】
不少院士认为,此举是从一定程度上对“烟草院士”现象作一个回应——201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引发争议。当时,包括钟南山在内的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的多位院士就“极力反对”,称谢剑平所称“降焦减害”科技成果中的“减害”一说,是对人体健康而言,其评审应由医药卫生学部来进行,而不是谢剑平所在的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然而,一个学部“插手”另一学部的院士评选、复议事务并无先例,当时钟南山就建议在合适的时机修改章程。
如今,章程改了,新一次的增选也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终选不会局限于某个学部的意见,这种情况下,烟草院士可能就不会通过。”
【期待】
但陈君石还有新的担心,比如,由于学科领域不同,终选是否会流于形式?陈君石说,“我们任何院士的专业范围都很窄,这可能会产生一些偶然性,可能有人不了解而‘瞎投’。这个形式还需要摸索,要走着瞧,看一看。”
五、候选人年龄上限下调5岁
科学院:要特别注意推选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被推荐人年龄(按增选年6月30日实足年龄计算,下同)一般不超过65岁。在各学部正式候选人中,60岁(含60岁)以下的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
工程院:年龄超过65周岁的候选人,获得6位院士提名即为有效,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4位。年龄超过70周岁的候选人被提名次数仅限1次。
文件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解读】
“之前是规定超过70周岁的候选人获得6位院士提名即为有效,一下子降了5岁。”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表示,增选新规对促进院士队伍年轻化非常重要。“院士队伍的年轻化,是现在院士队伍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