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师张良是如何死的 生前轶事有哪些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张良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中 文 名:张良
别 名:张子房
国 籍:中国(汉朝)
民 族:汉族
出 生 地:颍川城父
出生日期:公元前250年(辛亥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186年(乙未年)
职 业:政治家、谋士
信 仰:黄老之学
主要成就:助刘邦建立汉朝
助刘盈保住太子之位
爵 位:留侯
谥 号:文成
关于张良的妻子,史记中是这么记载的,张良原是韩国人,而他的先辈历代都是韩国的重臣。所以自小就给她签订了一门婚约,所以张良的妻子也是韩国的贵族之后。张良的妻子在史记中被唤作水夫人,在韩国破灭后,张良带着水夫人流亡天下。两人在逃亡时,感情越来越深厚,更于婚约在身,于是结为夫妇。水夫人还为张良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张不疑和张辟疆。而水夫人也因为体弱,生完次子便离开人世,张良悲痛万分,就没有再娶,而是专心抚养子嗣成人。
不过,在《解梁派远 张氏宗谱》中记载,张良的妻子曾先后有三人,分别是发妻周氏、姜氏、苏氏。而其儿子皆为其发妻周氏所生。除了以上两种说法外,在轩辕剑中张良的妻子叫水镜,是墨门弟子,赵国人。因其为了宗门劫难,毅然而然寻找机关术,在路途中几经生死,与张良一起破除万难,终成正果。张良与水镜二人在帮助刘邦夺得天下后,双双归隐山林,从此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隐士生活。
张良和范增分别是刘邦和项羽手下的谋士,所以后世就有很多人,将这两个人进行比较。在谋略上,范增要比张良厉害。楚汉争霸的时候,项羽手下的谋士基本都跑到了刘邦的大帐之中,最后能用的就只有范增一人。范增一人兼任领军、治国、谋略。刘邦虽然拥有韩信、萧何、张良和陈平这些著名将领谋士,但都挡不住范增一人辅佐的项羽。如果不是项羽本人自大,不听从范增的建议,刘邦可能早就被灭了。
但是要说到为人处世的方面,张良要比范增强了太多。张良在帮刘邦得到天下之后,没有去享受那荣华富贵,而是主动辞官归隐,逍遥于山水之间,并且还著书立说。反观范增,最后是被项羽猜忌,无奈辞官,病死在了回家的途中。范增和张良谁厉害,两人都是谋士,在不同的方面各有千秋,范增的谋略可能要比张良略强一点,但是在为人处世之上,范增还是差了很多。
张良拜师的典故叫做圯桥授书。据说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粗布衣裳的老人。那老人走到张良面前,直接把一只鞋子丢到桥下,然后让张良替他捡鞋。张良虽然惊讶,却还是下桥把鞋捡了起来,并恭敬地跪着替老人穿上。老人伸脚穿好鞋,然后笑着转身就走了。谁知那老人又返身回来,告知张良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和自己见面。张良听了,连忙答应。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并对张良五天后再来。
又过了五天,公鸡一打鸣,张良就出发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便让张良五天后再早点来。如此又过了五天,张良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看见张良没有再迟到非常高兴,便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后有大成就。十三年后,小子你将再见到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啦。” 然后老人就离开不见了。第二天早晨,张良看那本书,乃是《太公兵法》。张良觉得这事很奇特,于是常常用功专研此书。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良刺秦,指的是秦始皇第三次巡游,西汉初名臣张良年少时为国复仇刺杀秦始皇之事。张良曾在淮阳学礼,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张良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张良带着力士回到了国内,当张良得知秦始皇要出行的时候,就开始寻找埋伏的地点。最终张良选择了博浪沙。博浪沙的地理位置优越,路面沙丘起伏所以秦始皇的车队的速度就会降低,而且北面是黄河,南面是官渡河,芦苇丛生,便于逃跑。
秦始皇的马车是用六匹马拉的“天子六驾”,大臣“四驾”就很容易区别。但是秦始皇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早早的做了准备,准备了多辆副车,每辆都是由六匹马拉的,就容易混淆刺客。据说这一方法是由原来秦国的国尉尉缭准备的。秦始皇的车架临近博浪沙,张良与大力士就做好了狙击秦始皇的准备。但最终击中的是伪装的车驾。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历史上有记载的刺秦只有三次,荆轲和高渐离都是作了有死无生的打算;唯有张良在行刺失败后成功逃脱,并且逃过秦始皇“大索天下”的追捕。
张良卖布是民间的一句俗语,意为大材小用。张良是西汉初年的智才,有很大的本事,辅佐刘邦,在鸿门宴上位刘邦献策劝其保存实力,以备日后。张良是后世人学习的智者之一,同诸葛亮起到的历史意义类似。《张良卖布》本是秦腔的一个名段,其中叙述了张良年少时曾不得志而卖布,所以让这么大本事的人卖布而不是辅佐国家自然是大材小用。
张良计讲的是汉朝开国功臣张良在辅佐刘邦的过程中,经常出谋划策。所以张良的计策成了出奇制胜的代名词,所以把好的点子,计策都称为张良计。张良其祖先是战国时韩国人,五代在韩为相。秦国灭韩后,张良散家财而求得一大力士相助,用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伏击行刺秦始皇于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中,却击中副车而未获成功。传说张良意外得到姜太公吕尚所著的《太公兵法》,从而助刘邦登上王位。
大部分人认为《太公兵法》就是《六韬》,也有人认为这两个不太一样,一切分歧都源于无证可查——古书都已经找不到了。张良收到老人送的太公兵法后,日夜钻研,反复揣摩,终于精通兵法,有鬼神莫测之机。后来张良辅助汉高祖刘邦把秦灭了,建立了汉朝,亦报了秦灭韩的仇,便向汉高祖请辞。张良依照黄石老人书上所写修炼道术,运气丹田,使自己身轻如燕,能够翱翔天际。
秦时明月中张良的人物形象被设定成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激进青年,样貌洒脱不羁。张良出身韩国,家族“五代为相”。秦统一天下后,为桑海儒家小圣贤庄三当家,与掌门师兄伏念、二师兄颜路被并称为“齐鲁三杰”。
在秦时明月中,张良虽身为儒家弟子,性格、见识上却反而与墨家慷慨济世的教义相投。在墨家困难之时,张良挺身而出,暗中帮助墨家等反秦势力,并坚持儒墨两家不应相互排斥,又促成反秦联盟与“流沙”组织的利益合作,但也逐渐在无形中引起了一场牵涉到儒家甚至整个反秦联盟的轩然大波。
据说,刘邦登基后因宠爱戚夫人,竟不顾满朝文武大臣的反对,欲废太子刘盈,立赵王如意为皇储。张良见此,便为太子献计请来商山四皓。刘邦见四老已为太子左右,可见太子羽翼已丰,恐怕难以动摇,便放弃的易立太子的主张。在刘邦死后,吕后对张良曾设计保太子之功仍感激不尽。她设盛宴把张良召进宫来,希望张良出山辅佐惠帝,起衰振懦,扶上正道。对张良的学道之举不以为然,并“逼”着张良喝了美酒,吃了山珍海味。
张良回去后,上吐下泻了一番。他对吕后太了解,以他的精明洞达,岂能不会预见到日益壮大的吕氏集团与根深蒂固的刘氏集团将会有一场流血拼杀!对吕后请他出山扶持惠帝之举,他不敢当面拒绝,请求容他回去仔细考虑一下。吕后不敢逼得太紧,答应了。可是张良回去后就在人间“蒸发”了。以致张良死在何年何月,史家也只能界定在公元前186—189年之间。总之,张良离开长安后,又悠哉了六至九年,惠帝元年,张良病死,谥号文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