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华有哪些作品 他为什么看不起鲁迅

2017-07-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余华是现代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有着批判的意味,往往发人深省,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他作品被很多人喜爱着,不只是中国,外国也很多人都喜爱余华的作品.余华将无形的东西刻画成有形的东西,将民族责任感都加入其中,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余华是浙江杭州人,现代的著名作家.余华从1983年开始创作,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余华不仅在国内十

余华是现代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有着批判的意味,往往发人深省,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他作品被很多人喜爱着,不只是中国,外国也很多人都喜爱余华的作品。余华将无形的东西刻画成有形的东西,将民族责任感都加入其中,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余华是浙江杭州人,现代的著名作家。余华从1983年开始创作,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余华不仅在国内十分有名,在国际上也是十分出名的作家,可以说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出名的作家,他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余华以他的批判题材出名,写作很有洞察力和吸引力。余华被人称为是伟大的作家,他的笔墨似乎有着别样的生命力,开拓着不一样的世界。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这部小说在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这部小说的背景无疑是十分动荡的时代,不论是大跃进还是文化大革命都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大灾难。这部作品又何尝不是作者的真实写照,余华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一贫如洗,大起大落的人生给了他不一样的体会。于是《活着》在余华的笔下应运而生,人活着是为什么什么而活着?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还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比较早期的作品,于1995年创作而成。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许三观的人,他的人生的每一个难关都是靠着卖血渡过的。他对于卖血有着别样的感情。命运带给他的磨难,他都一一通过卖血摆平了。但是当他老了,卖血也没有人要的时候,他崩溃了。这个故事算不算可悲?但是却带着不同的批判味道。

在那个年代的现实力量感召着余华,他真切地体会到描写现实比形式探索有着更为感人的力量,他用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这样的小说也是余华对文学界对于先锋作家所谓的现实失语和玩弄形式指责的回击,确立了先锋作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兄弟》也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一共有上下两部,讲述的是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这部小说获得法国著名的《国际信使》周刊设立的“首届《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好像余华的作品总是格外受外国文学界的欣赏。

小说通过两个兄弟将两个不同的时代连接在一起,一个是文革事情,一个是欧洲的中世纪。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两人完全不同的时代所带来的强烈冲击,造成的震撼力实在是难以想象,而这其中更是恩怨交织,让人目不暇接。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后最新长篇小说。民间有传说,人死后会在人间停留七天,在第七天的时候会回家看看,也就是所谓的头七。余华根据这个传说,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揭示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

小说以第一人称描写,显得更为真实。主角死了,在自己的亲属朋友之间看到了从前没有看到的故事。小说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是一种被现实深深刺痛的感觉。

《现实一种》这本书一共有三个故事,用一种极其冷静的笔调叙述了死亡、血腥与暴力。余华写的是现实,却让人震撼非常。余华没有在其中加入任何的情感,只是用理智的笔法在写着一个亲人间自相残杀的故事,笔锋之冷漠,让人不寒而栗,也让人不忍接受。

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岁月到底留下了什么?回忆中的生活真的只是过去吗?过去又曾经拥有过什么?人生怎样才能变得饱满而丰富?这些都是自我拯救的象征吗?那些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波涛般涌动着,这是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

《往事与刑罚》是余华八十年代末创作的小说。这部小说还带有很大的预言性。小说的结构十分清晰,整部小说就是陌生人和刑罚专家两个人物围绕着起初陌生人追忆的过往展开对话,并且在他们的交往行为之中不断地铺开刑罚的历史。小说的最后,刑罚者自杀,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是刑罚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还是刑罚不公呢?

小说的主要情节都围绕着陌生人对于往事的追寻和刑罚专家对刑罚的实施的脉络展开,揭示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乃至于话语权力掌控者的精神史。两者在过程中都遭遇了失败,表明了余华难明的意味。历史的成长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小说揭示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乃至于话语权力掌控者的精神史。

余华在年轻的时候,对于著名的文学家鲁迅表达了深深的不屑。余华经历过文革时期,那时候在课本上能看到的只有毛泽东、鲁迅的文章。余华曾经说过:“我学了十年,反复的都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总觉得鲁迅是被扶持的作家,就像现在所说的炒作一样。”

余华最初投稿的时候,杂志社的编辑说他的小说像鲁迅,余华却说自己的作品比鲁迅好多了。如今的余华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也多了人生的体悟,对于鲁迅的作品也能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余华说,鲁迅的作品,没有阅历的人是很难读懂的,小时候根本不适合读鲁迅,如今再读鲁迅,才能体会到鲁迅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