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产恐怖片市场的现状调查:"闷声发小财"时代已过

2017-09-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一大批恐怖片,没有路演,甚至没有像样的首映礼,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下映,而当回顾票房时,才猛然发现,相对于极低的成本,它们卖得没有想象中糟糕.恐怖片的市场环境究竟如何?<京城81号2>上映的第十二天,票房突破2亿,与前作一起,成为国产恐怖片中唯二票房过亿的佼佼者,捍卫了"国产恐怖片第一IP"的金字招牌.过亿很难,过1000万同样难.从2012年开始计算,目前票房突破1000万的国产恐怖片仅有33部,其中票房过2000万的有15部,票房过5000万的仅有6部.事实

这一大批恐怖片,没有路演,甚至没有像样的首映礼,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下映,而当回顾票房时,才猛然发现,相对于极低的成本,它们卖得没有想象中糟糕。恐怖片的市场环境究竟如何?

《京城81号2》上映的第十二天,票房突破2亿,与前作一起,成为国产恐怖片中唯二票房过亿的佼佼者,捍卫了“国产恐怖片第一IP”的金字招牌。

过亿很难,过1000万同样难。从2012年开始计算,目前票房突破1000万的国产恐怖片仅有33部,其中票房过2000万的有15部,票房过5000万的仅有6部。事实上,绝大多数国产恐怖片的票房都在几十万至几百万这个区间里。

尽管票房不高,但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每一个星期,你都会发现有一部新的恐怖片要上映。看片名,怎么又是笔仙、碟仙、筷仙、恐怖XX、XX惊魂,印象中似乎已经上映过800遍,根本分不清;看演员,要不就是毫无明星,要不就是让你发出“TA已经过气了吧”这样的感叹。

这一大批恐怖片,没有路演,甚至没有像样的首映礼,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下映,而当回顾票房时,才猛然发现,相比成本,它们卖得没有想象中糟糕。年复一年,一茬又一茬的恐怖片前赴后继,一方面说明市场的确有需求,另一方面也有人分析,恐怖片其实是“闷声发财”的类型。

恐怖片的市场环境究竟如何?让我们在关心票房大户“京城81号”系列的同时,也走近小成本恐怖片的另外半壁“江山”。

恐怖片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上映近三周,票房累计240万,对于成本300万的恐怖片《撞邪31号》来说,这结果当然不能让监制来喜和导演李克龙满意。

2013年,李克龙导演的另一部恐怖片《花咒》曾拿到270万的制作成本和近200万的宣发费用,最后获得了620万票房。比起票房,更让李克龙感到焦虑的是:“《撞邪31号》成本不但没增加,还减了,远远不如《花咒》的成本,宣发成本更低,低得可怜。”

就在《撞邪31号》上映一周后,国产恐怖片领域的航空母舰《京城81号2》来了。

截至7月18日发稿,《京城81号2》上映13天,票房已经突破两亿,虽然比起2014年《京城81号》近4.2亿的成绩还有所差距,但已经实现了出品方恒业影业的老板陈辉的预期。

陈辉没有透露《京城81号2》确切的成本,只表示“比第一部高一点”,但他坦言票房预期是根据成本推算的,所以我们大致可以推断,《京城81号2》的成本约为6000万。

2014年,《京城81号》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影片本身是恐怖片的一次量变式升级,和同期上映的影片差异明显,主演吴镇宇凭借《爸爸去哪儿》的热度正当红——所以《京城81号》在票房上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在理性分析了如今的市场环境后,陈辉认为,2亿是目前恐怖片的一个天花板,而《京城81号2》确实刚刚打破两亿。

《撞邪31号》和《京城81号2》,代表的是国产恐怖片的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巨额投资和漂亮的票房成绩,另一边则是不足500万的小成本投资和看起来入不敷出的票房。以2017年为例,除了《京城81号2》票房过亿,《碟仙诡谭2》票房超过1000万,其余恐怖片均未过600万票房。而年度恐怖片票房前二十里面,甚至有票房不足100万的影片。2016年、2015年的情况亦然,恐怖片的票房整体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状,大量票房不足1000万的恐怖片构成底座,上面是2000万体量的少数几部影片,而票房超过2000万的作品则绝对是恐怖片领域的“金字塔塔尖”。

因此,当《魔宫魅影》和“京城81号”系列等片通过不断升级的制作成本来探索恐怖片发展的可能性时,大部分恐怖片还徘徊在生存的边缘。2017年票房排名前20的恐怖片里,排名最末的《惊门》和《惊悚小说》票房都不足100万,票房240万的《撞邪31号》尚能排到榜单第12位。《京城81号2》以2亿票房领跑,超过今年其他所有恐怖片的票房总和。顶级恐怖片只是极少数,2012年到2017年,票房超过4000万的恐怖片仅有6部。数量巨大的低成本恐怖片构成了恐怖片票房的另外半壁江山。

那么,这些恐怖片的立命之本是什么?

恐怖题材是市场刚需

答案很简单——恐怖片有固定的受众群体,进院线更容易,成本低,没有那么大的票房压力。

李克龙肯定了这个答案。他的恐怖片作品《花咒》在2014年12月上映,拿下620万票房;而他的一部喜剧作品《红包》在2015年3月上映时,却仅获得24万元票房。“小恐怖片进院线更容易,这是事实。虽然每况愈下,但是共识还在,恐怖片还是有人看,小的爱情片喜剧片可能颗粒无收,但恐怖片再烂再差还是有人看。”拍了多部小成本爱情片喜剧片以及恐怖片后,李克龙已经摸到了市场的规律。

《撞邪31号》的监制来喜也深谙这个道理。这部戏的投资方是中资唐丰影视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刚刚成立,老板叫杨坤,此杨坤并非大家熟悉的那个歌手,而是来喜在老家的朋友。这家公司第一次试水做电影。参演过多部小成本恐怖片和喜剧片的来喜就给出了建议,现在投资电影风险很大,而恐怖片有固定的市场,不如第一部就选择恐怖片吧。

以2012年到2016年这五年的数据来看,每年都有1000万以上的几部影片和500万左右的几部影片稳稳占据票房榜前20名,即便恐怖片票房榜上排名第20的影片,也有500万左右的票房收入。尽管这五年间整体大盘走势经历了高歌猛进以及暴增后的平静,但恐怖片领域却是一片岁月静好,几乎不受大盘影响。

这些数据足够说明,恐怖片虽然小众,但的确是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刚需,再加上高成本的顶级制作对这块小蛋糕兴趣不大,就把大量市场空间留给了小成本恐怖片混战。而那些喜剧片、爱情片等大的类型则被大投资、大卡司的影片占据,想要入场的小成本影片可能只能沦为炮灰。所以,对于那些钱不多或者经验不多的投资方而言,恐怖片是他们以小博大、进入市场的首选。

恒业影业最初也是靠恐怖片赚到了第一桶金,并且逐渐打入主流市场。从2008年投资《异度公寓》开始,恒业这些年陆续出品发行了二十多部恐怖片。现在回顾恒业近十年投资的恐怖片,陈辉说最让他满意的还是《异度公寓》,不仅是因为这部投资180万的低成本恐怖片为他带来了2000万的票房回报,更因为这部戏证明了他对市场的判断,也给他一个打入主流市场的机会:“虽然制作上故事上不是很好,但是在那个阶段,我开始尝试去拍惊悚影片。这是我对市场的判断,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

“闷声发小财”的时代过去了?

李克龙的《花咒》是小成本恐怖片的一个典型,其400万的制作加发行成本基本代表了如今大量恐怖片的投资规模。2008年的《异度公寓》成本是180万,2009年的《午夜出租车》拿到手的制作费是113万,到了2017年,7万块钱的超低成本也可以完成《中邪》这样的优秀恐怖片。总体而言,小体量的恐怖片把成本控制在500万以下是不成问题的。

以《花咒》为例,按照“票房是投资的3倍才能盈利”的算法,400万成本理应收获1200万票房才能回本,但实际上《花咒》只卖了620万,这部戏亏钱了吗?

导演李克龙透露,“当时卖给电影频道的版权比较高,网络版权也还可以,再加院线600多万票房分回200多万,总体来说是有微利的盈利的。”

其实恐怖片的回本方式很多元化,操作过多部恐怖片的来喜介绍:“除了票房之外,还可以卖国际版权、电影频道、网络分账、农村数字院线等。恐怖片卖给电影频道大部分是不收钱的,但我做的几个片子卖到100万之上,网络有卖到60万、80万,还有分账的。”农村数字院线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回本方式,喜剧类和战争类是农村数字院线最爱的两种类型片,但恐怖片同样也可能在这里小赚一笔:“农村数字院线一场卖十块二十块,要看点击量,有的片子一年能卖四五百万甚至上千万,不好说。”

所以,很多看起来票房失利的恐怖片其实也已经回本甚至微利,而那些票房本就盈利的恐怖片则赚得更多。

来喜表示,目前他参与的恐怖片没有赔钱的,有些赚得多,最差的也保本了。陈辉回顾恒业投资的二十多部恐怖片时也坦言:“90%都是赚钱的。”

正因如此,恐怖片也被业内评价为是一种“闷声发小财”的影片类型。李克龙回忆,“在2010年之后,有两三年势头还可以,业内共识是投资拍恐怖片胜算比较大,十部里面有八部是赚钱的,所以当时有这么一个风潮。”

然而陈辉、李克龙和来喜却一致认为,现在恐怖片“以小博大”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了。

《京城81号》《绣花鞋》《魔宫魅影》等片,已经树立起了恐怖片电影制作水准的新标杆。2010年左右的观众可能要求的只是恐怖效果,而现在观众还需要看到故事、演员、特效、场景,各方面都必须全面升级,这是陈辉的经验之谈:“08年到10年的阶段可以以小搏大,那时候成本低。但现在稍微有水准的恐怖片,都至少需要一千万的成本,否则就是粗制滥造了。所以低成本的以小搏大的几率没有当年那么高,成功没有那么容易被复制。”

来喜则在小成本恐怖片领域看到了许多市场乱象:“现在整体市场不行,是很多人急功近利造成的。我无法点名,但是我周边有一大批这样的,几十万就拍一部恐怖片,刚写完新闻稿就当编剧,刚放下笔就当导演,司机也当演员,那出来的成果当然非常粗糙,做着做着一开始是获利了,但却伤害了整个行业。”

李克龙认为,太多草台班子拍了质量低下的恐怖片,造成了真正的国产恐怖片观众的流失:“一窝蜂涌入恐怖片制作市场,彻底把恐怖片观众群体吃伤了吃吐了,从2014年到现在就没缓过神来,每况愈下,观众对恐怖片已经绝望了。”

相较于《花咒》,如今《撞邪31号》面对的现实问题是,“(CCTV)电影频道付的版权费用钱减少了,网络版权只有区区一点点钱,院线方面如果不开花,基本上能持平就是胜利了。”

恐怖片创作“不思进取”?

因为投资低,相对容易拍摄,在前几年恐怖片还比较空缺的时候,不少公司把拍恐怖片当作以小博大的赚钱方式和快速进入行业的方式,大量新手公司涌入,注定无法带来质量上乘的作品。

那么在进入电影圈之后,这些公司有没有继续拍恐怖片并且追求恐怖片质量的突破呢?

一种可能是投拍的影片并没有赚钱,新手公司黯然退场,“投一到两部听不到回声,基本都跑了,是我们行业的现象”,李克龙说。来喜表示,制作完《撞邪31号》之后,杨坤的公司短时间内不会再制作恐怖片,80%的可能性会去投拍喜剧片。

另一种可能性的代表是恒业影业,通过恐怖片发家,近些年陆续推出多部恐怖片,并且拍出了《京城81号》系列这样的现象级恐怖片,也带动了业内其他影视公司拍摄了《魔宫魅影》这样的高成本恐怖片,共同寻求恐怖类型片的突破。然而毕竟独恒业一家,而在2015年大盘最好的时候,恒业也并未乘胜追击再推出恐怖片,而是在当年重点发行了《战狼》等影片,为公司转型蓄力。

第三种可能性是在保证赚钱的前提下继续制作恐怖片。这部分公司没有恒业的规模和实力,只能在几百万的成本里追求影片质量和盈利之间的平衡。前几年市场好的时候,没必要主动增加制作成本而压低盈利,近几年市场每况愈下,更是要减少成本保证不赔钱。

简单来说,既然恐怖片是刚需,那么用几百万的成本拍一部恐怖片是最经济划算的方式,参考之前的经验继续朝前走是最稳妥的道路,所以我们就会在上映的片单里看到了大量“不思进取”的小成本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