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复活的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2c/72c6b5f641f1c10f1b107469d1c27c8f_thumb.jpg)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
![](https://pic.bilezu.com/upload/d/52/d52d47eeeeb9755858eb530a79d5ff52_thumb.jpg)
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死于出奔途中。其作品多达45卷。名著还有长篇小说《复活》(1899)、戏剧《黑暗的势力》(1886)和若干短篇小说和评论 。
![](https://pic.bilezu.com/upload/b/e0/be0d4e9e3f1a0429c4a8499ec242f8de_thumb.jpg)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两部小说之一”,“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在整个俄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战争与和平》是第一部具有全欧洲意义的小说。它刚一面世,便令欧洲和全世界的读者感到新奇、震撼。人们既津津乐道于小说中的人与事,也为小说所体现出的巨大艺术表现力所倾倒。《战争与和平》构成了俄国小说乃至整个俄国文学崛起的标杆。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fd/7fd101e3d5cde89770b05320dc00e042_thumb.jpg)
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忏悔录》 《复活》
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30/730cf4db6ba5e42086613967c9a82555_thumb.jpg)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https://pic.bilezu.com/upload/6/6c/66ca1e50b84101c8d372ce172ec7e6f5_thumb.jpg)
,托尔斯泰遭到当局和教会的迫害,还被革除教籍.然而,托尔斯泰在人民中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托尔斯泰晚年生活力求平民化,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完成了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和《舞会之后》等优秀作品.1910年,他在出走途中去世.
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
![](https://pic.bilezu.com/upload/f/71/f719602c9c3c7d85b9953a6ebe239dbf_thumb.jpg)
战争与和平:
作品中心主题是俄国贵族的命运和前途。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库拉金为代表,他们自私贪婪、虚伪堕落,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仍争权夺利、寻欢作乐。在小说中,库拉金是官痞,儿子阿纳托利是恶少,女儿艾伦则是荡妇。另一类是彼埃尔·别朱霍夫、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和娜塔莎·罗斯托娃,他们接近人民,厌恶上流社会的空虚无聊,经过长期的精神探索,成为社会的精华。
![](https://pic.bilezu.com/upload/4/79/479bcb0398fe5d338a0467705a9fef9a_thumb.jpg)
复活:
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https://pic.bilezu.com/upload/4/f8/4f862e921ca5f079669af4b39acee785_thumb.jpg)
《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相信有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曾阅读过这本书.在我国自20世纪初至今已出版过6种译本,三四十年代先后有戏剧家田汉和夏衍改编的同名剧本的发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已成为我国读者和观众极为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形象.
![](https://pic.bilezu.com/upload/d/25/d25a485f34f511fd29f329685cf8b639_thumb.jpg)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https://pic.bilezu.com/upload/a/fa/afa9fe72bce46c643cf664b599067974_thumb.jpg)
50年代,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处女作《童年》(1852)通过对小主人公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现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聪颖、敏感、感情热烈,并爱作自我分析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它与后来作家写就的《少年》和《青年》构成了自传三部曲.在高加索期间,托尔斯泰还发表了一些反映战地生活的小说,如《袭击》和《台球房记分员笔记》等
![](https://pic.bilezu.com/upload/d/c9/dc956dbe4e3cb60311d3ab7dabaac7d6_thumb.jpg)
高加索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朴实的山民,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平民化思想也由此萌发.这在他后来完成的作品《哥萨克》中有清晰的反映.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托尔斯泰曾在前线坚守一年.他为此写出了三篇总名为《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5-1856)的特写,以严酷的真实抨击了畏敌如虎的贵族军官,赞美了普通士兵的爱国主义精神.
![](https://pic.bilezu.com/upload/0/5d/05d929f225f4de6ef8510a1e21eeaddf_thumb.jpg)
托尔斯泰退役回到家乡后,曾为农民子弟办学,后因沙皇政府干预,学校夭折.期间,他两次出国,并写下了《暴风雪》、《两个骠骑兵》、《卢塞恩》、《阿尔贝特》、《三死》、《家庭幸福》和《波里库士卡》(1863)等小说.60-70年代,托尔斯泰先后完成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一流作家的声誉.
![](https://pic.bilezu.com/upload/c/dc/cdc9984fc567e2521497fda3821ca0a9_thumb.jpg)
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世界观的激变.他否定了贵族阶级的生活,站到了宗法农民的一边.这时,他不仅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他写了不少民间故事和“人民戏剧”,也写出了一些优秀的小说,其中著名的有长篇小说《复活》(1899),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和《活尸》,中篇小说《霍尔斯托麦尔》、《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和《克莱采奏鸣曲》等.
![](https://pic.bilezu.com/upload/a/ef/aef7cad9312b346f201404177f024c56_thumb.jpg)
1· 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2· 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3·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4· 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5· 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
![](https://pic.bilezu.com/upload/a/76/a763430084ccd4c7a797c2068f7ccb9c_thumb.jpg)
6·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7· 人生不是一种享东,而一桩十分沈重的工作。
8·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9·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
10· 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11· 纯粹的、完全的哀愁和纯粹的、完全的欢乐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12· 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https://pic.bilezu.com/upload/3/ac/3ac95bf921b70c4f4ee2d0c013c16ef0_thumb.jpg)
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63~1869)
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自传体小说《 幼年》《童年》(1855)《少年》(1857)
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
![](https://pic.bilezu.com/upload/6/13/61306a4412517859bcaf27929f84b9a4_thumb.jpg)
短篇小说《琉森》(1857)
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忏悔录》(1879一1882)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