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英大祭桩 豫剧大师张宝英:让崔派艺术发扬光大
央广网安阳5月22日消息(记者 孙丁玲)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国家文化部直接管理收编167个院团。说起豫剧,不得不提起当今豫剧十大名旦之首张宝英。
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宝英追随崔兰田40余年,耳濡目染,吃透了崔派艺术的风格,得其真髓,并运用自如,把崔派艺术的特色,溶化在自己的声腔、表演中,追求神似,而不是追求“像不像老师”。
张宝英说,崔兰田经常教导她,海纳百川方为海,要善于向别人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地汲取其他流派的精华。
1962年,张宝英跟随崔兰田进京演出。崔兰田就和张宝英为田汉演出了《三哭殿》的“哭殿”一折和《对花枪》的“南营”一折。当时,的粟裕大将也和田汉一起观看了演出。田汉看完戏后在《人民日报》上撰写《谈豫剧<三哭殿>和<对花枪>》一文,评论他们的演出。
他在文章当中对张宝英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田汉写到,《三哭殿》又名《金水桥》,青衣、花旦、老生、老旦、小生都有动人的唱、做。这出戏主要是该院青年人演的,阵容颇为整齐,特别是演银屏公主的张宝英,表现了优秀的才能。
作为崔派艺术的传承人,张宝英说,自己有责任去宣传、发扬崔派的艺术。张宝英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不少戏迷也经常向她请教唱功,热情的张宝英从来都是认真对待。因为学生们离得较远,每年她都要购买好几百元的光盘等影像资料送给学生。有时候碰到执著的戏迷,张宝英在细心指点之余,也会送出几张光盘。
张宝英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很现实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戏曲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势、娱乐选择面前受到的冲击。现在的观众口味变了,欣赏程度也提高了,这就对我们的戏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话说适者生存,戏曲要出精品,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开拓出自己的天地。同时,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需要国家的扶持,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