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生平及代表作介绍

2018-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对现实幸福的追求,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彼特拉克在他的作品中大声疾呼:要来“一个古代学术——它的语言.文学风格和道德思想的复兴”. 因此,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的发起者,有“人文主义之父”之称.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意大利语: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7月20日—1374年7月19日),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其十四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圣”.他与但丁.薄伽丘齐名,文学史上称他们为“三颗巨星”.彼特拉克个人资料

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对现实幸福的追求,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彼特拉克在他的作品中大声疾呼:要来“一个古代学术——它的语言、文学风格和道德思想的复兴”。 因此,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的发起者,有“人文主义之父”之称。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意大利语: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7月20日—1374年7月19日),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其十四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圣”。他与但丁、薄伽丘齐名,文学史上称他们为“三颗巨星”。

彼特拉克个人资料

中  文  名: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

外  文  名:Francesco Petrarca

别      名:弗朗切斯科·彼得拉克

国      籍:意大利

出  生  地:意大利托斯卡纳阿雷佐

出生日期:1304年7月20日

逝世日期:1374年7月19日

职      业:学者,诗人

主要成就: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

彼特拉克1304年出身于佛罗伦萨的一个贵族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律师,在佛罗伦萨的党派斗争中和但丁同属白党又同时因失败遭到放逐。早年动荡的生活、但丁的影响、教皇都城的中心地位、当地文化的熏陶,对彼特拉克未来的成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彼特拉克从小随父旅居法国,长大后曾遵父命学习法律,后来在古代文化的影响下,放弃了当律师的打算,专心从事古代文化的研究和诗歌写作。彼特拉克异常热爱古希腊、罗马文化。他最早搜集、研究古典著作,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的新风,因而被史学家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在诗歌写作上成就卓著,是当时意大利甚至全欧洲最杰出的诗人。1374年,诗人逝世于家乡佛罗伦萨。

1327年,23岁的彼特拉克已是精力旺盛、才华横溢的青年。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使彼特拉克终生难忘的事情。有一天,他在阿维农的一所教堂卫与一位骑士的妻子邂逅相识。这位年方20岁的少妇,仪态端庄,妩媚动人。彼特拉克一见钟情,深深堕入情网之中。

从此之后,虽然岁月不断流逝,可是彼特拉克却一往情深,对劳拉的爱恋之情有增无减。彼特拉克一直思念的意中人劳拉,不幸于1348年在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中死去。噩耗传来,彼特拉克痛不欲生,遂寄情于笔端,吟诗抒怀,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彼特拉克在活着的时候,已经是声誉远播。死后,他的墓地更成为圣地,每年前往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拉丁文学在西塞罗身上达到了高峰,帝国时代开始走下坡路,蛮族的蹂躏则是对拉丁文化的致命一击。蛮族退出后,方言渐露头角。但丁已经昭示了意大利文学的可能性,彼特拉克早期的作品对于意大利方言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彼特拉克的时代正是西方文学古今转换的要紧关头,而他仍然选择了留在古代。在给薄伽丘的信中,彼特拉克承认拉丁文学珠玉在前,后人难以逾越,倒是意大利方言大有用武之余地,但是他厌恶这个时代的虚荣浮躁,不愿让庸人对自己的作品评头论足,情愿埋首旧籍,为古人作嫁衣。

布鲁尼(Leonardo Bruni)在《彼特拉克传》中说,拉丁文学两大巨人维吉尔能诗不能文,西塞罗能文不能诗,自古无人能兼得,而彼特拉克在两方面都有精湛的造诣。

彼特拉克在后世的主要形象是一个诗人,而且后人看重的是他的意大利文作品。在十四行诗的发展史上,他创造了意大利体,有筚路蓝缕之功,后世只有莎士比亚可与之交相辉映。而他继承法国“温柔的新体”的传统,创作的一组以女友劳拉为主题的诗篇,则又和但丁前后呼应。有了这些诗作,他也就“千秋万岁名不寂寞矣”。

另外,由于彼特拉克处于新旧时代交替时期,因此表现出很大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鞭挞教廷的虚伪,但又长期在教廷担任要职;大胆追求爱情和幸福,但有时又认为这是邪恶;热爱祖国和人民,但又轻视和脱离群众;主张人类之爱,但又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这些都是早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特征。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

但丁·阿利吉耶里,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早期资产阶级的艺术和道德观的建立与他是分不开的。

乔万尼·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诗人,以故事集《十日谈》留名后世。一译卜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彼特拉克用拉丁语写了许多诗歌、散文。这些作品歌颂人的高贵和智慧,宣传人可以追求尘世幸福,享受荣誉的权利,并向中世纪宣扬的神权说和禁欲主义提出挑战。他还认为,人的高贵并不决定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行为。

著名的叙事诗《阿非利加》(写作始于1338年或1339年,但未完成)描写古罗马统帅西皮奥战胜汉尼拔的英雄事迹,歌颂罗马的伟大,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这部作品使他在1341年4月8日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

《秘密》 借圣奥古斯丁同诗人的对话,宣传人文主义,诗人热烈为爱情和荣誉辩护,认为爱情同热爱上帝,追求人间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

代表作《歌集》相传为诗人于1327年见到美丽少女劳拉后陆续写下300多首十四行诗和1347年萝拉死后为表达哀思的一些抒情诗的结集,用意大利语写成,主要是爱情诗。彼特拉克跳出旧抒情诗的框框,以丰富多彩的色调,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萝拉的形体之美,刻画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这些诗篇大胆歌颂爱情,表达对幸福的渴望,反映出人文主义者蔑视中世纪道德,热爱生活的世界观。

彼特拉克的诗音韵优美,结构周密,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歌颂萝拉,传达细微的感情。他使十四行诗这一新诗体艺术上臻于完美。他的抒情诗,特别是十四行诗,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为此把他尊称为诗圣。

《歌集》中的长诗《我的意大利》,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谴责意大利的君主们利用外族雇佣军进行内战,让“豺狼与绵羊同居”,善良的人民蒙受灾难。他的其他政治抒情诗还对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彼特拉克的一些诗篇,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反映了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者的矛盾。

文艺的复兴是时代的进步。

彼特拉克还用拉丁文写过一部历史著作《名人列传》。

彼特拉克的诗很丰富,其中《歌集》、《阿非利加》、《意大利颂》和《名人列传》著称于世。

彼特拉克最优秀的代表作是抒情诗集《歌集》。这部诗集收集了他从1330年至逝世前40多年间所写的300多首14行诗,主要内容是写诗人对自己心目中的情人劳拉的爱情。据传彼特拉克在23岁那年遇到一名骑士的妻子,即美丽的劳拉。诗人一见倾心,从此朝思暮想,于是便用诗抒发他对劳拉真挚、热切的爱恋之情。劳拉染病夭折后,诗人极度哀伤,又在诗中追忆往事,表达伤逝情怀。后来,彼特拉克把这些诗汇集成册,以劳拉逝世为界,分上下两编,前者为恋歌,后者是哀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以绚丽多姿的笔墨描写了劳拉的形体美和精神美,并用大自然的美加以衬托,以抒发自己内心的爱恋和哀思,倾诉了无限柔情,表现了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冲破了教会禁欲主义的道德观念,表达了人文主义的以个人现世幸福为中心的新型爱情观。

在诗歌的形式上,彼特拉克成功地革新了14行诗的体裁。十四行诗原是意大利民歌的一种体裁,经彼特拉克创造性地运用,14行诗在形式上变得更加成熟完美,成为后来欧洲各国诗人竟相采用的重要诗体,对欧洲诗歌形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彼特拉克因此被誉为"14行诗的鼻祖",十四行诗诗体也有人称之为"彼特拉克体"。

彼特拉克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把十四行诗推到一个完美的境地,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即“彼特拉克诗体”。这种诗体被后来的乔叟、莎士比亚等著名文学家和诗人所模仿,为欧洲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彼特拉克又被尊为“诗圣”。

《歌集》中还有少量的爱国主义诗篇和政治讽刺诗,其中《我的意大利》最有代表性。当时的意大利由于受到教皇的干涉、外敌的入侵以及各城邦国相互混战,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彼特拉克致理想化的恋人劳拉的诗篇,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抒情诗的繁荣。他献给劳拉的《诗集》共有317首互相关联的十四行诗,这些诗确立了意大利十四行诗的艺术形式,被称作彼特拉克体。

能的把自己的爱说得天花乱坠的人,实际上爱得并不深。

每天我死亡一千次,也诞生一千次,我离幸福的路程还很漫长。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现在我知道,我可怕的命运,就是活着含泪去领会这一真情: 尘世既没有欢乐,也没有永恒。

只有美德是永恒的名声。

能被描述出来的火焰,都不算猛烈。

书使一些人获得知识,使另一些读得多消化少的人疯疯癫癫。

一和她的目光接触,我就只好束手无策。

你知道得很多,但如果你不把你的知识用于你的需要,那就没有什么用处。

如果你说的出你爱的有多深,那你爱的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