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了第二季许吉如是谁? 许吉如演讲内容原文阅读
许吉如1992年于江苏南京出生,曾经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后来大学考入到了清华大学的法学院,读书一直很厉害的许吉如在从清华毕业后并没有停下求知的脚步,而是被保送到了哈弗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里读研究生。可以说,在求知的路上,许吉如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有着数不完的荣誉和嘉奖。
2013年1月至2014年初,以本科生访问学生身份去美国哈佛大学交流学习。(清华大学公派),在2013年7月在人人网上发表《哈佛大学本科生院春季学期交换感想》引起一定反响并被一些网站转载。
2012年11月,获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心大使称号。
2011年11月在台湾高雄举办的东北亚地区英语议会制辩论赛中,法学院学生许吉如和人文学院学生胡凌琳代表清华大学队在来自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支队伍中,清华大学代表团夺得EFL组(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冠军。这是清华学子继2007年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和2009年亚洲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之后第3次夺得国际辩论赛事EFL组冠军。
2011年8月在北京参加“APEC未来之声”选拔赛,从5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2011年度“APEC未来之声”中国区选拔赛冠军,并将在2011年11月份参加美国夏威夷举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与各国领导人及商业翘楚面对面交流。
2011年5月在英国伦敦参加世界英语演讲比赛进入最后总决赛,并跻身前六名(参加总决赛的六名选手,最终只设冠、亚军,其余选手排名不分先后)。
2011年5月 与队友代表清华大学参加第十五届“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清华代表队获季军,个人获得总决赛最佳辩手奖。
2011年4月10日获中国日报社主办的第十六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冠军,同时获得"21世纪最具潜力奖”、“最具人气奖”,将于2011年5月份代表中国大学生赴英国伦敦参加世界英语演讲比赛。
2010年12月获第十六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北京赛区总决赛冠军。
2010年3月获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9年10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中学生中选拔南京申办青奥会形象大使。经过简历、面试等层层筛选,她幸运地成为两名申青奥大使之一。
2009年5月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2009年4月获中国日报社主办的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高中组冠军,并作为唯一的中学生,代表中国赴英国伦敦参加世界英语演讲比赛。
2009年3月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荣誉称号。
2009年获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杰出代表奖。
2008年5月获中央电视台2008年度“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高中组全国总冠军。 2008年获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代表奖、最佳口语奖。
2008年获南京市中小学生电视英语口语大赛高中组一等奖、最佳口语奖
2006年获南京市首届中小学生诗词文吟诵大赛 一等奖。
去年,来自哈佛肯尼迪学院的中国留学生许吉如,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第三季中以一篇《国强则少年强》的演讲广受好评,其演讲视频在门户网站点击量已超过500万,引得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转发评论。
作为一名留学生,许吉如以亲身经历深情阐述了只有国家强大,国民才能在国外更有话语权。就像人民日报所引述的那样“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力,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演讲中,许吉如也提到了自己留学期间的一段经历,一位叙利亚留学生告诉她:“虽然在今天,我们俩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还有一个身份——我们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哈佛毕业生许吉如在《我是演说家第三季》第1期的励志演讲稿
我想请现场的男生去设想或者去回忆一个场景:你的女朋友板着脸站在一边,忽然很委屈地哭出来了。你问她什么她都不开口,“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这个时候你心里很慌张,你想:“不对啊,怎么回事呢?上个月看中的包我买了呀,昨天的朋友圈我点赞了的呀,前天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的呀。”这个时候大小姐终于开口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安全感了。”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这是她第101次跟你提出“安全感”的概念。鼓掌的那个哥们儿,可能你女朋友跟你提了200次。
这个时候男生会很沉默,对吧?你女朋友看你不说话她很慌啊,她就跑到网上去发帖子,叫《跟男朋友说没有安全感,男朋友不理我了。姐妹们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这种帖子底下,一般回应也不会太多的。但通常会有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司机说一句废话,而这个废话被你的妹子誉为真理。
这个老司机说:“妹子,安全感不是男朋友给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喔!”这个老司机说的其实没有错,生活中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好好工作,会有物质上的安全感;好好学习,会有期末考试的安全感;“不作死就不会死”,会有爱情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今年春天,我们学院组织学生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这个国家多灾多难,但又是国际强国,所以我对它充满了兴趣。有两个细节奠定了我对于这个国家的看法:第一个细节发生在机场,当时我托运行李。大家都知道托运行李一般只需要5——10分钟,不会问你太多问题,对吗?但是那一天,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足足半个小时的盘问,“你叫什么?姓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念过什么学校?做过什么工作?写过什么论文?去过哪些国家?有过什么梦想?爱过谁?”全部都要问。我觉得很被冒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游客,你为什么要把我当成恐怖分子?
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这是我们以色列航空多年的常态。自从1984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阿拉伯国家至今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也是最笨的方法,去排查危险。”
“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第二个细节发生在机舱里。当飞机降落在特拉维夫机场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一阵掌声。我很纳闷,因为整趟旅行是非常安全的,连气流颠簸都没有。换言之,这是一趟常规到不能再常规的安全着陆。在这种情况下,鼓掌,有意义吗?
我的以色列同学又跟我解释。他说:“每一趟航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航班,只要安全着陆,我们就一定会鼓掌。因为我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了种族屠杀,我们的父辈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成为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他的国家和国民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
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因为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給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
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一种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为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以后就要回中国时,他跟我说:“我很羡慕你,我的国家常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俩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难民与国民的最大差别,在与你是否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非得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能够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常被老师安排,在课堂上向大家解释我们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其实我的预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观点可能也很平凡,但是这样的我能在课堂上永远有一丝话语权,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是一样的。“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因为强大的国家能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它说:“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为了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但即便是有不懈努力的他们,我们的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之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