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生平及作品介绍 迷惘一代的领航人物
菲茨杰拉德深爱泽尔达,以爱为名将她绑在身边;海明威责备这个女子,责备她毁掉了自己的至友与生俱来的才华;泽尔达又何曾没想过离开菲茨杰拉德呢?但是,各种爱恨纠葛,旁人又怎能说得清楚呢。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菲兹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也频有特色。除上述两部作品外,主要作品还有《夜色温柔》(1934)和《末代大亨的情缘》(1941)。他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
F.S.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父亲是家具商。他年轻时试写过剧本。读完高中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在校时曾自组剧团,并为校内文学刊物写稿。后因身体欠佳,中途辍学。1917年入伍,终日忙于军训,未曾出国打仗。退伍后坚持业余写作。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小说出版后他与泽尔达结婚。婚后携妻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菲兹杰拉德成名后继续勤奋笔耕,但婚后妻子讲究排场,后来又精神失常,挥霍无度,给他带来极大痛苦。他经济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莱坞写剧本挣钱维持生计。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并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年仅44岁。
十八岁的菲茨杰拉德在舞会上认识了吉内瓦·金,一位富有的美丽千金。两人一见倾心,但吉内瓦清醒地明白,出身清贫的恋人和自己是难以走到一起的。 1916年8月菲茨杰拉德最后一次去吉内瓦的家,她的父亲明确告诉他:穷小子休想娶富家千金。这句话终结了这段感情,也在他心上打上了一个屈辱的印记。
1917年春,美国宣布参加一战,菲茨杰拉德也顺着人潮参军了,但他还未及被派上战场,一战就结束了。1918年7月,菲茨杰拉德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乡村舞会上邂逅了泽尔达。十八岁的她是舞会上最耀眼的明星,同样出身不凡。作为阿拉巴马最高法院法官的小女儿,精通芭蕾、法语、诗歌,连同家人的宠溺滋生了她格外的骄傲与叛逆。她早早学会抽烟喝酒,通宵达旦地跳舞,与众多男人周旋调情。
不过在菲茨杰拉德看来,“我喜欢她的勇敢、诚实与火一般的自尊。 ”菲茨杰拉德展开疾风骤雨般的追求,泽尔达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不过开出条件:如果他能挣到钱让自己过上习惯的优裕生活,两人就结婚。 1918年末,菲茨杰拉德从军队退役就直奔纽约,但他仅找到一份在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写广告词的工作。 1919年6月,泽尔达失去耐心提出终止婚约。早年的种种经历,造成了菲茨杰拉德一生都对金钱二字格外敏感。《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主角黛西,正是两次恋爱女主人公的混合体,“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
1919年,一无所有的菲茨杰拉德回到故乡。1920年2月小说《人间天堂》出版,因传达出鲜活的时代感而一炮而红,短短几天第一版竟已售罄。各家杂志开始争相向他约稿。菲茨杰拉德马上发电报给泽尔达:“书卖得好,速来纽约”。当年4月3日,他便与泽尔达结婚。
爵士时代是他最为春风得意的十年。他的年收入平均有25000美元,当时教师的平均年收入是1299美元。夫妇俩纵情享乐,挥金如土。这对金童玉女组合还以出格的行为频频登上各类小报。比如当众跳进广场的喷泉,又浑身湿淋淋站在桌上跳舞;因过于喧闹被房东撵走……但夫妇俩的知名度反而大大提高。“他在美国和法国的私生活几乎与他的小说一样为人乐道。”读者越来越期待从他的作品中一窥那令人目眩神迷的上流社会。
1924年夫妻俩移居法国。但不久婚姻出现危机。泽尔达向来豪放,以前就与丈夫的男性朋友过分亲热。当菲茨杰拉德集中精力创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时,泽尔达却很不满,天天在海滩游泳、舞会闹腾,认识了一个法国飞行员,跑回来要离婚。菲茨杰拉德甚至提出要同情敌决斗。缥缈不定的情绪被带入到《了不起的盖茨比》之中,成为小说令人迷幻的魅力。
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最初销量平平。但它的价值后来被发现,并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他的生活也从这一年开始在酒精中沦陷,更糟的是,泽尔达的精神状况也开始出现问题。菲茨杰拉德文学圈的朋友大部分都认为是泽尔达毁了他,她讲究排场,奢侈无度,给他带来沉重的负担。
但泽尔达也是一个才女,她对文字也有天生的敏感,对写作一直很有兴趣。菲茨杰拉德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大段大段随意取用她的日记、书信,甚至包括她的精神病治疗经历。他说服泽尔达将她写的短篇以自己的名字或是两人共同署名发表,因为以他的名声获得稿酬会高出许多。某报曾向泽尔达约菲茨杰拉德小说《美丽与毁灭》的书评,她在文章中公然反击:“菲茨杰拉德先生似乎相信抄袭剽窃要从家里做起。 ”
泽尔达难以忍受自己只是作为著名作家妻子的身份存在。她在27岁重拾年轻时的爱好芭蕾,但年龄所限已很难有所进益。泽尔达却开始疯狂训练,后期甚至每天练舞八小时,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于1930年首次诱发精神崩溃,她后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女儿得进好学校,妻子得进好医院,一切都需要钱。他不得不放下写作的雄心与好莱坞打交道。菲茨杰拉德拿着不菲的报酬,但又不堪忍受其创作被一再删改。
1929年美国和全世界都陷入了经济大萧条,属于菲茨杰拉德的黄金时代也悄然逝去。他在1934年出版的长篇《夜色温柔》已不负盛名。酗酒成为作家逃避生活的唯一方式,也挥霍着仅存的天才。经常拖欠稿件的恶习、不合时宜的风格,使得杂志和报社陆续中断了向他约稿。
1940年12月21日,菲茨杰拉德死于酗酒引起的心脏病突发,年仅44岁,遗留一部未竟之作《最后的大亨》。他死前已破产,遗嘱中要求举办“最便宜的葬礼”。困在精神病院的泽尔达,最后相伴左右鼓励他写作的情人,均未能参加葬礼。仅有很少的亲友出席了葬礼,好友女诗人多罗茜·帕克失声痛哭:“这家伙真可怜。 ”在他的小说中,盖茨比寂寞的葬礼上,有人讲过一模一样的话。七年之后,泽尔达所在的精神病院意外失火,她被困在顶楼,活活烧死。
海明威早年游荡在巴黎,和菲茨杰拉德交厚,但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泽尔达对丈夫这位外表阳刚的朋友却意见不小,海明威同样不买菲茨杰拉德爱妻的帐,认为泽尔达毁了菲茨杰拉德,这二人究竟谁更讨厌谁很难说了。就已知的证据,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之间并没有兰波与魏尔伦一样的感情,虽然据说泽尔达的确怀疑过这两个人的关系,但菲茨杰拉德以决绝的态度予以了否认,所以泽尔达大概谈不上吃海明威的醋。
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夫妇在巴黎的日子,没有成为海明威小说的题材,一次非洲之行倒给了海明威不少灵感。海明威有关非洲经历的短篇小说里,《乞力马扎罗的雪》和《弗兰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里都有所涉及。《乞力马扎罗的雪》里尽管其中有不少情节来自海明威的真实经历,主人公的原型却是菲茨杰拉德,《弗兰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更带有明显的讥讽意味。和二人没有深交的自然不明其中关窍,身边朋友却心知肚明。菲茨杰拉德盛怒之下,不但和海明威断交,还要求海明威的编辑,同时也是他的责编,不要让海明威这部作品发表。当然,责编没接受菲茨杰拉德的意见,即便接受了,海明威这篇小说迟早还是会发表。当时,菲茨杰拉德的创作在走下坡路,海明威却一路上行。
这两部小说都是海明威短篇经典之作,可能海明威对菲茨杰拉德的感情真是深厚,才促成了这两部小说的成功。但从做朋友的角度,海明威实在有点不太厚道。两位大师级人物成为朋友,该是文坛如李白杜甫一般的佳话。早年的海明威在写作上得到了菲茨杰拉德的大力襄助,一贯眼光毒辣目空群彦的海明威也对菲茨杰拉德的文学才华极其欣赏,可惜,这种友谊因海明威的小说而断送,两人反目成仇。我们失去了一段可能的佳话,文学史得到了几篇经典的小说。
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是如此不同,一个文字如繁花似锦,一个文字简单坚硬如岩石,一个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沉醉于灯红酒绿喧嚣繁闹的生活,一个如《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坚忍地面对荒蛮的风浪。但两个人又是相似的,代表了一样的美国梦,渴望成功与辉煌,又为一个优秀作家独有的敏感与脆弱所困扰。最终,菲茨杰拉德44岁死于心脏病,留下未完之作《最后的大亨》,海明威用一把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终降伏于强大的命运。天才承受的痛苦恐怕是常人永远无法体味的,无论多么繁华或坚韧的梦,也终有醒来的一天。他们同样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自杀前不久,写下了一段关于菲茨杰拉德的文字:“他的才华是那么的自然,就如同蝴蝶翅膀上的颗粒排列的格局一样。最初,他并不比蝴蝶了解自己的翅膀那样更多的注意到自己的才华,他也不知道自从何时这些被洗刷掉和破坏。直到后来,他开始注意到了他破损了的翅膀和翅膀的结构,他开始明白不可能再次起飞了,因为对于飞行的热爱已经消逝,他唯一能够回忆起的是,当初在天空中的翱翔是多么的轻而易举啊。”
长篇小说
1920人间天堂This Side of Paradise
1922美丽与毁灭The Beautiful and Damned
1934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
1941最后一个大亨(未完成)The Last Tycoon
中篇小说
1925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短篇小说集
1920 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
1922爵士时代的故事Tales of the Jazz Age
1926所有悲伤的年轻人的故事All the Sad Young Men
1935 Taps at Reveille
剧作
1923蔬菜The Vegetable
散文集崩溃The Crack-Up
偶然在豆瓣读书上看到,原来菲茨杰拉德的墓志铭是他最得意也是享誉全球的小说 The great Gatsby的最后一句话。
原文是这样:So we beat on,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意思是说:我们奋勇向前,逆水行舟,被不停地向回推去,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世人将这句话当做菲茨杰拉德墓志铭,足以看出《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深入人心。这句话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尾所说的一句话,从某一方面来说,这句话不仅意味着作品本身的结束,同时也宣扬着“爵士时代”的结束。在菲茨杰拉德看来,1922年的夏天,整个纽约城都处在一种极度疯狂的状态,股市处于历史最高点,上流社会的派对越办越大,美国民众正沉醉在美国梦之中。
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说的那样,人们一面疯狂地追逐社会财富,一面又在缅怀逝去的纯真岁月。菲茨杰拉德和书中的“盖茨比”一样,俩人都是浮华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他一面渴望成功,同时他也深切的知道,成功背后意味着什么。
在现实社会中,菲茨杰拉德以“盖茨比”自喻,同样是出生不高的“凤凰男”,盖茨比为了黛西可以放弃一切,而他为了泽尔达和名利,同样可以无休止的追逐。
《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 是菲茨杰拉德的一部被视为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严肃现实主义主题的自传体小说。该小说以生动犀利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戴弗尔·迪克这位风度洒脱、气质典雅、前程远大的精神病医生的情感生活及其时运的起落,折射出了作者菲茨杰拉德本人文名的鹊起跌落及个人生活、家庭、事业的颓败。可以说,这部小说是菲氏在其创作生涯达到顶峰而又日渐衰落的时期所做的一次痛苦而又执著的搏击,亦可说,它是菲氏在其家庭、经济生活、事业受阻等多重重压下所做的一次痛苦抉择,是一部融个人生活经历中的不幸而演化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剧,并把浸透于小说字里行间的悲剧情感物化为一种审美情趣的佳作。
在这部作品的宗教情感下又充溢着人类的抗争精神,正是这种“自虐”式的抗争精神赋予了这部作品古希腊悲剧式的振奋人心的艺术审美魅力,主人公迪克也如同俄底浦斯王一样,其自我放逐的意义,从悲剧审美上看,是具有人类精神不朽、不屈的象征意义的。宗教虽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通过发现迪克的宗教情感体验进行艺术再现,菲氏的确让读者感悟到存在的深刻局限与宇宙最高精神之间的关系。笔者把迪克的“自甘堕落”或“自我放逐”理解成为一种自我拯救的行为,这似乎有悖于理性反传统之嫌。然而所谓的理性传统应视其本质而定。迪克反叛的是上流社会贵族优雅外衣掩盖下的利用人压迫人的理性及其竭力维护的泯灭人性的传统。由此,我们可以说,迪克·戴弗尔医生走出的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可能困闭其中的富贵温柔却又消弭人生的精神牢笼。同作者菲茨杰拉德一样,笔者认为迪克“叛经离道”之举,主要在于他反抗压迫、虚奢,而努力在寻找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自我,寻找一种“更深沉的来自继续奋斗的满足”。这在金钱时代,在富贵的荒原上无疑是种振聋发聩,带有现代人类常举的行为。
菲茨杰拉德在《夜色温柔》中的创作具有高度的前瞻性。贯穿整部作品的, 只是作者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细腻、独到的描述, 而没有任何的刻意评判。由此,意义的重要性被消解了。这一点正印证了解构主义的文本观, 即文本以能指为中心, 只重视言论行为本身。对于精神病人的言论及行为的矛盾描述以及概念的模糊界定,也使得文本的意义变得不确定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小说的背景被设定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内,通过卡拉韦的叙述展开。《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长河中选出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跻身当代经典行列。
村上春树对这部小说十分偏爱,他曾经这样说过:对18岁那年的我来说,最欣赏的书是阿珀达依库的《半人马座α星》。但在反复阅读的时间里,它逐渐失去最初的光彩,而把至高无上的地位让给了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而且《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我始终是绝好的作品。兴之所至,我便习惯性地从书架中抽出《了不起的盖茨比》,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我真想把其中的妙处告诉别人。但环视四周,竟无一个人读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甚至连想读的人都没有!在1968年,阅读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虽然算不得反动之举,也终非值得提倡的行为。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由巴兹·鲁赫曼执导的爱情剧情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瑞·穆里根、托比·马奎尔领衔主演。该片根据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于2013年5月10日在美国正式上映。影片讲述了未成名作家尼克·卡罗维深受这个纸醉金迷的上流世界及其中的幻想、爱情和谎言吸引,他目睹这种世界内、外的一切,于是决定写一个关于一段无缘的爱情、不灭的梦想和让人心痛的故事,并反映出当前的时代和挣扎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2008年12月其就已经立项了,但是因为他对美国人民生活的隔阂以及批评界的某些反对之声,他一直没有开拍。2010年,巴兹·鲁曼搬家到了纽约,潜心修改影片剧本,并走访了大量的富裕人士,采访他们的生活和习惯等等。终于,在2011年,这部电影的拍摄工作终于被确定了下来。巴兹·鲁曼形容这段时间是“难产的阵痛”。